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那军号打起鼓,我们的蒋委员长调队伍,人强马壮真威武,要打倒日本鬼子收国土,”……邵青阳还干了一件胆大包天的事,他居然把正欲撤离阵地的一个英军重炮连扣了下来……敌人稍退,戴安澜却忧心忡忡,弹药即将告罄,支援部队迟迟不见动静……
#####
各自为政,联而不合的涣散局面,恰好给了日本人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3月5日,腊戍会议结束后的当天,亚历山大上将即刻赶回到仰光部署作战。
哈罗德·亚历山大上将在英伦三岛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曾在法国西海岸创造过一场轰动世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从而成功地挽救了30万英法联军的覆灭命运。但是,英雄的事迹并不是英雄本身,英雄本身依然是个破绽百出的人。
亚历山大奉令坚守仰光,但他抵达仰光以后就得知局面已经糟糕到无法改变的地步,来势凶猛的日军正向仰光外围的勃固猛攻,并向北翼包抄,企图切断仰光至卑谬的公路,以堵住仰光在陆上的最后一条通道。
亚历山大分析敌情之后,认为仰光的陷落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就下令炸毁仰光大炼油厂,破坏城市设施,迅速由仰光——卑谬公路向北撤退。
入夜,仰光城到处都在起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呛人的焦煳味。半个城市都被火光照亮映红。英国当局命令将来不及撤走的大批美国援华战略物资,包括1000辆汽车组装件和轮胎统统被付之一炬。10万多吨按照“中美租借法案”运来的援华战略物资落入了日军之手。
英国殖民政府已经撤退到几百公里外的缅甸夏都梅苗后,又继续撤到印度。仰光市民则扶老携幼,纷纷躲到乡下去。华侨最惨,他们无处躲藏,只好将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忍痛丢弃,然后凄凄惶惶地向着遥远的中国老家作长途迁徙。
到处都有洪水般的日本军队追赶着白种人和棕色皮肤的人群。在公路上,头戴钢盔的日本军人大摇大摆地在行军,前面几辆小型坦克开路,接着是炮车,还有骡马和驮牛。
昔日行军离不开汽车,打仗离不开坦克大炮,吃罐头食品,戴钢盔和防毒面具,脚上穿着长筒皮靴的大英帝国的士兵们,被个子矮小士气高涨的日本人像撵鸭子似的驱赶着逃命。
英国人在日本人面前溃不成军,望风而逃的糟糕局面使丘吉尔已经不能再维持高贵的架子了,他发电报给韦维尔:“我对你屡次拒绝中国帮助防守缅甸和滇缅路的理由,依然困惑不解。我想你现在与我同样地清楚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严重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尽管韦维尔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考虑到当初在蒋介石面前把牛皮吹得太大了,不好转圜,只好请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马格鲁德准将代他的政府向蒋介石发出吁请:“鉴于英国在远东节节失败,缅甸危在旦夕,希望中国军队从速入缅,保护滇缅公路的安全。”
蒋介石自然不会计较韦维尔的态度,在预感到仰光失陷前,中国已早就部署好了远征军作战事宜,在中缅国境线上等得急不可耐的杜聿明的第5军、甘丽初的第6军陆续挥师入缅,张轸的第66军稍后一步,也开出了中国国门。
这是一幕激动人心的场景。
马达轰鸣,车轮滚滚,步兵输送车、坦克车、弹药车,各式炮车、辎重车,难以计数的车辆,恰似一条巨大的钢铁长龙沿着公路直奔国门而去。
远征军第1路军的先头部队是第5军的200师。这是一支民众无人不知的军队——他们是刚刚在昆仑关战役中大败日军、战功卓著的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精锐之师。杜聿明还将邵青阳的特务大队、林承熙的摩托化骑兵团和李树正的工兵团临时拨归第5军前锋200师戴安澜师长节制。
200师将士威武挺拔,军容整齐,佩戴“昆仑”臂章,极为干净利落,他们乘坐史迪威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徐小冬带来的英军268辆带有篷布的大卡车,沿滇缅公路浩浩荡荡,一路进发。他们斗志昂扬地高唱由戴安澜师长亲自谱写的战歌《战场行》走向国门畹町: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
奴役我们的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
一路前行,老百姓夹道迎送,鞭炮声不绝于耳,满眼是“欢送国军远征”,“扬威异域,为国争光”等使人热血沸腾的标语。云南各族人民提供茶水,送粮送蛋,送纳好的布鞋、草鞋,欢送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由妇女们组成的花鼓队、红绸队扭着秧歌,唱着特意用云南花灯调填词的歌子为远征军送行。
更多老百姓手里挥动着青天白日旗,大喊着“胜利胜利,凯旋凯旋!”坐在车上的官兵们感动得直淌眼泪,一个个咬牙切齿地说:“不把日本鬼子狠狠收拾一顿,真是对不起自己的老百姓!”
