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之所以受俄罗斯民众拥戴是因为普京一生清廉,更因为普京个人生活检点,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女儿的好父亲,是一个对家庭对亲人负责任的真正男子汉。
尽管不断有人出于政治目的,捕风捉影,热炒所谓的普京贪污受贿丑闻,但普京对此总是不屑一顾,不与作答,则谎言往往不攻自破。普京1996年到莫斯科就职之前,家中曾经发生火灾。火灾原因是芬兰式蒸汽浴室的电线短路,火势迅猛,几乎瞬间就席卷了整个房子,普京及家人和客人只来得及保住性命,房子烧得干干净净,也烧掉了普京一家五年里辛辛苦苦积攒的所有积蓄——区区5000美元。要知道,当时的普京已经当了五年圣彼得堡的副市长,在转型中的俄罗斯这是一个有着众多机会,可以毫无顾忌地捞取好处、中饱私囊的位子。但普京辛辛苦苦工作五年,居然平均每年只有区区1000美元的结余。普京曾负责过索布恰克竞选圣彼得堡市长和叶利钦在圣彼得堡的总统竞选事宜,有权任意处置拨给这些竞选活动的专项经费,那可是真正的金矿银山,不受人监管的钱像流水样哗哗往外流,可普京仍然两袖清风,而一个混进1996年总统大选的二流记者在莫斯科报纸上发表半个版面的应景文章所获得的报酬就比普京在高位上五年攒下的钱还多。
普京当了四年总统后谋求连任,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2004年3月公布了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普京的收入和财产情况。1999—2002年,普京总收入约合26万美元,其中工资收入只是一小部分。2002年,普京的年薪约合33000美元,不及美国总统小布什一个月工资。普京26万美元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稿酬和卖掉在圣彼得堡的不动产。按照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的说法,普京的收入是正当的,经得起推敲的。
普京个子不高,还有点谢顶,论长相绝算不上吸人眼球的美男子,却赢得无数俄罗斯妇女的衷心拥戴,认为他是俄罗斯最性感最有魅力的男人。普京之所以有女人缘,除了他在公众面前出现时总是精力充沛,阳刚气十足,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俄罗斯女人眼中的负责任的好男人。普京不酗酒,不抽烟,不贪财,生活检点。直到今天,作为大众情人的他,也没有传出任何绯闻;相反,普京拥有一个和睦的家,他和妻子恩恩爱爱,对女儿慈爱有加。
普京的妻子柳德米拉,普京娜出生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一个普通人家,原来姓什克列布涅娃,嫁给普京后,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改随夫姓。
柳德米拉的父亲亚历山大,什克列布涅夫早年当过兵,颇为正统,认为女孩子出嫁前的名声来不得半点玷污,因此对女儿管教甚严,以致柳德米拉与普京地下交往了整整一年后,才敢把普京引见给父母。
柳德米拉最初在加里宁格勒第44学校上学,后又转到第八学校。在学校读书时,柳德米拉能歌善舞,喜爱戏剧,一直希望长大后当演员。中学毕业后,柳德米拉报考圣彼得堡戏剧学院,没能如愿以偿,初试通过,第二轮被淘汰。后来,柳德米拉考上了技术学院,在那里学了两年半后,发觉自己并不适合技术学院,因而主动放弃,到航空公司当上了空姐。
柳德米拉与普京相识颇具戏剧性。据柳德米拉回忆,她和同在航空公司工作的女友加琳娜去列宁格勒旅游,通过加琳娜的朋友阿列克谢认识了普京。柳德米拉和加琳娜在列宁格勒想看当时流行的话剧,请阿列克谢搞票。阿列克谢托已经在列宁格勒克格勃机关工作的普京搞到了话剧票,并邀请普京一同前往剧院。就这样,普京与柳德米拉相识了。在柳德米拉返回加里宁格勒那天,在地铁口道别时,普京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柳德米拉。在场的阿列克谢对此非常惊讶,因为他很清楚,普京从来不会轻易把电话号码留给不熟悉的人。此后,普京与柳德米拉开始了他们的罗曼史,柳德米拉常飞到列宁格勒与普京约会,只要有四天休息时间,她就飞到列宁格勒。
1980年夏天,中学毕业已经四年的柳德米拉萌生了上大学的念头,为了能与普京在一起,她决定报考普京的母校——列宁格勒大学。可惜考砸了,作文、德语都得了四分,可历史只得了两分。幸运的是,柳德米拉赶上了列宁格勒大学的工农速成中学的末班车,成了这所学校的最后一届学生。工农速成学校的毕业生学习一年后,通过毕业考试,便可以自动升入列宁格勒大学自己所选择的系。一年后,柳德米拉成了列宁格勒大学西班牙语系的学生。
