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四章 清朝时期(三)

  义和团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侵略的深入,外国传教士的活动也越来越猖狂,他们与地方官吏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到处欺压人民,清政府又采取反动的“扶教抑民”政策,因此,各地反教会运动汹涌澎湃。这个时期受害最严重的是山东,甲午战争期间山东遭到日寇的蹂躏,战后德国强租胶州湾,英国强租威海卫。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1899年。终于在山东酿成大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山东、河南、直隶一带的“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组织,参加者主要是贫苦农民,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义和拳开始将打击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1899年,山东清平县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同年夏天。清政府改变了以往对义和拳围剿打击的政策,变为抚剿兼施。毓贤接任山东巡抚后,建议朝廷承认义和拳为合法民间团练,将义和拳正式改名为义和团。从此以后,义和团得到了合法承认,各地义和拳也先后改称义和团。毓贤对义和团的宽容招抚政策。使山东义和团很快扩展壮大,团众四处攻打教堂。驱逐教士,与同教士狼狈为奸的地方官员作对。1899年秋,山东省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率先举起了“兴清灭洋”的大旗。此后“顺清灭洋”、“保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口号都逐渐出现,后来大都统一为“扶清灭洋”。袁世凯任山东巡抚后,残酷地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山东义和团向北迁移。到1900年夏天,义和团在北京、天津地区迅速发展,东北、山西、内蒙、河南等地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六月下旬,八国联军向中国发起进攻,仓皇出逃的慈禧太后为了向洋人“求饶”,下令清剿义和团,义和团运动随之失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01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庇能(今马来西亚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和海外与东南各省的代表举行秘密会议。会议决定召集同盟会精英,发动广州起义。

  1911年1月,黄兴与赵声在香港成立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正副部长分别是黄兴和赵声,负责领导起义。除了分派革命党人前往长江流域联络革命团体响应外,并着手在广州设立办事、联络、藏军械以及制炸药的秘密据点30多处。并且发动广州新军、防营、巡警、南海与惠州等地会党参加起义。他们全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从而组织成一支800人的敢死队,并计划分10路向广州进攻。原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由于同盟会员温生才8日单独行动,枪杀广州将军孚琦,省城戒严,起义没能按原定时间发动。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建立起义指挥部,并决定将起义时间定在4月27日。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林时爽、方声洞、林觉民、朱执信等敢死队120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当时总督张鸣歧已经逃走。黄兴于是率众焚烧督署后冲杀出来,并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卫队发生十分激烈的巷战。他右手断两指依然坚持指挥,最终只剩下1人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

  这次起义因未广泛发动群众,加上陈炯明以及姚雨平没有率部及时响应,从而导致起义失败,参加起义的人大多数已经牺牲,其中包括林时爽、林觉民、方声洞、喻培伦等。事后,由善堂殓收72具烈士遗骸,合葬在广州城外东北郊红花岗。同盟会员潘达微认为“红花”虽艳,却不如“黄花”斗霜傲雪,觉得“黄花”之风骨更能表现烈士精神,遂改名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由此而来。

  康熙

  清圣祖康熙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八(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患天花去世,遗诏立8岁的玄烨为皇太子。遗命遏必隆、索尼、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臣辅政。然而,鳌拜自恃功高,结党营私,专擅朝政,严重扰乱了朝政。康熙亲政后,鳌拜仍握住大权不放。两人矛盾越来越深。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他以下棋为名诏鳌拜进殿。当鳌拜走进大殿时,众少年一下将鳌拜扑倒在地,捆绑起来。康熙当众宣布鳌拜的三十条罪状,禁锢终身。自此,16岁的康熙夺回大权。从此开始了他的宏图伟业。

