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节事图强,良策兴国

  越王勾践夫妇与范蠡等人于周敬王二十几年(前491)回国。勾践心念会稽之耻,决心大力发展生产,振兴越国。他想先重修旧都,范蠡却认为靠山建都,远不能满足复国扩张的需要,他说:“大王想要建国立都,与敌国抗衡,如果不选择地形宽广且平坦的地方,不占据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的地形,将来又怎能建立霸业呢?”于是勾践命范蠡建造新都城。范蠡观测天文、察看地形,在会稽规造新城,将会稽山也包括在内。据说修筑城墙时,唯独城的西北方向没修城门,范蠡等人宣扬说:“如今越国已经臣服于吴,不能阻塞通往吴国进贡的道路。”吴国正在会稽城的西北方向,吴王听说后,甚为快慰。实际上,这是越人不忘吴耻,为将来出兵伐吴留出的道路。

  勾践立志报仇雪耻,他向范蠡请教振兴越国之道:“我想行你所说的节事之道以增强国力,你看该怎么做呢?”范蠡说:“如果行节事之道,就可以得地助。因为只有大地能包罗万物,使其生长繁衍而不失其时。时节不到,不可强使物生;时机不到,也不可强使物成。大王想振兴国家,报仇雪耻,在事机尚未出现、时机尚未到来的时候,应该好好地抚恤和教导自己的人民,以等待时机的到来。”

  范蠡接着谈了复兴越国内政方面的一些建议,他强调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富国强兵。他说:“按照顺乎自然的原则来考虑和处理天下的事,就应凡事凶时而动,待时而行,以获取成功。凡我国人,不论男女,都要发动起来,全力从事农业生产。要兴修水利,努力防止天灾。要大力开辟田野,增加粮食生产,以使国家府库充实,民众殷富。决不要使人民旷废农时,影响生产,否则国家就容易产生祸乱。天时的变化有往返,世事的发展有反复。一定要对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有所了解,才可以据有天下、振兴万物以成利。”

  范蠡也谈到了对外关系。他主张要礼待弱国顺从强国,但却不能屈服。至于吴国,要等待或促使它走向衰落,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可以一举歼灭。

  于是勾践听从范蠡的话,任命文种主持国政,范蠡治理军队。他自已则时时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出不敢奢,入不敢侈,亲自耕种而食,妻子织布而衣,劳身焦思,夜以继日,勤于国政,而不敢稍有懈怠。他有宫殿华屋不住。而住在陋室之中,以柴草铺地而卧,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他还在居室的门前悬挂一只苦胆,进出门时都一定要尝一尝,以示不忘亡旧之耻、丧家之辱,激励复仇的斗志。这就是“卧薪尝胆”成语的来源。他还命一人在他的居处经常高声提醒他:“勾践,你忘了会稽之耻吗?”他即连忙回答:“勾践不敢忘!”他礼贤下士,厚遇宾客,振贫吊丧,抚恤和教导人民,大力发展生产,休养乍聚。规定壮年不准娶老妻,老年人不准娶壮妻。号召男女适龄婚嫁,女孩到十七岁还未出嫁,则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不结婚,父母同样有罪。生孩子由公家派专门的医护人员照顾,生男孩奖赏:二壶酒一条狗,生女儿奖赏二壶酒一头猪,生三个孩子则公家派保姆抚养,或供给食物。若家中长子死去,就免除三年的徭役;其他儿子死去,就免除三个月的徭役。对老弱病残以及贫病无依鳏寡孤独进行各种照顾。同时宽刑薄赋,积极发展手工业,提倡“垦其田畴”而减轻赋税,做到“民俱有三年之食”,从而“内实府库”,达到民富国强、社会安定。

  加强军事训练,征聚兵员,训练水军。川重赏和严刑教导士卒勇于听命,乐于立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

  与此同时,对吴国继续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内部养精蓄锐,对外不露声色。勾践运用大大文种所献的“伐吴计谋”,进献重金财帛给吴国君臣。以顺服的假象迷惑他们,从而减少吴人对越国的警惕;吴王夫差嗜好建造宫室,兴建亭台楼阁,越国便送去能工巧匠和大木良材,帮助吴国大造姑苏台,以此来消耗吴国的资财,疲乏吴国的民力。勾践还派范蠡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郑旦,以助长夫差的骄奢淫逸,消磨他的意志,使他亲近佞臣疏远忠良;鼓励吴国北上伐齐,使吴国结怨于楚、齐、晋三国,越则“结齐、亲楚、附晋”。联合三国以制吴。越王不断运用这些法术,长远规划,尽可能消耗吴国的国力。

  越王勾践发奋图强,与臣民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终于强大起来。

  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勾践觉得越国已经相当强大,府库充实,人民乐为所用了。于是有一天,他召范蠡问道:“先君去世,由我继位。可是我只顾荒淫玩乐而不问政事,不恤百姓。致使上天降祸给越国,使越国归制于吴。然而吴国对待我,也太过分了。我现在想同你商量向吴国报仇的事,你看可以吗?”范蠡回答说:“不可。我听说,时机未到,事不可成;必欲强成,事将不祥。相反,如时机已到,而不顺时成事,则将反其受殃。是夺足予,皆需相时而定。现在时机未到,请王切勿过早行动。吴国迟早会属于您的。君王如果过早行动,事情就很难预料了。”

