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川军上将总司令李家钰

  李家钰(1890-1944.5),字其相,四川蒲江县人。在蒲江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1915年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三期毕业,分配到川军第四师刘存厚部任见习排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护国讨袁”中,由于他勇敢善战,作战有功,晋升为营长,后又任团、旅、师长等职。1926年6月提升为四川边防军总司令,1935年,任陆军104师师长。“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驻防西昌地区的李家钰部,编入第22集团军47军,李家钰任军长。他请缨杀敌,于1937年9月率领47军从西昌出发,经成都,沿宝成公路北上,官兵们扛着川造步、机枪,身着单薄军服,足穿草鞋,徒步行军约40天,计4千里路程,到达晋东抗日前线――山西长治,编入第二战区,归属战区副司令官卫立煌指挥。

  部队出发后,李家钰将军于11月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谈:“目前抗战策略,系全面抗战,焦土抗战,必须前后方协力一致,抱定焦土政策,长期去抵抗,乃能有济。若单靠前方将士血肉拼命,殊不足持。望新闻界诸君,负起唤醒民众工作,使后方民众与前方将士联成一气……”

  1937年12月初,47军全部到达山西长治,由于李家钰的部队47军并非蒋介石嫡系部队,一个军只有两个师的建制。而且武器装备极为低劣。军部率104师驻长治城及其附近,178师经潞城、黎城到达东阳关占领阵地,向东警戒。当时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率129师刘伯承等部,在47军左翼地区,八路军一支炮兵部队也住在长治,山西晋东专署专员薄一波亦住长治城。因此,李家钰部与八路军、薄一波多番往还,军政情谊较好。李家钰对部属说:“如今的对手是装备精良的日寇,在四川打内战的那一套行不通了,要改变战术,必须重新学习。”又说:“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抗日就是对的。”

  1938年1月,刘伯承师长由开封开会归来,李家钰留刘伯承在47军军部住了一个星期,请刘伯承给47军营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游击战的重要性和游击战略战术。刘伯承深入浅出的精湛讲课,使军官们受益匪浅,对提高47军的战斗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8年3月,朱德就任第二战区东路总指挥,李家钰的47军也一度划归东路军。3月底,朱德召开东路军所属高级军官会议,李家钰参加了这次会议,深受启迪。他说:“八路军高昂旺盛的战斗士气,八路军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特别是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创造了每战必胜的保证。47军应该向八路军学习。”为此,李家钰向朱德提出培训47军干部的要求。继后,派出他的少校侍从副官孟体富、营长樊德厚、副营长龙德云等15人去东路军干训班学习两个月,待他们学习归来后又在山西平陆举办了47军干训班,由去参加过学习的军官当教员,并聘请女共产党员于玉梅任干训班政治教官。1940年3月,八路军总司令应卫立煌邀请赴洛阳,路过李家钰部驻地,李派一连人去白洋泉河镇迎接,他本人率师、团长在司令部所在地郝近村村口迎接,并设宴为朱德洗尘。席间两位川籍老乡分外亲切。朱德说:“其相兄,倘你奉命和我兵戎相见,你当如何?”李家钰说:“玉阶兄,我当效晋文公让君三舍,再战!”言毕,二人举杯一饮而尽。当晚,朱德在军部留宿一夜。饭后二人相邀出外散步,促膝谈心,他同朱德谈了国共合作抗日问题,向朱德请教了军队建设的经验,两人谈到深夜才返回住地休息。次日晨,朱德临行前向李告别时,庄重地交给他一本密电码本,扉页上朱德亲笔写了“李总司令其相兄惠存弟朱德敬约”(该密电码本附上密码使用方法、电台波长、频率、呼号等联络信号),李家钰将密电码本交总司令部上尉译电员黄开仁专门保管使用。李家钰还派一个营护送朱德通过日寇封锁线,直到黄河渡口。后来,李家钰对参谋长魏粤奎说:“我与玉阶谈到民主问题,我听了他的解说,使我很感兴趣。”蒋介石在三次反共高潮中,曾令李家钰进攻太行山游击支队,并将有关共产党情报、密令另立保密专案陈报,李均抱应付态度,敷衍了事。当47军从晋城调过黄河南岸时,有少数政工人员未能跟上部队南渡,八路军部队还派员、给证明,送到黄河渡口回队。

  李家钰率部转战晋东、晋南,由于武器装备不足,日军的武器精锐,又加飞机大炮配合,1938年2-3月,东阳关、长治城之役,川军将士虽奋勇作战,但最后失败,伤亡官兵1000余人,后撤至太阴山区进行收容、补充。

