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五指山区是黎族和苗族人民世代聚居的地方,在那美丽的海岛上,在那巍巍的五指山,人们一直传诵着一位英雄的名字——王国兴。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海南人民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沙起义;是他找到了共产党,为黎族人民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也是他一心跟党走,解放以后为党和国家、为海南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国兴同志于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在海南岛五指山区现今琼中县(原属白沙县)红毛峒番响村出生,原名王女不兴。其父是黎族峒长、大总管王政和。黎族峒长、总管大都是世袭的,虽有职有权,却无俸禄,平时,有事管事无事则耕田,并且同广大黎胞一样居住在茅草房里。因此王国兴虽出生于峒长之家,却毫无骄奢之气。他11岁下田,15岁已是农田能手,又是一名好猎手。由于是长子,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护全家的生活。沉重的劳动锻炼了他刻苦耐劳的性格,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善于思考的习惯,而且他比之自己那些囿于山区生活的同龄人见识要广得多。
王国兴的青年时代,正值中国大陆军阀混战以及国民党推行反动统治的年代,海南虽偏处一岛,仍未逃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王国兴的父亲由于不愿意帮着国民党欺压自己的同胞,于1935年以“抗丁抗税”的罪名被逮捕。狱中三年备受折磨,回家不到半年即去世,王国兴的母亲伤心过度,不几天也病故。父母双亡的沉重打击、国民党对黎族同胞的残酷压迫,使王国兴对国民党的仇恨与日俱增,就像地心的岩浆在悄悄地沸腾汇集,终将有一日喷薄而出,势难阻挡。
王政和去世后,国民党另委他人继任红毛乡乡长。又诬蔑王国兴“反叛”,王国兴不得不只身逃入深山老林藏匿达一年之久。后迫于乡亲们的压力、王国兴的威望,国民党白沙县政府才重新委任王国兴为乡长。此时已是40年代初期,正是日寇的铁蹄践踏海南之时,而国民党却实行不抵抗政策,龟缩五指山,加紧鱼肉黎族苗族同胞,其横征暴敛极其凶狠,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无耻宣称“国难当头,官吃主粮,民吃杂粮;官吃杂粮,民吃野菜”。又逼着黎胞苗胞服苦役,动辄拳打脚踢,折磨致死。许多人含着泪水出门去服役,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迈出家门是否还能生还?更有甚者,这些毫无人性的家伙还以割黎、苗族同胞的头颅取乐,集体屠杀事件也时有发生,黎苗大多数上层人士同样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人民怒愤难耐,正当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又在五指山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五·一三”大屠杀事件。他们把苗胞骗到中平、南茂和加略三地集中,施行集体屠杀,这次惨案被害者近2000人,并把苗胞剖腹取胆,穿在竹竿上晒干,声称苗人胆可治百病,以10元一个出卖,其暴戾恣肆令人发指。
黎、苗同胞世代相处,共居五指山,他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共同的命运。“五·一三”事件是一次血的教训,它使黎族同胞清醒地意识到国民党反动派既可以加害苗人,也一定不会放过黎人,与其坐以待毙,勿宁抗争而死。作为黎族头人的王国兴决定带领黎族同胞拿起武器起来斗争,拚出一条生路。经过一番秘密和紧张的筹备,大家决定于1943年7月20日举行全县总暴动,由王国兴担任全县起义总指挥。但是由于情况有变,起义风声泄露,白沙、细水、元门等地的黎苗同胞提前起义,于7月12日率先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起义者们终于举起了他们的旗帜。敌人获悉此讯,立即于16日逮捕了王国兴等领导人并下令枪毙,但是愤怒的群众又把王国兴救了出来。17日凌晨,白沙全县的起义正式展开,自7月12日至26日,是白沙起义的高潮。这次起义的浪潮不仅席卷整个白沙,并且震撼了整个五指山区,在起义者们的勇敢战斗下,白沙守敌非死即逃,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历时半个月的战斗以后,白沙全县已经找不到国民党的一兵一卒,白沙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此后一个多月,国民党胆颤心惊,偃旗息鼓,不敢向白沙靠近一步。然而敌人毕竟是凶残的。他们经过一个多月的阴谋策划,重新集结兵力,开始血腥镇压白沙起义。由于敌强我弱,又缺乏正规武器和军事常识,起义队伍伤亡惨重,各乡首领都带着一部分队伍躲进了附近的深山密林,王国兴也带领一部分起义者撤到山高林密的鹦歌岭坚持斗争,由于敌人严密封锁,他们断绝了同山下的一切联系,不久即陷入绝境。