1938年3月,何宏钧所在的41军奉命开赴山东滕县,参加为堵击日军南下的滕县保卫战。
滕县,位于华北重镇徐州之北,素有徐州门户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3月14日拂晓,天刚蒙蒙亮,日军步兵、骑兵万余人,配备大炮20余门,坦克20余辆,飞机30架,向滕县一线的川军部队展开全面进攻。双方激战一日后,除部分前沿阵地被日军占领外,界河东西一线的川军主阵地仍在我方控制之中。川军将领孙震下令:滕县官兵人人要下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敌死拼。
第二天,日军加强了攻势。在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后,上万名日军密密麻麻地跟在坦克后面,向我军阵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我军拼死还击,步兵与日军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中,127师、125师的一线阵地丢失了,何宏钧所在的124师坚守住了主要阵地,何宏钧火线升任2营营部副官。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战斗打得很激烈,很残酷,日军的攻击直到黄昏时分才结束。而当敌人停止攻击时,我军士兵赶紧修补被日军炸坏的阵地。”
16日,日军的进攻更加猖狂,协助守城的老百姓全部撤退,城墙几次被炸开缺口,守城士兵不断用沙袋填补缺口,沙袋用光了就用盐袋和大米袋填上。
16日上午,我军利用护城河与城墙,用手榴弹和机关枪对日军进行打击。下午,日军改变了战术,进行波浪式的进攻,前面一批倒下,后面一批马上跟上,使我军没有休整的机会。接着,日军集中山炮10余门,集中火力猛攻东南角,炸开约12米宽的缺口,并组织敢死队五十余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缺口冲来。在日军爬上缺口的瞬间,守城将士数百枚手榴弹一齐投出,把攻城的日军炸得尸横遍地。到晚上,40多名日军突破城墙与我军近战。师长王铭章马上组织力量对爬上城墙的日军进行反击,打死了一些日军。紧接着,王铭章又亲自挑选60名士兵组成敢死队,对日军发起第二次攻击,在夜色掩护下,敢死队员用手榴弹和大刀将城墙上的日军全部消灭。
随后,王铭章果断下令将122师、124师等城外的防守部队全部调入城内守城。士兵们在城中东、南、北门用沙袋封闭城墙,仅留西门一条通道运送伤员及通信用。何宏钧和属下的士兵们守卫西关车站,通宵不眠修筑工事。
17日黎明,日军调集50门山炮、野炮及重炮向城内猛轰,随后又出动飞机20余架低空扫射、投弹,城内顿时炮弹如雨,房屋倒塌,火光冲天,全城一片焦土。我军将士顽强防守,决死抵抗到下午二时许,城墙被炸开了一个近30米大的大缺口,倒塌的城墙将我军三十名士兵掩埋,被埋的士兵全部壮烈牺牲。激战中,370旅旅长吕康少将被子弹打中头部,弹头从他一边太阳穴穿进,另一边太阳穴穿出,他当即倒地,副旅长汪朝廉在战斗中也身负重伤;740团团长王麟中弹身亡。在日军榴弹重炮轰击下,南城门、东城门先后失守。
17日傍晚,日军大批精锐部队发动猛烈进攻。王铭章师长向上级发出最后电报:“17日晚,我援军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并下令死守滕县,“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当晚,日军攻入城中,我军在街巷与敌人短兵相接,顽强抵抗。师长王铭章在西关车站组织残部防守,指挥警卫连作最后死战,直到全部阵亡。王铭章腹部中弹,可他仍挺身疾呼:“死守滕县!”不幸壮烈殉国。师长王铭章牺牲的消息传来,城内受重伤无法转移的300多名伤员不愿做俘虏,引爆了手榴弹,以身殉城。
滕县保卫战,王铭章的122师几乎全军覆没,滕县守军只有何宏钧和少数伤员从西关车站撤离,得以从滕县保卫战中幸存下来。17日晚,日军攻陷滕县。滕县保卫战打了4天4夜,驻守滕县的41军和45军共死亡约一万人,只剩下2000多人,日军死亡也达到2000余人。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将军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成就也。”
68年后的今天,回忆当年的壮烈之战,何宏钧不胜感慨,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不作战俘更耻降,裹尸马革最荣光。
伤员三百齐戕逝,忠骸千年也喷香。
烈士无名泉下笑,国家有史简中芳。
九千九百英雄难,保卫斯城得永昌。
(李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