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曾国藩
跟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在曾国藩看来是个不容忽略的原则问题,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说,那些对人时信时疑、时明时暗的人决不能跟从。因为因疑而弃,因暗而忌是时常发生的事,一旦那样,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因此他提出“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并提出要选择这样的人一同跟他干事:一是意志坚卓,不为浮言所动,即“不随众为疑信”;二是品性宏大,能打开局面,即“初基不必大,然气势充畅”,用今天的话说,是有发展潜力。
他对其小弟曾国葆的安排突出了“择人而事,不可草草”的原则。曾国藩中进士后,对几位弟弟是个莫大的鞭策,曾国葆也不甘示弱,每日用功学习。1847年曾国葆已满十九岁,但尚未取得功名,心中不免有点消极怠慢之情。对此,长兄曾国藩又给他指出,“此万万不可”。他在以当时许多名人中举、中进士年纪较大的事例加以开导之后,鼓励其“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在长兄的细心教诲之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曾国葆于次年8月参加府试,考取第九名,成为诸生身份。但从此后,曾国葆厌弃科举,不肯继续入学深造。居家乡一边自学经史、练书法、作诗文,一边侍奉老人,照料家务。
1853年,曾国藩训练湘军于湘潭、衡阳时,曾国葆极力推荐杨岳斌、彭玉鳞之才,可以用为水师统领之职。第二年,曾国葆率湘军一部初战于岳阳,兵败,“自引咎,言诸将无罪”。随后,曾国藩统率湘军水陆各营出境援战湖北、江西等地,曾国葆则离开军营返回家乡。在一些经商朋友的鼓动之下,他开始做起了小本生意,往来于衡阳、湘乡、湘潭、长沙等地。对此,长兄曾国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在1858年8月28日的家书中指出:“季弟生意颇好,然此后不宜再做,不宜多做,仍以看书为上。”在曾国藩看来,做生意容易把人的心术变坏,还是半耕牛读靠得住。即使读书不去应考,也可以使人养成良好品行,变化人的气质。是年11月中旬,曾国华战死于三河镇后,曾国藩又在家书中反复叮嘱曾国葆:“明年出外,尚须再三筹维。若运气不来,徒然怄气。帮人则委曲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独立则劳心苦力,尚未必果能自立。”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委曲求全、吃苦耐劳,“则家庭亦未始不可处也”,希望他能放弃经商致富的打算。
曾国葆经过仔细考虑,决定弃商从军,为兄曾国华报仇。曾国藩得知这一消息后,又在家书中叮嘱:“季弟决计出外,不知果向何处?”并明确告诉他,如果要出山,就须选择好人:“今日办事之人,唯胡润之(胡林翼)、左季高(左宗棠)可与共事。此外,皆若明若昧,时信时疑,非季弟所能俯仰迁就也。”希望他能做到“择人而事,不可草草”。随后,通过与两位在外从军的兄弟的商议,曾国葆于1859年春间,自湘赴鄂投奔到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由胡遣令率千人自黄州转战潜山、太湖。后又入曾国荃大营,率所部攻安庆,设计招降太平军将领程学启。
对“择人而事,不可草萆”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曾国藩的高门弟子李鸿章了。他曾经说过:以前跟了那么多的人做事,做得好上司就忌妒,做得不好就会有罪。总之,是无所适从。而且,跟这些人也学不到什么真本事,更谈不到建功立业了。自从跟随老师曾国藩后,好像一切都有了方向,所以,才有后来的发展。他晚年回忆说:自己当年第一次离开老师的幕府,胡林翼反复开导我,认为天下人可以扶助成就大事的没有几个人,而老师曾国藩是首选。于是,重新回到了老师身边。现在想来,多亏胡林翼的教诲呀。
立世大智慧
跟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在曾国藩看来是个不容忽略的原则问题,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