有趣的是,柳德米拉与普京认识时,并不知道普京是克格勃的军官。普京说他在警察局刑侦处工作。整整一年半时间里,柳德米拉都蒙在鼓里,后来还是柳德米拉认识的朋友解开谜底。
经过三年半的漫长恋爱,普京按照很传统的方式向柳德米拉求婚。按照柳德米拉的说法是:
一切都中规中矩,甚至有点做作……我们坐在沃洛佳的房间里,他突然说:“是这样,亲爱的,你知道我的性格,确实很有些沉闷。现在你应该给自己的一生做个决定了。”那一刻,我的心一沉,整个人一下子僵住了。当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用这种方式说话时,我还在想,莫非他要中断我们的关系?尽管抱着这样的念头,我还是如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你知道,我决定了。我需要你。”这时,沃洛佳接着说:“既然如此,我请求你嫁给我。我爱你。你同意吗?”“同意,当然同意!”我不由转惊为喜。“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做了决定:“那我们的婚礼就定在7月28日举行,三个月以后。”
婚礼在1983年7月28日如期举行。婚后,普京夫妇与父母住在一起。一年后,普京被派到莫斯科红旗学院学习。经过严格的培训,普京被派到民主德国工作,柳德米拉也陪同前往。1985年,他们的大女儿玛莎降生,1986年二女儿出世。柳德米拉做起了全职太太,一心一意相夫教子,陪伴普京走向事业的巅峰。
也许,从柳德米拉在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对记者解释她为什么对普京情有独钟的述说中,人们能够理解为什么那样多的俄罗斯妇女衷心爱戴普京的原因。她这样说道: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有着真正男子汉的性格。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按照基督的清规戒律生活。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很善良,同时又是个很幽默的人。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交谈对象,这样的性格通常会给对方营造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但他决不轻浮,不论对事对人,内心都非常有责任感。正因为如此,他总能与人友好相处,而且能始终保持着这种关系。但最主要的,对于我——一个女人来说,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是非常可靠的。结识他以后,我就产生了一种安全感,随着我们交往次数的增多,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
普京在妻子面前是个好丈夫,在一对女儿面前则是好父亲。普京非常喜欢孩子,在民主德国工作期间,女儿们都还小,每天晚饭后,哪怕再忙,普京都要抽出时间陪同孩子玩。妻子柳德米拉认为普京属于对生活真正感兴趣的男人,他关心孩子,对孩子非常细心。当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后,柳德米拉对记者这样评价普京对女儿的教育和影响:
爸爸非常爱我们——我们的孩子对这一点一直都深信不疑,而正是这些对于她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性格形成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只有我在教育孩子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明白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我。尽管他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要比我少得多。他对孩子的爱,他是怎样对待她们的,怎样宠她们的,怎样实施整个教育过程的,也许在玛莎和卡佳的生活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东欧巨变后,普京一家回到列宁格勒,普京到市长索布恰克手下工作。他一直希望两个女儿能全面发展,支持她们学习德语、音乐和舞蹈。他认为,从小打好基础,对今后的成长肯定有益。因此,在女儿的课外教育上从不吝惜金钱。
1996年,普京到莫斯科工作,一家人又一起到了莫斯科。虽然新工作几乎占据了普京所有的时间,但他总是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争取满足她们需要的一切。对此,柳德米拉的说法是:
