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对这一过程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一种抗原能够刺激产生一种特异的抗体?我们知道,外界入侵物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果每一种入侵物质都诱导一种抗体,那么抗体也是无限多样的,而抗体作为蛋白质,它是由DNA决定的。这么说DNA也是无限多样的,变化不定。这与DNA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是矛盾的。
于是,我们可能有两种解释。
A:一种抗原存在许多种可能的空间结构,犹如一种睡姿的天使有多种舞姿状态,一种抗原进入时,抗体立即产生一种能与抗体结合的空间结构。这就好像是抗原诱导抗体的形成。
B:抗体种类多少在体内早已存在。一个免疫细胞产生一种抗体,人体免疫细胞是很多的,所以抗体种类也很多。但是每一种抗体的数量都不多,当抗原进入时能刺激其中一种细胞大量分裂,从而产生大量抗体投入悲壮的免疫战斗。
解释A是泡林1940年提出来的,而解释B是伯内特和杰尼50年代提出来的。前者叫做指令理论,是抗原指令特异抗体形成;后者叫选择理论,是抗原选择一种特异抗体在数量上增殖。
如何来验证它们呢?首先让我们根据两种解释作出逻辑的演绎。如果是解释A,那么抗原不存在就不会产生抗体;
如果是解释B,那么即使抗原不存在也会产生抗体,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现在开始设计实验。让我们从体内单独取出一个淋巴细胞,让它在体外培养基上大量分裂,这一点早在70年代就可以做到了。这一群细胞叫细胞株,因为这些细胞是无性繁殖,就像植物植株可以无性繁殖一样。细胞株是由一个淋巴细胞繁殖而来,如果能产生抗体也只有一种抗体;而且,因为是一群细胞,抗体的数量比一个细胞会多得多,便可以收集起来验证。
这项实验的难点是:B细胞是分化细胞,置于培养基上可能根本不分裂或分裂速度很慢。我们可能立即想到癌细胞;如果有B细胞的癌细胞,我们就可很快得到这样的细胞株,实际实验正是这样。
1975年,米尔斯坦和科勒设计了上述不太复杂的实验,
并验证了解释B,他们因此而获得了198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们的这项技术现在被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意思是选择一个细胞繁殖而产生一种抗体,“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思是选殖,港台书刊译为“单选殖技术”。1984年,王身立教授在《自然杂志》撰文“单克隆技术发明者应获诺贝尔奖”。单克隆技术获奖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单克隆技术并不意味分子免疫学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
恰恰相反,它只是分子免疫学的开端,现在,分子免疫学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