在国门畹町,悬挂着“驱逐倭寇,收复缅甸”的巨幅标语。
与缅甸一河之隔的九谷桥头,民众搭起了一座高大绚烂的彩门,并置下了香案、美酒和文房四宝。须眉皆白,留一绺长髯,有圣贤遗风的清末秀才,曾先后出任过昌宁、顺宁两县县长的张问德老先生代表滇西民众,向戴安澜敬上美酒,随后又恭请戴师长留下墨宝。
面对此情此景,戴安澜心中顿时不由得涌上一股勃勃豪气,他双手从张老先生手中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提笔挥毫,几行狂草龙飞凤舞、气势磅礴,写下《七绝·远征》二首:
策马扬鞭走八荒,
远征大业迈秦皇。
玉宇澄清安黎庶,
手挽长弓射夕阳。
万里旌旗耀眼开,
王师出境夷岛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
诸葛前身今又来!
张老先生惊叹:“戴将军跃马横刀,昆仑关一战天下闻,想不到才华盖世,下笔如神,雄诗英风飒爽、豪气干云,真是旷世英才、奇伟丈夫!”
徐小冬原本就对戴师长率200师血战昆仑关的壮举久仰在心,此时见他笔走龙蛇写下如此透溢着豪迈之情的诗文,对他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
戴师长在师部遮放登车时,坐到了奉命前来接200师的徐小冬的驾驶座旁边。上车时他还对他的参谋长说:“我坐徐队长的车,路上好同他聊聊,你就坐我的车吧。”
徐小冬想,戴师长特意要坐他驾驶的这辆吉普车,一定是想从他口中提前了解一些缅甸战场上的事情。
徐小冬的预感没错,由于从遮放到畹町的路上道路崎岖艰险,戴安澜没有和他多说话,不是抽烟,便是闭目养神。让徐小冬感动的是,戴师长每次抽烟时,总会点燃两支,然后再递一支给他。等车过九谷,行驶在缅甸境内的柏油路上时,戴师长才打开话匣子同他摆起了龙门阵。
戴安澜态度随和,亲切地询问徐小冬的家庭情况、受教育的情况等。
他还列举了中外文学、军事、哲学等方面的名著,问他读过哪些?有什么感受?
徐小冬把自己23岁的人生经历讲了一下。听说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在济南惨案中因难忍日军施与的奇耻大辱而饮弹自刎的北伐军炮兵司令徐楚荪,得知他不久前曾率领华侨抗日志愿队在缅南三次袭击日军,亲手击毙星光少佐,戴师长看他的眼神明显变了,竟然亲切地称呼徐小冬“小冬老弟”,还对他说:“你这样年轻,就从野战部队的排长被选送到‘陆大’深造,又走到驻英军联络官的要职,现在又当上了史迪威将军的警卫队长兼联络参谋。小小年纪,身负重任,已经证明了你的聪明才智和出众的能力。你只要珍惜眼下这样的好机会,多多学习中国深厚的文化知识和西方——特别是美国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战略观念,就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小弟前程,定然锦绣光华,出将入相,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
车队到了腊戍已是次日凌晨3点多钟。徐小冬根据赴遮放之前侯腾将军的指示,马上把戴安澜送到了蒋介石设在皇宫酒店的行辕。此时庭院外面的大铁门紧闭,夜阑人静,只有侍从室和旁边侯腾将军的办公室里仍然灯火通明。
战事紧急,蒋介石听说戴安澜深夜率第200师赶到,没多犹豫,立即起床吩咐召见。
徐小冬去侯腾办公室销差,没想侯将军又给了他一个新差事,说缅甸总督史密斯爵士和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即来晋见蒋介石,韦维尔在电报中还特意提出,希望能和华侨抗日志愿队的队长见上一面。
侯将军还说:“这个韦维尔是最看不起我们中国军队的,他现在主动提出一定要见见你,这说明他现在对中国军队的印象已经有所改变。所以,我和林长官、商长官商量了一下,决定就派你开车负责韦维尔的接送,多和他谈谈,这对我们有好处,毕竟,我们现在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在腊戍机场,韦维尔第一次和徐小冬见面。他当着史密斯总督和侯腾将军讲出的第一句话便让徐小冬永难忘记:“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好样的,我们英军全体将士和我本人非常感谢你在缅甸南部对我们的帮助。”他还说,“我已经报告英国帝国参谋团要给你授勋颁奖。”
史密斯总督则以个人的名义,送给徐小冬一块纯金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