我想,如果由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来带孩子,这两个女儿肯定要被他宠得不像话,因为对女儿的要求他几乎没有不允许的。一般孩子都是由爸爸来管,“看,爸爸来了,你等着挨揍吧。”不少家庭常常用这种方式把孩子给管住。而在我们家,这根本不可能,因为爸爸宠孩子,对女儿们来说,爸爸是开心果,和打骂扯不上边。
1997年,普京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不顾学费昂贵,把两个女儿送进德国大使馆下属的德语学校学习。普京是当时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的唯一一个俄罗斯高官。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后,出于安全考虑,两个女儿只好告别校园生活,不再到学校上课,改为老师到总统别墅上门授课。同普京一样,玛莎和卡佳颇有运动天赋。但对父亲擅长的柔道不感兴趣,这让普京颇感遗憾。但两个女儿跟中国少林寺的武僧学过用于强身健体的中国武术,小女儿对中国文化尤其情有独钟,努力学习着汉语。
2005年,20岁的玛莎和19岁的卡佳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入圣彼得堡大学,成了老爸普京的校友。玛莎进了生物和土壤科学系,卡佳则进了东方研究系学日语。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的女儿尽管没有到校听课,而采取单独授课方式,但一年过去了,两姐妹的成绩优异,特别是小女儿卡佳,门门功课都是满分五分,系主任对此赞不绝口。
尽管普京的女儿成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但同学们并没有见过她们。特工出身的普京总统非常重视家人的安全,特别是在恐怖分子扬言要对普京及其家人下毒手的社会背景下,对女儿的保护更是无微不至,两位干金从不公开露面,媒体上为数有限的第一家庭全家福照片也都只有她们的背影。因此,虽然贵为俄罗斯第一家庭的成员,却很少有人能当面认出她们。
普京对女儿的刻意保护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父爱。正是由于对妻子、对女儿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显普京真正男子汉的本色,更增添俄罗斯民众,尤其是俄罗斯妇女对普京的信任程度和衷心的拥戴。
§§第六章 后普京时代:曲折艰辛的强国路
我相信,俄罗斯一定能提升到符合其潜力的高度。集中我国所有的智力资源、权力资源和道德资源,就能使俄罗斯实现最宏伟的目标,这是伟大的人民当之无愧的宏伟目标。
——普京
由于普京铁腕治国,业绩骄人,深得民众拥戴,民望如日中天。但是,到2008年,普京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将满。按照俄罗斯宪法,俄罗斯总统每四年一选,最多只能干两届。随着2008年总统大选的临近,俄罗斯国内主张修改宪法以求普京再任一届总统的呼声日益高涨。
政界人士纷纷要求修改宪法,以求普京连任,许多地方行政长官纷纷表态,主张普京留任,其中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车臣总统阿尔汉诺夫、圣彼得堡市市长马特维延科是铁杆支持者。马特维延科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是国家稳定的保障。除地方行政长官外,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也对普京第三任总统表示支持。米罗诺夫甚至说即使修改宪法没有成功,普京无法第三次当选,也希望他在2012年之后再次竞选总统。因为俄罗斯宪法禁止连续竞选三届总统,但没有禁止间隔一段时间再次竞选,而在2008—2012年期间,普京可以担任其他重要职务以求过渡。
俄罗斯民众也支持修改宪法让普京再连任总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9%的俄罗斯人赞成修改宪法,支持普京连任。很多社团希望就修改宪法留住普京一事举行全民公决。由于民意支持率高,如果真的举行全民公决,很有可能出现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的局面。但普京反对修改宪法,去意已决,多次公开表示不谋求参加2008年的总统竞选。他说,感谢俄罗斯人民的信任,但他不赞成修改宪法,如果他带头违反关于总统任期的法律规定,还怎么要求其他人遵守国家的法律!
