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剿灭义军,崭露头角

  “时势造英雄。”明末社会的动荡不安,为洪承畴施展其才能和谋略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而每次实践的成功,又为他加官晋爵提供了依据。当大权在掌、独当一面的时候,洪承畴的足智多谋便得以充分表露和发挥了。

  明朝天启七年(1627),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县民王二,聚众数百人,皆以墨涂面,闯入县城,杀死知县。王二领导的起义,正式拉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王二起义的次年,即崇祯元年(1628),陕西许多地方的饥民、失业驿卒和逃亡士兵等便闻风而动,纷纷起义。如府谷县农民王嘉胤率领广大群众起义,王二闻讯即率部来汇合,共拥众五六千人;清涧人王左桂(原名王子顺)更召集骑士万人,反于宜川;汉南人王大梁起义后,有部众数百人,自称大梁王,到崇祯元年十月,又有成县、两当两地的农民三千多人加入,攻克略阳,逼近汉中府;清涧人点灯子(赵四儿、赵胜)也在本县起义;十二月,固原发生兵变;崇祯二年,阶州士兵周大旺率众起义;三年,陕北饥军三千余人在神一元领导下起义。

  人民起义的烈火,开始在三秦大地熊熊燃烧,而且越来越旺。这就使刚刚登上皇位的崇祯皇帝惊恐万状。遂于崇祯二年(1629)二月,以杨鹤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全力对付起义军。《明通鉴》说:“是时,关中寇炽,廷臣莫肯往,群推鹤。上召鹤问方略,对日:清慎自持,抚恤将卒而已。”显然杨鹤是把农民起义看作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还提出了“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策略。

  事实上,在对付农民起义的问题上,明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大抵主张剿抚并用,但究竟是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却往往出现分歧。杨鹤以抚为主的方针,得到了部分廷臣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崇祯帝也一度表示认可。在崇祯四年(1631)正月的一次廷对中,他就说:“寇亦我赤子,宜抚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杨鹤的主抚政策以失败告终。四年七月,杨鹤即下刑部狱。

  而此时的洪承畴却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崇祯二年(1629)九月,混天王与王子顺等千余人活动于雒川县曹店村、宜川县龙耳嘴一带,后又掠韩城的龙门渡,守将失利。时为督粮道参政的洪承畴同抚院中军李满仓、都司艾穆、千总费邑宰等击败起义军,起义军走清涧,韩城解围。这一战使得洪承畴名声远扬,也为日后的升迁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崇祯三年(1630)六月,起义军首领王嘉胤杀孤山副将李钊,米脂张献忠聚众响应,起义军势力越发壮大,对官军的威胁进一步加强。在这重要时刻,洪承畴被朝廷任命为延绥巡抚,成为大权在握的一方长官。当时,洪承畴虽然是陕西总督杨鹤手下的一名官员,但他并不支持杨鹤“以抚为主”的策略,而是采用“以剿为主”的“内定”策略。在大力剿灭起义军的同时,对既降复叛的王左桂等人,洪承畴则杀之。他认为强硬手段是对付起义军的最好办法,从而引起朝廷重视,也是使得他能够飞黄腾达的机遇所在。

  黄河把山西、陕西分隔东西,山西自河曲至蒲津一千五百里,河面较窄。崇祯三年以后,陕西起义军不时过河,攻城略地。如三年四月,起义军陷蒲县,分兵东略赵城(现已撤销)、洪洞、汾、霍,西略石楼、永和、吉、隰等州县。洪承畴也率领官军过河入山西境。崇祯四年(1631)七月,点灯子部六千余人东渡山西。八月,洪承畴大败点灯子于山西桑落镇。不过洪承畴的主战场还是在陕西。

  崇祯三年六月,起义军首领王嘉胤陷黄甫川、清水二营,遂居府谷。洪承畴与杜文焕率部围之,王嘉胤等深夜劫营,被官军击败。八月,王嘉胤勾西人人犯,佯装乞降,乘机夺路走皇甫川,后复引西人入掠。洪承畴、杜文焕从孤山进击,又一次将其打败,王嘉胤部崩溃。四年四月,投降官军的义军首领不沾泥拥众挟粮赏,复攻米脂。总兵王承恩、侯拱急率三千人至葭州,洪承畴、张应昌亦至。不沾泥分两营以待,两军交战数次,起义军不敌,于是逃遁。洪承畴等率军紧追,至西川,斩杀义军三百余人,溺死者不计其数。官军屯住西川双湖峪,其间有窑寨六十四,皆险绝,都是义军及贫苦人的聚集地。洪承畴乃令在此设防堵截,不沾泥恐惺万状,率百骑逃关山岭。都司马科等追之,尽歼其骑。不沾泥无路可走,于是向官军投降;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不沾泥亲手杀死义军首领双翅虎,绑缚柴金龙以自献。六月,混天猴、独行狼等义军万余人自甘泉犯合水,洪承畴得到报告立刻率兵追击,在甘泉山中将其打败,混天猴等只好乞降。这段时间,洪承畴以自己的谋略,对义军无论是剿还是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杨鹤“以抚为主”的政策指导下,招抚没有什么成效,大抵旋抚旋叛。如满天星曾降于杨鹤,杨鹤就曾按照其设想选骁勇者安置营中,遣散一般部众一万两千余人,并命起义军头领分别强制回家。然而不到数月,众人又纷纷叛去。就是对杨鹤,义军亦视之如儿戏。四年三月,起义军首领孙继业、茹成名等六十余人来投降,总督杨鹤非常高兴,欣然接受。官军还设御座于固原城楼,令投降者跪拜,并呼万岁。接下来又宣读圣谕,令投降者发誓,然后解散,或归农,或留军中。然起义军对杨鹤的招抚“视作儿戏”。

  崇祯四年四月,省臣劾陕西总督杨鹤“恇怯玩寇”。言官也上章批评杨鹤,杨鹤只好上疏引咎辞职。七月,逮陕西总督、兵部右侍郎杨鹤下刑部狱。至此,杨鹤的“主抚”政策宣告失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