  康熙十二(1673)年,康熙果断下令撤藩。吴三桂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尚可喜、耿精忠纷纷起兵响应。康熙十七(1678)年,康熙帝利用吴三桂进兵武汉划江而守的时机,数道反攻,迫使吴三桂转攻为守,节节后退。不久,吴三桂死去。其孙吴世瑶继续抵抗,康熙二十(1681)年,清军攻克昆明,吴世瑶自杀。至此,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康熙二十一(1682)年,康熙帝开始解决台湾问题。他派姚启圣、施琅为将,率重兵进攻台湾,对郑经采取军事进攻和政治劝降双管齐下,终于在次年八月,迫使郑氏投降。次年,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归福建省管辖。自此,向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台湾正式并入清朝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当清王朝内部酣战之时,沙皇俄国节节深入黑龙江流域,并盘踞雅克萨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康熙二十四(1682)年,清廷正式向沙俄侵略军发出通牒,并派出水陆援军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反击雅克萨沙俄军队。沙俄军队受到重创,俄军统帅托尔布津投降,清军允许托尔布津退往尼布楚。然而,战败的沙俄侵略军仍不甘心,同年冬,又返回雅克萨。康熙立即派萨布素率两千精兵猛烈还击,托尔布津被杀,八百人的俄军最后只剩了66人。沙俄再次请求谈判,并于康熙二十八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法律的形式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巩固了我国东北边防,捍卫了祖国神圣的领土。

  紧接着,康熙又平定了蒙古噶尔丹叛乱。这样,清朝对内蒙和外蒙的统治得到稳固,也为雍正和乾隆经营新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曹雪芹

  1715年前后,曹雪芹出生在南京显赫一时的贵族世家。曹雪芹的先祖原为汉人。后来加入满洲正白旗“包衣”,即内务府籍。曹家在康熙年间开始走向兴盛。幼年的曹雪芹过着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祖父曹寅能诗、词、戏曲,是当时的名士,又是有名的藏书家,给年幼的曹雪芹展现了一个广阔的知识海洋。

  曹寅死后,曹顒、曹颊相继世袭职位。康熙驾崩后,曹家被新皇党列为政敌。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为接连出错。以“行为不端”和“亏空”等罪名被雍正处于罢官、抄家的处罚。从此,曹家家道开始衰落,全家北返。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稍有复苏,但很快又在1738年卷入了皇室斗争的旋涡之中,从此一败涂地。

  大约40岁左右,曹雪芹移居到北京西山的一个小荒村里。由于他的傲岸不驯,他被开除了内务府籍,连一点微薄的生活补助也被切断了,生活更加困顿,只能靠朋友的接济和卖画为生。也是在这个时候,曹雪芹对社会上的黑暗与腐朽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反抗越来越强烈。于是,在“悼红轩”中开始了长达10年时间的《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他将自己所有的心血,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美好和落魄都融入到了《红楼梦》里。

  乾隆二十九年(1763年)秋,北京流行天花,曹雪芹唯一的儿子染病而亡。多年的辛酸和爱子的夭折让傲骨铮铮的曹雪芹一病不起,最后带着“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暝”的肝肠寸断的感慨在除夕之夜搁笔长逝了,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书稿,让后世无从品评。

  尽管曹雪芹的《红楼梦》只写到了前八十回,但就其博大深刻的思想性和精致完美的艺术性都将这部旷世奇作推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在思想上,他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封建的腐朽统治做了无情地鞭鞑。

  曾国藩

  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今湖南双峰)的一个地主家庭,祖辈务农,生活颇为富裕。曾国藩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他6岁进私塾读书,8岁便能读八股文,诵读《五经》,14岁时就已熟读《周礼》、《史记》等,21岁便考中了秀才。

  1838年,28岁的曾国藩终于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仕途十年,他一步一步从翰林院庶吉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逐渐从七品升到二品,可谓官运亨通。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声势浩大。对清朝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曾国藩仿效明朝戚继光,建立了一支以湖南人为主体的地方武装力量——湘军,包括陆军13营、水师10营,加上勤杂人员共1.7万余人的湘军,担负起了剿灭太平天国的重任。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今南京),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了。曾国藩也为此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衔,又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谓权倾一时。

