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班智达衮噶坚赞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领袖,1182年出生于后藏著名的昆氏家族中,原史贝丹敦珠。在昆氏家族中,如果有兄弟数人,必有人出家为僧。贝丹敦珠也依从传统,自幼就向伯价父、萨迦派高僧扎巴坚赞学习佛法,并取法名衮噶坚赞。
衮噶坚赞18岁那年,追随入藏的印度那烂陀寺座主释迦师利及其弟子学习。在此期间,他广泛涉猎各种佛学经典,对包括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方明在内的大五明,和包括诗词、韵律、歌舞、修辞、星算在内的小五明都有相当深厚的修养。按照印度的习惯,人们将通达五明者尊称为班智达,因此衮噶坚赞赢得了萨迦班智达的称号,简称为萨班。
萨班广泛学习显、密教法,声誉日隆。有6名不信佛教的印度人闻讯后十分不服,要求与萨班晤面辩论。萨班与这6名印度人在济咙地方会见,双方激烈辩论了13天,最后这6名印度人深感自己的水平的确不如萨班,全都削发为僧,作了萨班的弟子。从此萨班名声大噪,传遍藏区。1216年,萨班接管了萨迦寺,成为萨迦派的领袖。
就是在这个时期,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依靠武力向四周扩张。1239年,蒙古王子阔端派大将多达那波率领军队向西藏发动了进攻。军队一直攻打到热振寺与杰拉康之间的达垅寺,造成了很大破坏,不仅著名的热振寺被焚毁,还有500多名僧俗人众被杀死。蒙古军队向西藏进军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西藏找到一名代表人物,前来商讨西藏如何归顺蒙古的大事。多达那波不久便班师回营。他在给阔端的信中正确分析了当时西藏的情况,阔端据此向萨班发出邀请,让他到凉州会晤共商大计。
多达那波在西藏地区的军事行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西藏的大多数领主都意识到用武力抵抗蒙古军队是徒劳无益的。在此危急之秋,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萨班身上。萨班当时已届63岁高龄,从萨迦到凉州,面对的是荒无人烟的羌塘草原和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但是为西藏民众免受战火涂炭,萨班带着两个年幼的侄子毅然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在藏史籍中,描绘了萨班如何秉承自我牺牲的精神把佛教的光辉带到了蒙古人中间。还记录了萨班如何神奇地为阔端治愈疾病,并引导他善待佛教。但无论如何,萨班此行的目的并不是为传播佛教,而是商讨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
1247年,萨班和阔端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在取得一致意见后,由萨班写了一封致西藏各僧俗领袖的公开信,这就是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在信中,萨班首先叙述他到凉州后如何受到阔端的优待,劝告西藏各地领主归顺蒙古。萨班的这封信措辞风趣,教给藏族人如何应酬蒙古官员,还开列出蒙古人喜爱的贡品种类等等。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萨班与阔端的谈判确定了如下前提:西藏是蒙古汗国的属地,西藏的官员与百姓都是蒙古大汗的臣民,换句话说,西藏地区从这时开始并入了中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萨班也为萨迦派取得了在西藏地区政治、宗教领袖的地位。
萨班此后一直住在凉州,阔端在此地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幻化寺,供他传教弘法,萨迦寺则由他的弟子代为主持。相传他在凉州传法时影响极大,他讲经时,需要有四个翻译把他所说的话翻译成蒙古语、畏吾语、汉语和当地的藏语,可以想象规模之大。
1251年,萨班病逝于凉州。
萨班不仅为祖国的统一作出过卓越贡献,也有诸多著作流传于世。他的著述有19种,最著名的有三部:《三律仪论》、《正理藏论》、《萨迦格言》。前两部是佛学著作,是后世萨迦派信徒的必读书目。《萨迦格言》是一部以藏族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格言体裁写成的一部分,以封建伦理和处世艺术为内容,流传十分广泛,对西藏地区人们的社会思想和文学形式等多方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