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122师上将师长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四川新都县泰兴场人。1909年毕业于新都高小,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1914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在刘存厚部任排长。1916年护国讨袁战役中负伤,升任连长。后参加军阀的成都巷战,又负重伤。由于他勇敢善战,由营长、团长、旅长至1925年升任为第29军第3路司令、第4师师长、成都卫戍司令等职。

  “七・七”事变后,王铭章任22集团军41军122师中将师长。1937年9月,他满腔爱国热情,率部出川开赴抗日战线,出征前给家人写下了“誓以必死报国”的遗嘱,表达了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心。第22集团军在出川前分驻成都西北地区,所辖两个军均系“乙种军”编制,整个集团军不过4万多人,武器装备陈旧。王铭章率部从川北开拔进入了陕西,长驱数千里,向山西挺进,在娘子关附近的东西回村、柏井驿、平定一带与日寇血战,伤亡很大,掩护了其他部队安全撤退。

  1938年1月,第22集团军孙震总司令奉命率领下辖的41、45两军赴山东滕县南北地区据险防守,阻止日军南下。2月,122师师长王铭章被任命为第41军前方总指挥,率领122师部和364旅旅部等部队进驻滕县。122师虽说是1个师,却只有两个旅,每个旅实际上只有1个团的兵力,日军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还装备有山炮、野炮、重炮等多种特种兵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更为明显,而川军主要武器为为数很少的四川土造轻、重机枪、迫击炮,重兵器则完全没有。但是,王铭章师长对抗日满怀信心,他坦率地说: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窳败的武装,担当津浦路上保卫徐州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二十年川军内战的罪愆了!

  由于韩复榘放弃济南,使北线西路日军迅速南下进攻,直接威胁到徐州的安全。当时,徐州空虚,援军尚未调到。蒋介石、孙震先后下达命令:“41军王铭章,务必死守滕县三日,以待增援部队巩固徐州”、“务必令41军两师死守”。

  3月14日,日军第10师团33旅团濑谷启少将指挥日军步兵、骑兵约15000余人,配备大炮20余门、坦克20余辆、飞机30架于拂晓向滕县全面进攻。守军127师周营全体官兵,奋勇作战,因寡不敌众,一一战死在阵地上。在王铭章指挥下,125、127师与敌激战一日,拼死坚守。孙震总司令也赶到滕县前线阵地视察,在阵地上大声说:为了国家存亡,必须人人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敌死拼,不负男儿七尺之躯。孙震临阵的动员,振奋了滕县守军的士气,他们相互转告,勉励自己。

  3月15日,日军陆续增加部队,上万日军向滕县右侧迂回,加强了对滕县的进攻。滕县东北十余里的冯河、龙阳店等几个主要据点被日军包围。下午5时,日军主力发起第三次对滕县的攻城战,集中了30余门大炮,日机以10架一批轮番助战。此时,王铭章师长能够指挥的滕县守城部队,只有8个步兵连,1个卫生队,连同滕县县城的警察和保安队,一共也不到3000人,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有近2000人,城防处于十分危急状态。王师长向孙震请求援兵,孙复电,蒋委员长已令汤恩伯军团共三个军10万之众北援。王铭章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固守待援。回滕县指挥所后,当即告诫滕县城内全体官兵,我部必须死守滕县。我和大家一起,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现在立即把南门和北门堵死,东门和西门暂时留出通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出定自若,登上滕县城头,不断慰勉守城官兵,坚决阻击日寇,誓与阵地共存亡。为了集中兵力加强滕县的防守,天黑以后,他命令城外各据点向滕县靠拢,进入县城防守。

  16日,从黎明开始,日军1万余人向滕县东北方向发动猛烈进攻,上万发炮弹泻落在滕县城内,飞机整整轰炸了一天,城内百姓逃跑一空。我军集中二三百手榴弹投掷日军,并展开肉搏战,反复多次进攻,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大。

  滕县保卫战正紧张之际,汤恩伯集团军于16日上午赶到了临城,孙震立刻电告王铭章援军已到,并要转告守滕县所有官兵,务必死守待援。守军得知中央军已到临城,大为振奋。孙震商请汤恩伯派部队开赴滕县增援,汤却违抗军令,他以奉命所部经临城向日军左侧背进行攻击为由,拒绝援助滕县。为了解滕县之围,孙震令第22集团军在临城部队仅有的1个特务营营长率3个步兵连星夜出发,急行军赶往滕县,支援王铭章师长防守滕县,他自己身边只留下1个手枪连。

  日军优势兵力久攻不克,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恼羞成怒。在16日夜间,他调集日军3万多人、70多门大炮、近50辆战车,把滕县城关的东面、南面、北面包围起来。

