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捡拾贝壳为生的老爷爷,收养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活泼可爱,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发问之后,也很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非要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不可。幸好,老爷爷很有耐性,对于小男孩所提出的任何问题,总是尽可能地答复。
有一天,小男孩向老爷爷要求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子。
“它们都旧得实在不能再穿了。”小男孩说。
“说得也是,”老爷爷说,“我们现在就去海边找新衣服和新鞋子吧。”
“海边?”小男孩以为自己听错了,“海边不是只有沙滩?哪来的新衣服和新鞋子?”
“沙滩上有啊。”
“沙滩?沙滩上不是只有贝壳吗?哪来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啊?”
“孩子,先别问这么多,你跟着我去就对了。”说着,老爷爷就提起竹篓,带着小男孩来到海边。
“孩子,你看!沙滩上有那么多的新衣服和新鞋子,快捡啊!”
“哪有!”小男孩瞪着空空如也的沙滩,一脸困惑,“我什么也没看到啊!”
老爷爷笑着说:“就是那些贝壳呀!你快点先帮我捡起来,装满一竹篓,待会儿我自然会让你看到它们是如何变成新衣服和新鞋子的。”
小男孩只好满腹狐疑地跟着照做了。
他们捡了满满的两竹篓。回家之后,老爷爷先把贝壳统统煮一下,再洗刷干净,然后一个一个刻成纽扣的形状,并且仔细地磨光和打上扣眼。当老爷爷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小男孩都在旁边帮忙,两人忙得不亦乐乎。
“好啦,大功告成,”老爷爷说,“现在,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贝壳纽扣一打一打地包装,拿到市场上去卖吧。”
贝壳纽扣的销路还挺不错,没一会儿就全部卖光了。
老爷爷用赚来的钱不但替小男孩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还买了好多的日用品。
小男孩开心地捧着新衣服和新鞋子,想到它们是从沙滩上的贝壳“变”来的,觉得很不可思议。
“奇怪,这些捡来的贝壳怎么能换这么多好东西呢?”小男孩问老爷爷。
老爷爷说:“因为我们让这些贝壳有了价值啊!”
“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让这个‘价值’跑到贝壳里去的呢?是在煮的时候、洗干净的时候,还是您在磨光、打扣眼的时候?”
“呃,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样吧,你去问问附近做陶器的叔叔——”
“问他如何把贝壳变得有价值?”
“不,问他如何把陶土变成有价值的陶器;你要知道,很多道理是可以相通的。”
于是,小男孩就去了,很虚心地请教陶匠有关“价值”的秘密。
陶匠抓抓头:“这好难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样吧,你就在旁边看我工作好了。”
小男孩在陶匠身边待了一整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揉陶土,再把一团一团的陶土拿去拉坯、修坯、上釉,过程十分繁复。
“好了,”陶匠终于宣布,“现在只要烧窑的过程顺利,原本平凡无奇的陶土就会变得有价值了。”
“可是——”小男孩说,“我觉得我还是没有看明白——”
“那——我也没有办法了,或许你可以去问问住我隔壁的木匠叔叔吧。”
第二天,小男孩又来到木匠的工作室,请教他该如何把木头变得有价值。
木匠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样吧,你就在我旁边自己看吧。”
小男孩待在木匠身边一整天,非常用心地观察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看他如何把普通的木头变成各式各样的雕刻品和实用的器具。
木匠指着那些精心雕琢出来的成品,告诉小男孩:“你看,现在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木头了,它们已经变得有价值了。”
小男孩说:“奇怪,我还是弄不明白,这个神秘的‘价值’到底是在什么时候跑进去的呢?”
精彩ending
结局1:
木匠说:“那我也没办法了,或许你再去问问石匠吧。”
小男孩只好又跑去找石匠:“石匠叔叔,请您告诉我,您是如何让石头变得有价值的?”
这回,石匠不像陶匠、木匠甚至老爷爷那样只叫小男孩在旁边看着或只叫他顺便帮帮忙,而是带他到一堆零星的石块前,对他说:“这个问题啊,多说无益,你得自己做做看才行。来,先挑一个你喜欢的石块,然后对着它凝视,接下来,你想要把它雕成什么样就雕成什么样。”小男孩选了一个很接近圆形的石块,看着它好长一段时间,苦苦思索,最后决定把它雕成一个石钵,打算用来养万年青。
当石钵完成的时候,小男孩也豁然开朗,欢天喜地地跑回家告诉老爷爷:“太好了!我终于知道‘价值’的秘密了!我也让一个普通的石块变得有价值了!”
结局2:
木匠不高兴地瞪着小男孩:“你说你还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是都做给你看了吗?怎么会还不明白?”
小男孩失望地问:“要让一个材料变得有价值,一定都得这么辛苦吗?我觉得好累喔!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呢?”
“哎呀!”木匠生气地大吼一声,“弄了半天,原来你根本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去去去!回家去!别在这儿浪费我的时间!”
说完,就把小男孩给轰走了。
结局3:
木匠耐心地解释给小男孩听:“傻孩子,‘价值’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当你付出了劳力和心力,自然就会创造出‘价值’。”
“那——”小男孩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世界上的行业那么多,我要选择哪一行来付出我的劳力和心力呢?”
“简单,你只要找自己有兴趣的那一行就可以了。”小男孩想了一想,觉得自己对陶匠叔叔的工作最有兴趣,于是就征得老爷爷的同意,跑去跟着陶匠叔叔学习做陶器。
小男孩非常努力,等他长大之后,果然成了这一行中的佼佼者。
音后记:
这个故事是改写自一篇俄罗斯的童话《价值的秘密》,“结局1”是原来的安排。原著的精神是在阐扬“劳动”的可贵,唯有劳动方能化腐朽为神奇;本文则加入另一个观点——投身于自己有兴趣的行业也很重要,因为如此方能乐此不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