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受托辅孤,重结东吴

  在蜀汉政权建立前后,吴、蜀两国为争夺荆州而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荆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提出的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占领了荆州的江南四郡。孙权为了结盟于刘备,共同牵制曹操,又把江北的南郡借给刘备。刘备占有益州后,势力迅速壮大,荆州成了蜀国随意启闭的门户,从荆州北上可以进兵中原,沿江东下可以出击东吴,给孙权造成很大威胁。

  建安十九年,刘备刚刚夺取益州,孙权就派人索取荆州,遭到刘备的婉言拒绝,于是孙权就派兵攻占了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双方发生了局部战争。后来,刘备因曹操进攻汉中,怕危及益州安全,便和孙权讲和,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归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归刘备,出现了双方瓜分荆州的局面,吴蜀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下来。

  尽管吴蜀之间的矛盾很大,但孙刘双方的最大敌人是曹操而非对方,因此维持吴蜀之间的友好关系,共同抗拒曹操,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早就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进军益州前,一再嘱咐关羽,要慎重妥善处理好吴蜀两国关系。但是自恃勇敢,藐视孙权的关羽,却违背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恶化了两国关系。建安二十三年,当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也侵荆州之兵,北伐曹操,擒于禁,围樊城,使曹操为之震动。正当关羽在樊城与曹军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孙权乘关羽麻痹大意,后方空虚之机,派大将吕蒙偷袭荆州,致使关羽腹背受敌,只好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北),被吴军杀死,终于丢失了荆州。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置诸葛亮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于不顾,又不听赵云等大臣的劝阻,一意孤行,于章武元年(221)七月,亲率大军攻吴,结果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被东吴大将陆逊打得大败,全军覆没,刘备只身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山上)。

  第二年六月,刘备心想,自己违背诸葛亮丞相联吴抗曹的正确方针,不听大臣劝告,结果兵败夷陵,使刚刚建立起来的蜀国元气大伤,因此心情十分悔恨,整日郁闷寡欢,再加上征战疲劳,又染上痢疾,便一病不起。到了章武三年二月,刘备病情恶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把诸葛亮请到白帝城,安排后事。刘备嘱托诸葛亮说:“丞相的才能高出曹丕十倍,定能安邦治国,完成统一大业。嗣子刘禅可辅则辅,如不成器,您就取而代之吧!”刘备发自肺腑的托孤之言,使诸葛亮感慨泣下,并立即表示:“臣一定竭尽全力,以效忠贞之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刘备就把辅佐刘禅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托付给了诸葛亮。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永安宫,终年六十三岁,谥昭烈皇帝。

  诸葛亮受命辅佐幼主刘禅,在哀痛中把刘备的灵柩护送到成都安葬。五月,刘禅即帝位,改元建兴。诸葛亮肩负起重新结好东吴,治理蜀国,光复汉室的重任。国家的大小事务,都由他全权处理。

  夷陵之战,不仅使蜀国精锐丧失殆尽,力量大大削弱,而且导致吴蜀联盟的破裂,使蜀国在三国中陷于孤立地位。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为了使蜀国免于两面受敌,恢复元气,重整军队,最后北伐中原,统一全国,就必须重新和东吴结为联盟。孙权虽然向曹魏称臣,接受曹丕封他为“吴王”的称号,但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况且吴蜀联盟破裂后,孙权曾接连遭到魏国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使他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需要支援。诸葛亮分析了和东吴重新结盟的可能性后,从大局出发,在夷陵战后不久,便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派一位精明能干的人,到东吴去重修两国之好。

  诸葛亮身为丞相,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不能亲往说服孙权,缔结盟约。究竟派谁去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呢?一时拿不定主意。恰巧在这时,邓芝来见诸葛亮,并向诸葛亮进言说:“今主上幼弱,初即帝位,应该派遣一位大臣出使东吴,重结盟好。”邓芝高瞻远瞩,与诸葛亮的意见不谋而合。诸葛亮对他说:“这件事我早就考虑到了,可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今天终于找到了。”邓芝忙问:“这人是谁?”诸葛亮答道:“就是你呀!”于是便派邓芝出使东吴。

  建兴元年(223)十月,邓芝到达东吴。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孙权在没有和曹操断绝关系前,态度犹豫,没有立即接见邓芝。邓芝急中生智,上表孙权说:“我这次来吴,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的利益。”孙权感到很蹊跷,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就接见邓芝说:“我早想和蜀国和好,只恐蜀国刚遭新丧,蜀主幼弱,势单力薄,一旦遭到曹魏进攻,我也自身难保,所以犹豫未决。”邓芝针对孙权的疑虑,向孙权分析吴蜀联盟的好处说:“吴蜀两国据有四州之地,大王是四海闻名的英雄,诸葛亮也是当今俊杰。蜀国占有险要的地势,吴国也有长江天险可作为屏障。如果把两国的长处加在一起,唇齿相依,结为盟好,进可以夺取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这个道理不是很明白吗?如果大王怕得罪魏国,和它保持臣属关系,曹丕必然要大王入朝,要太子去做人质。大王如不从命,魏国就会以反叛为名讨伐大王。到那时,蜀国也会顺流而下,江南这块地方,恐怕不会再归大王所有了。”孙权听后,沉思良久,觉得很有道理,终于下定决心绝魏联蜀,立即派张温使蜀议和。两国一度中断的盟好关系,又得到了恢复。

  第二年,诸葛亮又派邓芝使吴,吴蜀联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建兴七年,当孙权在武昌(今湖北武汉市)称帝,并派使者到蜀国,提出吴、蜀并称二帝时,蜀国的一些大臣认为这是叛逆,损害了蜀国的正统地位,因而主张和吴绝交。诸葛亮审时度势,从统一全国的长远利益出发,针对有损于吴蜀联盟,不利于共同抗曹的错误言论,进行了说服工作,发表了《绝盟好议》的谈话,深刻地分析了与东吴绝盟的危害和继续保持联盟的必要性。他劝那些主张和东吴绝交的人,要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不要目光短浅、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接着就派陈震去东吴祝贺孙权称帝,再次订立吴蜀联盟。

  这样,诸葛亮就减轻了东顾之忧,为治理国家、发展生产,进行南征和北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