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星期一,天气格外的好,真正的秋高气爽不说,而且湛蓝的天空还飘着一小朵儿一小朵儿的白云。
天高云淡,令人遐思和沉醉。
所长安排我去乡中学了解学校开学后的治安状况。走到街上,手机响了,是市作协陈浩打来的。陈浩说下午在市委大礼堂召开市作协全体会员大会并举行重庆文学院挂牌仪式,要我参加。
我本没打算去,太远了,交通不便,又是下午,去了怕赶不回来,耽误了晚上的写作,可陈浩说:“但老师,你是文学院的首届创作员,不到会像什么话呀!”
琢磨一下,答应了,然后返身回所给郭洪平告了假,到公路边拦车进城。
成为重庆文学院的首届创作员,是我的作品研讨会之后的事。《大罗山纪事》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和专家学者们的好评,使市作协的领导更多地知道和了解了我。因此,重庆文学院成立,市作协创联部主任陆大献便推荐我应聘创作员。
会议下午3点在市委大礼堂召开,我到的时候差不多都临近开会了。在签到登记处,我领到了新近两期《作家视野报》,胡乱翻阅了一遍,发现两期都有介绍我的《大罗山纪事》的文章。一期登载的是市作协在长寿湖召开我的作品研讨会的消息和市作协创评员黄兴邦写的《让生活自身站出来说话》;一期登载的是我写的《谈大罗山纪事》。两期报纸,无疑使我倍受与会者瞩目。不少的会员都在私下打听“谁是但远军”,有一个居然打听到了我的头上,我浅浅一笑,说:“不认识!”并非卖关子,而是我习惯了“让作品自身站出来说话”。读者认识作品就是对作者最好的鼓动和奖赏,何必非得认识作者不可。
开会时,宋小平叫我和张望等几个公安作家坐一块,他说:“让大家看看咱警察也有作家,不但有,而且还是一个群体!”不过,真正开会了,我和张望却被叫到了前排,因为我和张望是创作员,要到主席台上领聘书。会议的议程十分紧凑简短,每一个人的发言时间都不长,一点也没有平时开会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或许台上讲话的和台下坐着听讲话的都是文人吧,都觉得时间异常的宝贵,耽搁不起,因此,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就轮到创作员们上台领聘书了。
我和张望匆忙走上主席台,创作员们已经一字儿排开,电视台的正做好摄像准备。我个儿较矮小,站在边上,可能“抢”不到镜头,作协主席黄济人便向我招手,说:“小但,你站到中间来!”作协党组书记罗中福也说:“小但,你和张望两个公安作家都到中间来,跑到边上干啥!”我身旁的是长篇小说《伊人巷》的作者阿蛮,他趁势将我推到了中间……
我从罗中福书记手中接过了聘书,他低声对我说:“小但,加把劲,写出好作品,作协是你的家,祝你明天鹏程万里!”
我听了罗书记的话,心头一热,眼里立即盈满了泪花。我说:“谢谢你,罗书记,你的祝福我将铭刻在心,终生不忘,我会努力的!”
从台上下来,我去了一趟宋小平老师那儿。按议程,吃过晚饭,还有联谊活动和文艺演出,考虑到乡政府撤并期间所里工作忙,晚上还要写文章,便决定提前回家。
我对宋小平说:“宋老师,我要走了,再晚了怕是赶不上车了!”
他说:“赶不上车就不回去了,我就不相信单位硬是离不开你!”
我说:“你不清楚的,我有许多的事要做,写作、家务、工作,没有一样可以分身,不回去真的不行!”
他坚持要我留下来,说:“再忙也把联谊活动搞了走,多难得的一次交流机会,错过了可惜。留下来,晚上我安排车子送你回长寿!”
我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说:“不行,千万别难为我,假如你为我好,替我着想,就别强留我,我会拿出像样的作品来回报你的盛情的!”
他见果真留不住我了,便把我送到了大礼堂门外,陈燕、李正权、张望等几位公安作家和华万里、李永英、贺芒等几位文坛好友也来为我送行。从他们的目光我看得出来,的确是希望我能留下来聚一聚的,经历了诸多的波折,被聘为了重庆文学院的创作员,事业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开端,作为一直关注着我命运的老朋友,他们在为我感到高兴的同时,可能实实在在的也很想借晚上的聚会来表达一下他们“祝贺”的心情吧!
到朝天门长途汽车站搭乘回长寿的客车。坐在车里,凝望着窗外掠过的山川景色,我的脑海里不停地翻腾起了情感的波涛。人生走过了那么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终于有所成就了,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才有可能达到新的高度。文学,到了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似乎越来越边缘化了,好的文学作品没有好的销路;真正的艺术,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去仔细欣赏;低俗的诸如码头文化、河沙坝文化、身体文化、搞笑文化……等等等等,喜剧般地却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和喜爱,甚至个别“用胸脯和大腿”写作的“美女作家”,仅凭媚态的嘴脸和敢于“露”的勇气,也可以跻身于文学艺术行业,恬不知耻地标榜为“时代的先锋”、“精神的大师”,这到底是衍生出来的什么劳什子玩艺儿?是如今的“他们”把文学搞得俗不可耐了,还是如今的文学把“他们”搞得俗不可耐了?
走自己的路吧,坚守住自己的信念,认认真真地写作,并把写作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和人生不懈的追求,来加以敬畏,加以呵护,尽管文学的灯燃得不再光华灿烂,那么,至少也是不至于熄灭的。
《守护好我们心中燃着的灯》在夜里写成了,后来,我把这篇文章作为我获得长寿区委区政府颁发的首届“文学艺术杰出人物奖”时的“答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