  越大夫逢同赞同范蠡的意见,他也劝阻勾践说:“国家刚发展起来,现在才殷实富足,如果我们整顿军备,吴国一定很害怕。吴国害怕了,我们越国的灾难也就来了。我们需要等待时机。现在吴国的军队正在讨伐齐国和晋国,又与楚国、越国结下仇怨。越国不如先好好结交齐国、亲楚、附晋,厚待吴国。正如凶猛的鸟袭击目标时,一定要隐藏它自己的形体。我们要先设法麻痹吴国的警惕,从长计议。”勾践说:“好吧,我听你们的。”

  过了一年,即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吴王夫差准备发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阻夫差说:“不行。我听说勾践吃饭时从来不超过两样菜,穿衣不穿两层华丽的衣服,而且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他如此隐忍,志在灭吴复仇。这个人不除去,就一定会成为我们吴国的祸根啊。越国是我们吴国的心腹大患;而齐国只不过是块石田,即使得到了也不能种植庄稼。希望大王还是放弃出兵齐国,先进攻越国的好。”吴王不听,发兵讨伐齐国,大败齐军于艾陵,还俘虏了齐国的高张和国夏。归国后吴王责怪伍子胥。伍子胥说:“不要太高兴了!”吴王发怒。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听到后制止了。

  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执政太骄傲了,可以试着向吴王借贷粮食,来测试一下他对越国的态度。”文种去吴国请求借粮,吴王想借给,伍子胥劝说不要借,吴王不听,还是借给了越国。越王暗自高兴。伍子胥说:“君王不听我的规劝,三年后,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太宰伯嚭听说了这话,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又怎能真心关心大王呢?大王以前打算攻伐齐国,他就竭力劝阻,结果大王获胜归来,他反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的。”后来伯嚭不断在吴王面前诽谤伍子胥。吴王开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完成使命,临回国前,他对随行的儿子说:“我已经预见到吴国的灭亡了。你回吴国没有好处。”于是他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只身回到了吴国。伍子胥因与夫差政见不合,多次进谏而引起夫差的不满,再加上太宰嚭的谗言诬陷,夫差早就不满伍子胥了。夫差得知伍子胥寄子敌国后,立即派人赐给他一把“属镂”剑,让他自杀。伍子胥大笑说:“我帮助你父亲称王称霸,又拥立你。你当初想要分半个吴国给我,我没有接受,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诛杀我,唉!你必定不能独自立国。”并告诉使者说:“我死后,请把我这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的东门,总有一天我可以看见越国大军从这里入城!”夫差对伍子胥恨及入骨,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抛在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之葬身鱼腹。伍子胥死后,夫差任用伯嚭执政,吴国的朝政于是愈加黑暗。

  于是勾践召见范蠡,问道:“去年我同你谋划伐吴的事,你说时机未到,不可以。现在吴王杀了伍子胥,荒淫玩乐而忘其百姓,扰乱农时,违逆天常,信任奸佞诽忧之人,而讨厌和疏远那些正直的辅佐大臣,致使圣贤之人隐而不出,忠正之臣灰心懈怠,一般的人则曲意逢迎以取容,忠耿之臣已遁,阿谀逢迎之臣更加得势了,再没有人批评不忠正的人和事,上下相蒙,苟且偷安。吴国已到了这个地步,你看可以发兵攻打,报仇雪耻了吧?”范蠡说:“吴王杀害忠良,逆节虽已萌生,吴国在人事方面,确实混乱已极。但综合天时地利等诸方面的情况看,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兴师,尚无必胜的把握。请王再等待些时吧。”于是勾践继续等待时机。

  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吴国遇到天灾,粮食吃光,百姓饥馑。勾践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召见范蠡商议伐吴。范蠡说:“上天灭吴的迹象已经出现了,但人事的机缘还没全到,大王姑且等待吧。”勾践闻言大怒,说道:“是按照道理本该这样再三等待呢,还是你在妄言欺骗我呢?我与你谈人事,你回答我天时还没到;现在天时已至,你又以人事机缘还没到来推诿,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范蠡回答说:“大王暂且不要见怪。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相参合,然后才能大功告成。现在吴国正遭蟹灾,百姓恐慌,他们君臣上下都知道国家资财不足,难以支持长久。这样吴国上下反而会同心协力,不怕牺牲地来抵御内忧外患,拼死支撑危局。我们若这时去攻打它,没有必胜的把握。大王您可以趁机进一步麻痹吴国,姑且到外面去驰骋射猎,但是不要过分沉迷于田猎;宫中可以暂且有些声色娱乐,但是不要沉湎忘返;您可以尽情和大夫们饮酒,但不要忘记国家的政事。这样,吴国君臣见越王无伐吴之心,他们将放松警惕,更加不修德行而骄奢淫逸,百姓也会被徭役拖得精疲力竭。等到老百姓财枯力竭,食不果腹而怨恨朝廷时,到这地步,才亓丁以替天行道,诛伐吴国,那时可望马到成功。”勾践只好继续等待时机。

  这一年正值越国丰收,勾践采用了文种的一条毒计,奉还吴国一万石蒸熟了的粮食。吴人见子粒肥大,以为越国土地肥沃,种子优良,遂尽做了种子,结果颗粒不收,终于酿成了大祸。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