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车驾称为銮驾。銮驾有大驾、小驾、法驾之分,它们各有不同的用途,数量也各不相同,并由不同官员来执驭。这均可见于文字记载。至于实物,过去很少见到过。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秦陵青铜车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风采。
震惊世界的秦兵马俑出土后,考古探查工作仍在不断进行。1980年12月,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从这里传出:秦陵发现了青铜车马!它位于秦陵墓冢西侧的一个陪葬坑内。这个陪葬坑有五条通道,分别置放着木车马或青铜车马。这次发掘出的铜车马便是其中的一组。这组铜车马共有二乘,前面的青铜车称作高车或立车,也叫戎车。车舆前挂一铜弩机,车舆左角的长方形箭中装有弩矢,车的左骑内有一个盾袋,内装一面铜盾。车舆中立一圆形铜伞。铜铸的驭官头戴冠,穿长襦,挎长剑,站立车中,双手执驭。车前驷马,蹄欲奔,后面的铜车称作安车,或叫。它也是单辕驷马,只是长方形车舆较宽大,上面有一椭圆形车盖。车厢两侧有窗,车门在后。
这两辆铜车马一前一后,合为一组。它们的大小相当于真实车马的一半。按照汉代蔡邕在《独断》中的说法,这组铜车马属于帝王法驾的五色立车和五色安车,被称为“五时副车”,也就是銮驾队伍中帝王乘舆的随驾车辆。始皇帝二十九年(统前218年),张良在河南阳武行刺始皇帝。当始皇帝车队过境时,他们用大铁柱远远投向车队。结果“误中副车”,行刺未成。当时使用的副车当是这类车子。这些陪葬的铜车马是地上王国的帝王乘舆制度在地下王国的形象体现。
这组铜车马的惊人之处,在于形体高大,制作精美。两车长达5米多、宽近2米,高2米,重2吨多,这样大的青铜器,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因而被学术界称为“青铜之冠”。古代匠师将铸造、焊接、镶嵌、嵌铸以及子母扣、开合口等机械制造连接技术综合运用。制成了这两乘完整的铜车马。其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马络头是用金管、银管套接的,至今灵活如初。铜车在表面以彩绘装饰成仿衣被形状。即在车舆四周、车盖、伞盖上,用朱砂、桔红、兰、天兰、绿、白等颜料,堆绘成夔纹,流云纹,方格纹,菱形纹等花纹图案,不但色彩艳丽,且具有浅浮雕的效果,表明车是用丝织品作饰物的,显得雍容华贵,美观气魄。这样豪华富丽的车驾,难怪能惊动当时的两位名人的欣羡和凯觎。刘邦惊呼:“大丈夫当如是乎!”项羽则豪迈地说:“彼可取而代也”!同时令人联想起秦始皇以铁腕统一中国以后,五次出巡,驰骋万里,射鱼交于东海,封禅于泰山的故事。
秦陵青铜车马将两千多年前冶铸工艺与彩绘、雕塑完美的融为一体,给人以多方面的知识和启示,确为稀世之珍。现藏于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