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继承他人死亡后所遗留的财产的权利,前者称为继承人,后者称为被继承人。财产继承权实际上是财产所有权的继续,由于公民死亡后不可能对自己的财产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因此自然也就失去了财产所有权,必须由继承人取得财产所有权,才能继续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但是,财产继承权必须是在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的法律事实的前提下才能实际享有。
2.无主财产。无主财产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财产。无主财产归国家所有。《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归还。”
3.财产共有权。财产共有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公民、法人)依法对同一财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财产共有权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①财产共有权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财产共有权的主体称为共有财产的共有人。②共有与公有不同。公有财产在我国是指全民所有的国家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享有这种财产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或劳动群众集体组织。国家的公民或集体组织的劳动者都不能成为公有财产的主体,个人不能要求分割公有财产。③对财产共有权的行使与共有财产的分割,一般是要经过共有人协商一致后进行。
共有可以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大类。
(1)按份共有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同一财产按照份额享有所有权。按份共有作为共有的一种形式,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按份共有人应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这里所说的份额指的是按份共有人在按份共有财产关系中分享权利分担义务的比例。这种比例既可以依照法律规定,也可以按照按份共有人之间事先通过的协议来约定,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对于按份共有财产的处分,须经按份共有人协商,意见一致才能进行。二是按份共有的每一个共有人都有权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同等的条件下,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2)共同共有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共同共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共同共有人对其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同等地承担义务。2.共同共有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共同关系而发生的,例如在夫妻关系中,共有人不仅在财产上互相联系,而且相互之间有人身关系。因此,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得划分财产的份额,只有在解除共同共有关系时(如离婚),才能由共有人协商确定各自的份额。3.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以外,必须经全体共有人同意。
4.相邻关系《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不动产相邻关系主要是指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之间,因行使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的物,如土地、房屋等。)民法设立不动产相邻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邻里之间平等互让、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