  1938年5月,李家钰奉命由太阴山区南调中条山西段防守,率部粉碎了日军的数次扫荡,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1939年冬,李家钰被晋升为第36集团军(战区直属部队)总司令兼47军军长,并指挥三个游击支队防守太行山南麓,又击退清道铁路之敌千余人向太行山区我军防区的扫荡。

  李家钰率47军在晋东、晋南作战两年多,在艰苦、激烈的战斗中,共伤亡官兵15000多人,一般连队都补充过二三次。47军击毙、击伤日伪军也是15000多人。由于潜入李部的军统特务不断密报李家钰与八路军“勾结”甚密,加上后来蒋介石知道了卫立煌、李家钰下令对八路军停止进攻,因而对卫、李不满,蒋介石于1940年4月下令:“着该集团军立过黄河,担任灵宝至渑池河防。”李率部南渡,担任黄河防务,固守黄河四年。

  1944年5月,日军第33师团主力由郑州东的中牟渡河,西犯洛阳(史称洛阳战役)。5月7日,驻在洛阳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惧怕日军包围,率部先弃职撤退到新安,10日半夜又从新安撤走了。11日晨,李家钰接到蒋介石长途电话,命令第36集团军总部向新安铁道移动。而此时,李家钰所辖第17军已被战区调往陕西;所辖14军,由蒋鼎文下令抽调入新组建的刘戡兵团,正式脱离了第36集团军战斗序列,他的集团军实力大大削弱,面对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他只能指挥第47军的4个步兵团(实际只有2个团,另有2个团已回川接新兵)去抵抗。面对艰危局面,他已下定决心在战争中为国效命,与敌死战。他对官兵讲话时说:我们只有与敌决死,才能使敌被动,我为主动。随后,一个劳军慰问团到部队慰劳将士,李家钰亲笔书写“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14个大字赠送给劳军团,以表誓死决心。

  5月17日,李家钰率领47军由新安南向西转进,总部宿营于渑池南翟涯,与洛阳西撤的刘戡、张际鹏、高树勋等将领相遇。由于一战区司令长官早已西逃,各部行动无人指挥,各将领在一起开会研究了敌情,推李家钰统一指挥。李当即承担了最后掩护各部向西转移的任务。5月18日,从翟涯出发时,总部粮已经用尽,李家钰仅有一小碗绿豆汤充饥。

  5月21日,李家钰率部队沿途阻击日军,连日转战,官兵已疲劳不堪,但当闻知39集团军高树勋部被围时,李仍令部队出发救援。他亲自率领总部官兵及特务营在陕县秦家坡指挥作战。突然日军骑兵数千,分三路向陕县城的东西面窜袭,居高临下的敌人,用机关枪、手榴弹向正在爬秦家坡的李部一齐轰击。李家钰率特务营反复冲杀。在激战中,李家钰头部右上额、左肋下中弹,鲜血染红了黄呢军装,倒在血泊中,实践了他“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的誓言,时年53岁。副官长周鼎铭、步兵指挥官陈绍棠等官兵也同时阵亡。47军军长李宗(后来李家钰当专职总司令,不再兼47军军长)得知情况后,立即派104师师长杨显明率312团,跑步赶到秦家坡,展开进攻,战斗至夜,才将敌打退。在一麦田崖下,寻觅到李家钰的遗体,成殓时发现李的左脚掌上还有7个机枪弹孔。全军官兵知他壮烈殉国,无不泪下。

  李家钰为国捐躯,国民政府特发褒扬令:“李家钰将军为国成仁,深堪轸悼,应予明令褒扬,入祀忠烈祠,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并追赠李将军为陆军上将。”6月10日,蒋介石亦致电慰唁:“其相同志忠勇奋发……抗战以后,驰骋疆场,摧击顽敌,迭着功勋。本志决身歼之精神,为国家民族尽天职,求仁得仁,实其素愿,正气干霄,河山共永……”。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6月10日以《李家钰将军壮烈殉职》为题辟了通栏,11日在《悼李家钰将军》一文中,强调“李家钰将军在此次战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为李家钰殉国,发表了《李其相上将挽诗》:

  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

  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

  军令未闻诛马谡,思纶空遣重曹丕。

  灵旗风雨无穷恨,丞相祠堂锦水隈。

  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为革命烈士。

  (唐维华)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