  曾国藩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对大清乃至今日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他是中国洋务运动的最早发起者之一,被人称作“洋务之父”、“近代化之父”。

  曾国藩毕生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至高精神境界,他以一个书生从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报国的伟大愿望,在大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刻,力挽狂澜,让清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尽管后世因为曾国藩曾犯下了一些不可饶恕的罪过,而对他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讲。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世代以耕读为业。道光二十四年(1844),李鸿章中安徽乡榜,1847年,中进士,受翰林院庶吉士。

  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领导太平军起义,攻陷武汉。咸丰三年(1853),李鸿章奉命与吕贤基回籍练乡勇,随后,他加入到曾国藩的幕府办事。曾国藩大力支持李鸿章编练淮军,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升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最终形成淮军军阀。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继任曾国藩的直隶总督的职务,又兼任北洋大臣,掌握了大清的外交、政治、经济大权长达30年之久,是晚清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并曾多次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进行议和。

  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病逝。死后,清政府将其晋封为一等侯爵,谥文忠。

  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其是非功过。可谓毁誉参半。前期的李鸿章残忍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他的顶戴花翎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到了后期,李鸿章越发位高权重,成了主宰全国政局的关键人物。因此,评价其是非功过也应以后期为主。在后期,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影响集中反映在了两件事上。一是兴办洋务,筹办海军;一是办理外交,力撑危局。

  李鸿章从“求强……求富”的目的出发,兴办洋务,开启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大门。同时对西方科学文明的传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他对帝国主义列强一味退让,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作为中国洋务运动的先驱,对外交往的奠基者,李鸿章的一生在生前死后都备受争议。

  胡雪岩

  胡雪岩是清末“富比陶白”、名震天下的商界大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官商。

  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杭州一个普通人家。胡雪岩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无以为计。1835年,作为长子的胡雪岩经亲戚推荐,来到杭州“信和”钱庄当了一名学徒工。

  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雪岩结识了王有龄,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王有龄想到京城捐个官做,但却苦于没钱。胡雪岩为了义气,偷偷地将钱庄里的500两银子借给了王有龄。

  后来,王有龄坐上了浙江巡抚的宝座。他不但将500两银子加上利息还给了胡雪岩,还帮胡雪岩创办了自己的钱庄——阜康钱庄。1861年,太平军攻战杭州。次年,任浙江巡抚的王有龄自尽。王有龄死后,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当时的浙江粮饷短缺,左宗棠欲进攻太平军,但却苦于军需供应不上。而胡雪岩在这时却帮了左宗棠的忙。

  有了充足的军饷。左宗棠很快便率军攻下杭州。然后,左宗棠又委任胡雪岩管理赈灾局、设立粥厂、难民局、善堂、医药局等,胡雪岩都干得非常出色,很快使浙江的经济得到了稳定,他自己也捞了不少好处。

  后来,胡雪岩被清廷赐予“二品官衔,顶戴红珊瑚,赏穿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的殊荣,成为晚清唯一的“红顶商人”。功成名就后,他为百姓做了许多义举,被人们称为“胡大善人”。

  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用去了2000万两白银囤积了国内所有蚕丝,企图垄断丝业贸易,但此举也造成了商业帝国资金的严重短缺。此时,无利可图的外商联合起来。拒收中国蚕丝。而海关海运全部为外国人操纵,致使胡雪岩不得不将蚕丝低价出售,亏损1000万两。消息传开后,各地官僚竞相提款。到1883年,全国的阜康钱庄全部破产倒闭。

  一生辉煌,顷刻间灰飞烟灭。胡雪岩坦然接受了失败。随后,他遣散了所有的姬妾家丁,与患难与共的妻子度过了最后的时光,于1885年抑郁而终。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