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1906年12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一个蒙古族农民家庭。当时由于“庚子陪款”未了,清政府国库空虚,把危机转嫁到人民身上,在内蒙推行“移民实边”政策,大量开垦边疆草场、牧场,搜刮钱财,许多蒙古族牧民被迫弃牧经农,生活极端贫困。乌兰夫诞生后,便饱经了少数民族被掠夺、受压迫的苦难。
乌兰夫自幼勤奋好学,6岁开始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读书,12岁在私塾时便读完《四书》、《五经》。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乌兰夫考入归绥土默特旗高等小学校,他学习刻苦,努力掌握文化知识,准备为改变蒙古族落后的状态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土默特高等小学校,他接触到了《向导》、《新青年》等革命进步刊物,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他参加了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的大游行,他还发表演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罪行,唤起归绥各族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觉悟。这些斗争,使乌兰夫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了初步的锻炼,向新的革命征途迈出了第一步。
1923年暑期,乌兰夫从归绥土默特旗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入学不久,他参加了土默特旗各阶层人民反对北洋军阀政府以清丈土地为名,大量掠夺内蒙人民土地的斗争。他和同学们随土默特请愿团一起,到北洋军阀政府蒙藏院请愿,并奔走于北京各大院校,呼吁各校声援土默特旗代表团的正义行动,揭露北洋军阀的罪行。此次请愿活动虽然没有取得结果,但乌兰夫作为蒙古族杰出的青年,开始在风起云涌的北京政治舞台崭露头角。
蒙藏学校蒙古族学生的斗争,北洋军阀政府十分惧怕,为压制学生就范,下令取消了学生的官责,乌兰夫和他的同学们面临着失学的困境。乌兰夫开始领导同学掀起了一场恢复官责的斗争,他们到蒙藏院总裁贡率诺尔布王爷处进行“说理”斗争,后又赶走了北洋军阀政府新派的校长,恢复官责的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
蒙藏学校的学生斗争,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党组织的极大关注。1923年冬,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同志先后到蒙藏学校,向乌兰夫等一些进步青年介绍进步书刊,用举办报告会和个别谈心的形式,宣传马列主义。是年冬,乌兰夫参加了学习中共北京地区党组织举办的马列主义研究小组,聆听了李大钊等人的教导。
1923年底,乌兰夫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的民族解放道路,成为蒙古族第一代觉醒的“反叛”青年之一。
1925年,他与多松年、奎壁一起创办了蒙古族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揭露军阀、王公的罪恶。1925年6月,他受中共党组织委派回到归绥,领导了归绥地区声援上海“五卅惨案”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9月,乌兰夫同志经多松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乌兰夫以在京蒙古族学生身份到张家口,出席内蒙古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乌兰夫便被中央北方区委选派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5年10月下旬,他与多松年、云润等从北京到上海,与张闻天、王稼祥、伍修权等300人从上海港秘密登上运煤船,驶往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后转乘火车,沿西伯利亚至莫斯科。乌兰夫在莫斯科留学期间,还进入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
1927年夏,乌兰夫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乌兰夫作为大会工作人员,参与了会议文件的翻译工作。
1929年6月,经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瞿秋白批准,乌兰夫取道蒙古人民共和国回国。在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期间,经第三国际驻蒙古代表阿草嘎耶夫的帮助,组建了中国共产党西蒙工作委员会三人小组,乌兰夫先后担任组织委员。
1931年8月,中共西北特委书记王若飞同志到达包头。在王若飞的领导下,乌兰夫发动群众,开展民族工作,选送蒙古族进步者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党校学习。
1936年2月21日,德王投降了日寇,他秘密组织了百灵庙军事暴动,打响了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1937年冬,根据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新的形势的需要,乌兰夫协助傅作义将军组建了蒙族保安旅,他担任该旅的政治处代理副主任、二科科长。“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向绥远地区推进,蒙旗保安旅改编为蒙旗独立旅,开赴归绥前线,与友军一起与日寇展开了英勇的战斗。乌兰夫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苦战三昼夜,重创敌军后,主动撤出战斗,向包头转移。日军占领归绥、包头后,乌兰夫、白海风带领蒙旗独立旅渡过黄河,南下依克昭盟,凭借黄河天险抗击日寇。
1938年5月,乌兰夫根据毛主席的通知,赴延安汇报工作。乌兰夫回到部队后,向部队转达了毛主席关于“蒙古民族只有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驱除日寇,解放中华民族,才能取得蒙古民族的统一和解放”的指示,随即将白海风部队开赴伊克昭盟的查克图,在这里他们根据国民政府的要求,蒙旗独立旅扩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从1939年至1941年间,乌兰夫率新编第三师多次击退日伪军向伊克昭盟的进攻,守卫着驻防地黄河沿岸,保卫了陕甘宁地区的北大门。
1940年,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党中央调乌兰夫同志到延安工作。在延安,乌兰夫先后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为革命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1945年4月23日,乌兰夫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抗战胜利后,乌兰夫出任绥蒙政府主席、晋察冀边区中央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等职。1945年10月,伪蒙疆法院院长补英达责在苏尼特右旗成立所谓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乌兰夫奉党中央指示,带领工作队,赴苏尼特右旗,揭露了少数人企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果断地取消了这个所谓的“临时政府”。1946年初,乌兰夫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到承德,与东蒙自治政府代表团谈判关于东西蒙地区的统一问题。在会议期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以雄才大略和高超的斗争艺术,终于使谈判取得圆满成功。通过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四·三会议”决议,决定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1947年成功地主持了“五一大会”,胜利地宣告了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
1947-1949年期间,乌兰夫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内蒙古共产党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建国后,乌兰夫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文化大革命期间,乌兰夫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乌兰夫先后出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等职务,亲自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健全民主和法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8年12月8日,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2岁。
right(刘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