  3月17日拂晓,日军就开始向滕县进行猛烈炮击和轰炸,每分钟都有数十发炮弹落到县城,敌机接连不断地向中国守军投弹、扫射。阵地被炸毁了,房屋倒塌了,起火了。滕县城内,到外硝烟弥漫,一片火海,只有北关的美国教堂还依稀可辨。王铭章师长指挥官兵用机枪、手榴弹顽强抗击;日军从缺口冲过来,官兵们就用大刀同鬼子展开了肉搏血战。阵地上,到处是中国官兵和日军的尸体。王铭章师长尚不知汤恩伯部已拒绝支援滕县的情况,看到部队伤亡越来越严重,焦急万分,接连给孙震发电报二份:“敌人步兵登城,经我军冲击,毙敌无数,已将其击退。若友军再无消息,则孤城危矣!”下午,日军连续用重炮猛烈轰击县城,日机的攻击也越来越频繁。我守军所构筑的工事几乎被夷为平地,团长王麟在炮火中牺牲,守城官兵大部分在同日本鬼子的拼杀中光荣殉职,阵地剩下的人都已血肉模糊,连面目都分不清了。王铭章师长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发出了最后一份电报:“目前敌用重炮、飞机从晨至午不断猛轰,城墙缺口多处,敌步兵屡次登城,屡被击退。”最后,他表示:“决心死拼,以报国家,以报知遇。”发出这份电报后,神情泰然起来,向一处阵地走去。忽然,他看见滕县县长周同站在身边,他停住脚步,语气和蔼地说:周县长,你可以走了,你应该走了。守城,有我指挥。周县长注视着将军,说:王师长,守土有责这四个字,我是明白的。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军,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们食国家之禄的,非常惭愧!王师长这样爱国,这样爱民,我们深受感动。我为一县之长,决不苟生。我要做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肝胆相照,悲壮凄凉。将军和县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迸发出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在滕县被日军占领前,周同跳下城墙,以身殉城。

  日军从东面和西面攻入县城。王铭章师长把指挥所设在县城十字街头,亲自督战。看到日军冲过来,他举起枪,愤声怒吼:弟兄们,我们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要拼到最后一滴血!

  蒋介石下达的坚守滕县三日的时限早已过去了,战斗还在继续。鏖战至下午5时,王铭章师长和少数随从已经无法在街上同日军展开搏杀,王铭章即从西北角登上城墙,准备到火车站去指挥战斗,继续与鬼子拼搏。他与师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甲辛等10余人刚行至西关电灯厂附近时,日军以密集的火力射击,王师长不幸腹部中弹,趔趄倒地。随从们忙扶他起来,他疾呼:“杀敌!杀敌!不要管我,我死在这里痛快。”正当卫士们掩护他转移时,日军密集的火力又打死几人,王铭章接连又身负两伤。他见大势已去,危城难守,自己已负伤3处,不愿落入敌手,遂高呼,“杀敌,杀敌!”“抗战到底!”随即用手枪饮弹殉城。王铭章殉城后,城内受重伤的300名士兵,以他为榜样,不愿受日军残杀,互相以手榴弹爆炸,为国捐躯。随同王铭章师长殉难者有赵渭滨、124师参谋长邹慕陶、师政训处长缪嘉文、副官长罗甲辛、傅哲民、中校参谋罗毅成、谢世文、少校参谋张重、谢大,127师师部工作的中共党员冯、翟、吴3人。中国守军没有一个投降。

  3月18日,滕县、临城陷入日军之手。

  从3月14日至3月17日,王铭章师长面对10倍于己的日军的疯狂进攻,率领部队坚守滕县阵地4个半昼夜,近万名的川军将士壮烈牺牲(日军伤亡4000余人),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指挥鲁南会战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说:“若无滕县的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3月30日,蒋介石给李宗仁的电报中称:“王故师长铭章,力战殉国,缅怀壮烈,悼惜殊深,准给特恤一万二千元,转请国府特予褒扬,追赠陆军上将,由军委会依上将例给恤,并将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资矜惜,而慰忠勇!”

  1938年4月6日,国民政府发出褒奖令:“陆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赋性刚毅,忠行忠贞,此次滕县之役,苦守要区逾三昼夜……率部奋力巷战,竟尔殉职。缅怀壮烈,悼惜殊深,应予特令褒扬,追赠陆军上将,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恤,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忠烈,以资矜式。”

  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其灵柩运回家乡四川新都安葬,沿途城市群众都举行了公祭。1938年5月8日,当王铭章将军的灵柩运抵武汉大智门车站时,国共两党在武汉的领导人和武汉各界民众6千多人到车站迎灵,在武汉隆重地举行了一周的追悼活动。9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到灵堂致祭。

  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的领导人也到灵堂致祭,敬献了花圈和挽联。毛泽东、吴玉章、秦邦宪、董必武、陈绍禹等联名送的挽联内容为: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5月9日,郭沫若发表广播悼词,其中说:“王师长是我们炎黄的优秀子孙,是保国为民的英勇战士,是中国的模范军人。他的死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中国人民。他的勋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

  国民党的党、政、军要员也到灵堂致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王铭章将军的灵堂题写了楹联:

  执干戈以卫家邦,拼取忠诚垂宇宙;

  闻鼓声而思将帅,忍标遗像肃清高。

  门额为:壮节殊勋

  王铭章的灵柩运回四川时,重庆、成都沿途群众路祭不绝。英国、法国在长江上的船舶,下半旗,鸣礼炮致哀。6月15日,成都8万多人到牛市口迎接王灵。8月30日,王铭章灵柩运往新都,次日在新都举行数万人公祭,数架飞机在空中散发宣传王铭章将军事迹的传单。事后在成都少城公园铸造了将军骑马的铜像,表达了四川人民对抗日英烈的崇敬。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将军为革命烈士;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王将军在新都的墓地也重新修复,人民将永远缅怀和崇敬王铭章将军。

  (唐维华)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