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原为主。省会呼和浩特。从东往西具有从温带季风向内陆气候过渡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中国建立最早的自治区。

  地理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部边疆,内蒙古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国境线长4221千米。东接黑龙江、吉林、辽宁,南连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蒙古的地形大多是开阔的高原,包括内蒙古高原、阴山山地河套—土默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大兴安岭山地、西辽平原等6区,海拔3556米的贺兰山是境内的最高峰。内蒙古高原中部横亘着海拔1500米以上的阴山及其支脉大青山,它是中国内、外流域重要分界线。内蒙古现有人口2405万,分布着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气候特点

  内蒙古属中温带的大陆内部。水热条件均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差。西部热量虽多,降水稀少。气温自大兴安岭向东南和西南递增,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兴安岭山地和西辽河流域的南部山区,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上,山脊地带超过500毫米。而由此向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逐渐减少。

  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场、森林、稀土、铁、煤等资源均在国内占重要地位。草原牧场面移8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草牧场总面积的1/4;森林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一位;有色金属矿藏有40余种。区内生物地带性分布显著,呈东北向西南依次分布。荒漠草原分布在鄂尔多斯西部及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高原地区;漠钙土广布于阿拉善高原,额济纳河两岸有大片天然胡杨林。

  交通运输

  内蒙古已经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包括公路、航空的立体交通体系。公路里程约12.88万千米。铁路运营里程达6382余千米,主要干线包括京包线、包兰线、集通(辽)线、京通(辽)线。航空运输方面,以呼和浩特为中心,有通往省内外的多条航线。

  文化习俗

  内蒙古境内保留着传统的蒙古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各地的游客来这里观光。蒙古民族有通过祭敖包来进行祈祷活动的习俗。事实上,敖包即石堆。当地人通过在这里祈祷许愿,求得心灵上的安慰。而在表达祝愿和欢迎时,蒙古人会用丝制的哈达呈现自己的感情。哈达长度不一,有蓝、白、黄、绿、红等五色,其中蓝色为尊。

  “青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海拔高达1000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蒙古语是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又称“召城”。呼和浩特市是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蒙古族、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都在这里交融。独特美妙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古迹名胜,豪迈悠扬的蒙古音乐,精彩纷呈的蒙古式摔跤,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剽悍风格。

  “草原钢城”:包头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又称草原钢城。“包头”是蒙古语译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头市位于自治区境中部,黄河之滨,乌拉山与大青山前昆都仑河冲积扇上,距呼和浩特180千米,面积27768平方千米,人口210万。市府驻昆都仑区。包头市矿藏有铁、稀土、铌、黄金、煤等,其中稀土资源储量丰富。工业有钢铁、机械制造、制糖、纺织、电力、皮革加工等行业。

  昭君墓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省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人。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为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墓冢占地1.33公顷,高约33米。墓顶、墓前各建有小亭,墓旁还建有陈列馆,许多有关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均在这里展出,以供后人凭吊。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北邻俄罗斯,西和南与蒙古接壤,东连大兴安岭,形状酷似鸡冠,被誉为北国碧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故有此名。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成吉思汗陵园

  成吉思汗陵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新街镇的甘德尔敖包上,地处窟野河上游。古代为水草丰美之地。成吉思汗陵园长15千米,宽30千米。面积约225平方千米,四座蒙古包式的宏伟殿堂组成了陵寝的主体。正殿是祭祀活动的中心,一幅巨大的成吉思汗画像悬挂在正殿之中。在成吉思汗陵园每年举行四次祭奠活动,夏历三月二十一日为传统的祭奠日期,祭奠仪式相当隆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而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