有趣的是,鉴于普京去意坚决,俄罗斯一些知名政治分析家纷纷预测卸任后的普京的去向:俄罗斯政治信息中心主任穆欣等认为,普京将离开政坛,投身商海,担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长;俄罗斯“麦卡托”集团领导人奥列什金则猜测,普京将领导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莫斯科政治技术中心主任布宁认为,卸任后的普京则会垂帘听政,并准备2012年重新夺回总统宝座;政治分析家别尔科夫斯基则安排普京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或其他国际舞台的显赫职位。
不管普京卸任后去向如何,俄罗斯在他领导下由乱而治,踏上复兴之路,已经不是夸夸其谈的主观臆测,而是真真切切的社会现实。然而,俄罗斯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着种种制约因素。
一、反恐任务依旧艰巨
“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俄罗斯严厉打击车臣恐怖势力,效果显著,车臣匪首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双双毙命,俄罗斯境内的恐怖活动大为减少,重大恐怖事件也很少再发生。但是,车臣恐怖势力的残余力量尚存,仍在不断地进行小规模的恐怖活动,并且自恃有国外势力的支持和援助,冥顽不化,态度强硬。而对恐怖势力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车臣的重建——举步维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恐怖主义直接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与安全,使俄罗斯反恐趋于长期化,成本巨大,对经济建设也是不小的制约因素。二、反腐任重道远
2006年5月10日,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出人意料地高调向腐败宣战。不久,普京解除17名腐败高级官员的职务,举国震惊,同年9月,19名俄罗斯高官因腐败丑闻而遭撤职,再次震惊俄罗斯。普京之所以高调反腐,出重拳打击贪官,主要是因为腐败泛滥成灾,不能不反。普京坦言,腐败在各个国家都存在,但俄罗斯的腐败程度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在俄罗斯流传的说法是,现在在俄罗斯不受贿的只有懒人,各级政权都染上了贪污受贿的毛病。更极端的说法是俄罗斯腐败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简直成了俄罗斯人的民族特征。腐败泛滥成灾影响着国家安全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恐怖分子买通边防检查站的军人,十分轻松地进入俄罗斯境内;而强力部门的腐败分子则向恐怖分子出售武器弹药,结果酿成震惊世界的悲剧。据俄罗斯媒体估计,俄罗斯的政府官员每年接受的工商界的贿赂高达几百亿美元。这不仅严重扰乱经济秩序,还吓走了外国投资者,俄罗斯的腐败排在世界前列,严重影响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俄罗斯民众对普京出重拳惩治腐败,位高权重的官僚纷纷落马拍手称快。但是,俄罗斯的腐败是制度性的,反腐必须触击官僚体制,阻力和困难不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俄罗斯反腐败还有相当长的路需要走。
三、行政司法改革方兴未艾
俄罗斯要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高效率的行政机构,高素质、高能力的官僚队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行政改革一直是普京总统关注的重点。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国家机关现在的职能无法适应战略任务的完成,而掌握现代科学的管理知识的官员凤毛麟角,进行行政改革是唯一途径。
针对现行行政体制的种种弊端,普京执政后,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发展目标,坚定稳妥地推进行政改革。普京推进行政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建立民主、法制、高效、廉洁的国家体制;行政改革必须与推进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相配套,为国家政治民主提供保障,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特别是减少对经济的行政干预,为经济发展松绑解套。
普京政权推进的行政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的权限与责任,逐渐取消联邦中央和联邦主体之间的分权条约,建立统一的法律空间,在保证联邦中央权威,建立垂直式权力体系的同时,给予地方适当的、加以规范化的权力。
二是进行行政机构改革、包括联邦政府机构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联邦各部委局驻各地区分支机构改革等,既裁撤机构,又精简人员,定编定员,使政府机构精干高效。俄罗斯政府直接领导的教育和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九个部原有副部长250人,2004年5月改革后只剩下18人,司局长由原来的250人减为100人,每个司局的在编人数一般为80~100人。
三是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效能。从经济上、行政上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减少行政壁垒和行政干预,积极为市场经济的建立、正常运转和完善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及时加以调控,促进政府为社会服务。
四是建立公务员制度,惩治贪污腐败。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腐蚀国家公务员队伍,也败坏了官员形象,必须严惩不贷。普京执政后,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然而,腐败丛生只能从制度源头上加以遏制,既要惩治,更要注重制度改革和建设。规范国家公务员行为,建立职业公务员制度,是保证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必要条件。
行政改革触及官僚体制的切身利益,牵涉面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俄罗斯的行政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内驱型改革的动力毕竟有限,要达到预定的改革目标,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人们有理由寄希望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借外部压力推动行政改革,并取得根本突破。如果行政改革不能见大的成效,将严重制约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人口下降,人力资源锐减