当时已是八九月天气,正值海南的雨季,他们赤裸身体无遮无盖,蚊虫、山蚂蟥、风雨、瘴气使不少人染上疾病,更为严重的是饥饿的折磨,使多数人已瘫倒在地,这支队伍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出路在哪里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红军。当时在海南岛上活动的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纵队长是冯白驹同志。但因为处在日寇和国民党夹击之下,因此部队机关流动性很大,王国兴派人几次寻找,历经艰难险阻,才终于在1943年冬天找到了“父母党”和“父母军”(黎族人民对共产党和琼崖崖纵队的尊称),从此黎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琼崖特委一经了解到白沙起义的详情和起义者的现状,立即给予高度重视,组织成立了黎民工作委员会前往鹦歌岭专门加强对起义队伍的领导,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开展斗争,后由于形势险恶,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王国兴迫于无奈,只得带着十分疲惫的队伍冲出敌人的重围,来到琼崖纵队驻地,见到了琼崖特委书记、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同志,于是一支以黎族起义战士为核心的新的战斗队伍——白保乐人民解放团建立起来(白指白沙,保指保亭,乐指乐东),王国兴被任命为团长。他又回到五指山区,率领解放团机智巧妙地打击敌人,配合琼崖纵队开辟了纵横1000多平方公里的白沙革命根据地。1945年8月8日,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布成立,王国兴被委任为副县长。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海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然而还没等他们平静下来,国民党又发动了内战,派出了全副美式装备的四十六军到海南,把海南各族人民又投入了内战的火海,白沙民主政权也面临危难。在此严重时刻,王国兴仍一如既往,对革命毫不动摇,领导黎族人民坚持战斗,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与黎胞共度了最艰难的一段岁月,终于等到了主力部队的到来,并积极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白保乐的残敌,在白沙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为保证海南全岛的解放做了战略上的准备。1949年夏,全国已解放在即,而海南还处于解放前夜,正在这时,王国兴受党中央邀请,前往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员会委员。党组织指示他等海南解放以后再回去。1950年5月1日,海南终于解放了。王国兴带着党和国家给他的荣誉,带着党中央对黎苗同胞的关怀,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海南,并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长,继续带领海南人民共建家乡。1935年5月20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批准王国兴同志入党,并且不要候补期,这是党对王国兴同志忠诚革命事业的最确切的肯定。
正当王国兴同志欢欣鼓舞想大干一番事业之时,极左路线抬头,王国兴先受到批判,后又被诬陷,卷入所谓以王国兴为总后台、以他的大儿子为总团长兼政委的“民族分裂主义集团”(即所谓“民族造反兵团”)假案,被捕入狱受到残酷迫害,直至1970年才改为监护劳动出狱,其后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直至1975年1月7日因患癌症在海口市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对儿女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黎族人民的解放,你们要相信党,要团结汉族干部,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治州建设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州党委为王国兴同志平反昭雪,王国兴生前最大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王国兴,这位黎族人民的领头人、白沙起义的领导者、海南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始终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无限热爱党和毛主席,无限忠诚于党和革命事业,不愧是党的好战士,是黎族人民的好总管。在琼崖人民革命的光荣史册里会永远记载着这位杰出的黎族人民领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