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刘湘与川军抗战

  1937年举世闻名的“七・七事变”发生后,国共两党经过多次磋商,终于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军民团结、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大好局面。四川城乡各地都成立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抗敌后援会,它们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了宣传、慰问及募捐等活动。同时,强烈要求川军出川参加抗战的呼声也日趋激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数十个县属机关和单位的救国团体致电当时的四川军政首脑刘湘,要求他“提挈川康各军,出师杀敌”。在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在各方影响推动下深谙民族大义,以过去长期在川打内战,为争一己之私而围堵红军、自残手足为憾;并以如今能为国家、为民族而战为荣,纷纷上书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川康裁编委员会委员长刘湘,强烈要求出川杀敌。

  刘湘,四川大邑人,1899年生,曾就学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历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省政府主席、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等要职。“七七事变”后,时任四川军政首脑的刘湘即致电蒋委员长,主张全国总动员拼力一战,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共赴国难。在出席南京国防会议前,他曾在公开场合下发表了对时局的看法:

  (一)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出路只有抗战。本人此次立即晋京参加国防会议,认为今日之局势,舍抗战外别无他途。

  (二)为国家后防,地位重要,今后既需长期抗战,四川既应负此长期支撑之巨大责任,除军队可全部动员开赴前线外,所有人力、物力,无一而不可以贡献国家,入京拟将此意剀切陈明,以纾中央之忧,而慰国人之望。(三)川康责任艰巨,无所遁逃。但今日各项准备均鲜巩固,以言长期抗战,资源开发方面有待于人才技术之增进甚多,故除建议中央大力协助,充实后防外,并希全国一致认识此点,群策群力,俾得奠此复兴之基。

  1937年,刘湘被任命为川军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川军改编为两路纵队,兵分两路出川。一路由邓锡侯率领北出剑门,驰援秦晋;刘湘则率第二路军东出夔门,从重庆经万县到宜昌,大部队在指定时间在武汉集结待命。

  刘湘率部出川后,自兼第23集团军总指挥,下辖第21军、第50军、约十余万众。第23集团军出川后,适逢淞沪战场形势逆下,苏、常等地告急,这支部队的到来给国民政府以极大的支持。他们被迅急调往江浙的宜兴、长兴及皖南的广德一带待命。11月下旬,驻淞沪一带的中央军开始全线西撤。日军的三个师团沿沪宁路,渡太湖,在乍浦登陆,妄图包围截击西撤的国民党大部队。23集团军仓促受命与敌正面接触,打响了出川第一仗。

  以刘湘为首的集团军总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作了如下部署:144师在长兴以北的太湖西面设防,与友军配合正面抗击从吴兴北进之敌。146师布防于长兴之南,独立13旅在梅溪一带布防,共同阻击日军。

  144师师长郭勋祺奉命后,亲到太湖西岸布防。时太湖渔民来报,有日军三千人已攻占洞庭山,而吴兴以北有两个师团的日军沿京杭路向前急进,另有日伪军五六千人正向太湖靠拢。郭师长即命所属部队必须对已构筑的工事作一次彻底检查,尤其对各防守要点,和敌人的必经之路,更要层层加固,不可大意。违令者斩。26日清晨,敌人开始向川军阵地进攻。日军以大口径的火炮先向我军开炮,只见阵地上处处硝烟弥漫、一片火海。10时许,一股日军步兵狂啸着向川军防守的南山扑来。这时川军才集中了有限的火炮全力向日机关枪阵地、步兵炮、装甲车和密集部队进行了歼灭性射击。效果显著,敌人的两三个步兵联队完全被压制住,打到下午,双方成胶着状态。短期内日军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27日清晨,这是江南水乡一个难得的艳阳天,阵地前一片死一般的寂静,预示着新一天的大战即将开始。突然寂静的湖面上响起一阵马达的轰鸣,日军驾数十艘汽艇,满载武装的日本士兵向川军阵地呼啸而来,水战恰是川军的软肋,刹那间情况变得十分严重。沿岸部队仓促间只好以排子枪应战,不惜一切代价拼死不让敌海军陆战队登陆。据当事人回忆,情况紧急时,该部的所有官兵都提枪上阵,战场上杀得尸横遍地,双方都损失惨重,川军将士以极大的代价最后终于将敌人击溃,保住了阵地。144师师长郭勋祺也在这次战斗中腿部负伤。

  阅读有关史料时,我们至今仍能感受到当时战况的惨烈。勇敢的川军将士继承了巴蜀先人不畏强敌,不惧暴敌的传统,大敌当前不仅是被动地死守阵地,为收复泗安解除自己防守阵地的后顾之忧,他们还向日寇发起了反攻。28日晨,川军146师、148师和独立13旅突然向占领中、下泗安的日军发起了进攻,日军却毫无防备,仓促间人不及枪、方向不明,秩序大乱。而中泗安的敌军闻讯后,也不顾正与第145师开展的战斗而紧急回师救援。但参战川军各部士气高昂、前赴后继,将日军铁桶般团团围住。双方激战多时,川军潘寅九团、杨国安团、周伯强团也从侧面同时杀入敌阵,刹那间子弹如飞蝗般射向敌寇。泗安之敌见势不妙,只得弃城而逃。中、下泗安重又回到川军手中。在这次战斗中,装备简陋、身穿单衣、脚蹬草鞋的川军也损失惨重,有两个团几乎全军覆没。无数中华好儿男血洒异乡,为国捐躯。当川军将士们在前线血战时,作为主帅的刘湘此刻正极不情愿地躺在汉口万国医院,他唯一能做的只是对前来探视的各级军官一遍遍地吩咐:“此次保卫京畿外围,这是难得的报国机会。今大敌当前,关系国家存亡,务必发挥我川中子弟兵的特长,圆满完成保卫首都的光荣任务。”同时他还在病床上口述了《告第七战区全体官兵书》,向所属部队广为转发,以鼓舞士气。刚进入1938年,昔日的川中王刘湘已胃溃疡复发而病入膏肓。这天冯玉祥将军去看望刘湘,他们在一起讨论了目前的抗战形势和对今后建设四川的共同设想。冯将军走后,他自知时日无多,又叫来秘书,口述了对出川川军的遗嘱:

  余此次奉命出师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以尽军人之天职。不意宿病复发,未竟所愿。今后惟希我全国军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领袖蒋委员长领导之下,继续抗战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泽,一本其志,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以求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之目的。此嘱。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终年四十八岁。他遗嘱中“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名言,很长一段时间里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为刘湘举行极隆重的国葬典礼。

  (朱俊)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