普京总统在2006年5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指出,人口问题是俄罗斯目前最尖锐的问题。由于出生率低和男性平均寿命下降,俄罗斯人口从1993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每年减少大约75万。如果俄罗斯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得不到扭转,俄罗斯的劳动力将日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长此下去,俄罗斯民族也将面临难以为继的生存危机。
俄罗斯政府为改变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育,如直接向生育子女的家庭提供补助、延长产假等,甚至还准备征收无子女税。各地政府也各显神通,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如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建议恢复苏联时期向生育多胎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称号。2007年,政府对莫斯科生育第二胎的家庭一次性补贴从2000卢布增至一万卢布。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更是别出心裁,为宣传添丁,在2006年9月中旬,发起了“生一个爱国者”运动,给人们放假一下午,让他们回家“造”孩子。该州州长宣布,奖励2007年7月12日(独立日)生孩子的父母,奖品包括冰箱、洗衣机、汽车等。
尽管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连年负增长对俄罗斯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威胁,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但要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并不是短时间能奏效的。人口下降,人力资源锐减对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会日益显现出来。
五、产业结构畸形没有根本转变
产业结构畸形对经济的长久持续发展非常不利。更突出的问题是对经济发展道路的认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目前的社会市场经济道路,在资源和经济命脉国家控制问题上,俄罗斯国内存在严重分歧。
六、强军之路不平坦
尽管普京政权加大了军事改革的力度,军队建设成绩不斐,但因欠账太多,俄罗斯强军之路面临重重困难。
2006年9月7日,俄罗斯海军试射布拉瓦(又称圆锤)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发射几分钟后偏离轨道坠入海中。这是这种新型战略导弹的第五次试射,前四次均获得成功。祸不单行,2006年10月25日,俄海军再次试射布拉瓦导弹,导弹仍然在几分钟后偏离轨道,随即只好启动自动毁灭装置。第六次发射又一次功败垂成。
布拉瓦导弹是计划装备俄罗斯海军最新型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在2040年前,与“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构成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主体。它的试射连续失败,使人们担心俄罗斯海军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如期部署。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对布拉瓦导弹试射又一次失败极为震怒,要求有关机构立即解决问题。俄罗斯媒体认为,布拉瓦导弹试射失败反映出俄罗斯强军之路的重重难题,包括国防工业综合能力下降、军费严重不足等等。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马索林表示,俄罗斯海军未来10年需要1378亿美元用于装备现代化,但只可能得到近34%的装备拨款。而军队现代化与国家综合实力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俄罗斯强军之路并不平坦。
七、外部挑战将更为严峻
外交上,随着俄罗斯的重新崛起,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逐渐加强,利用北约东扩,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外部生存空间,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美国利用机会努力在独联体国家推广民主化也势在必行;俄罗斯车臣问题和国内民主人权问题受到西方的指责和压力有加大的趋势。
尽管还面临种种挑战,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将继续朝着普京提出的强国富民的目标,沿着复兴的道路前进是确定无疑的。因为俄罗斯人民的大国诉求不可违背,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俄罗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的社会转型在普京时代基本完成:(1)政治动荡局面已经结束,符合俄罗斯社会实际,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新型权力结构已经出现。尽管人们对普京以后的继任者是否是普京式的强人颇感怀疑,但是被称为可控的民主式新型权力结构将保证国内矛盾不形成破坏性的冲突。这种符合现阶段俄罗斯实际的社会管理模式为后普京时代继续推进强国战略提供了政治保障。(2)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基本确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道路已经开辟,基础已经奠定。
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发表专题报告,预测俄罗斯将位于未来40年经济发展最快的市场经济国家之列,经济总量在2025年前将超过法国和英国,2030年前将超过德国。尽管俄罗斯的复兴还需要时间和空间,但在普京领导下,俄罗斯已经驱散了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踏上了复兴的康庄大道。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尽管还可能遭受困难和挫折,但沿着已经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