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盛夏,在我国四川成都市东北的广汉县三星堆村,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不迳走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两座三千年前古蜀人祭祀坑内,70多件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大型青铜铸造的人像,包括全身立像、人头像、人面像重见了天日。此外,还有黄金面罩、青铜器、玉器等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明显依先后次序埋入坑内,因而考古学家们相信它们是一次祭祀活动的遗存。与真人等大的青铜雕像,在我国田野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而且出土数量又是如此之多,确属轰动海内外的考古发现。
在出土的多种人像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尊立式全身雕像。这不仅因为它是唯一的一尊完整无损的全身雕像,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以往难以想象的古蜀人的真实形象——容颜状貌,穿戴服饰等实物形象,对研究古代巴蜀人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这尊如同现代伟人式的青铜塑像,赤足站立在方锥形基座上,通高达262厘米。雕像自身高165.5厘米,头戴一顶高17.7厘米的帽子。把雕象铸得与真人大小,无疑包含有某种意义,而且其各部位又契合人的比例,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或许他正是按照某个古蜀人的具体模样塑造的。若果真如此,则该模特必定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站立在这尊“伟人像”前,不难发现他的非凡气度。那端庄肃穆的神态,沉着专注的表情,分明是在行使他的神圣职责,进行着某项严肃隆重的祭祀活动。他头上戴着花瓣状的华冠,双手平举胸前,呈上下相对的持物姿势,由于所持的器物已失落,所以手掌就成了空握着的圆环状,以致双手显得尤为硕大,给人以极度夸张的感觉。雕像体型瘦长,身着窄袖紧身鸡心领长袍,使得外露的脖子格外细长。长袍左衽,长及膝下,下摆前面平齐,后面呈燕尾形。裸露的小腿各佩戴一表面饰方格纹的脚镯。长袍上部缀有一方格纹的饰带,一端结于袍服左侧后背上部,然后由左腋下向前穿出,斜上绕向右肩至后背上部与左侧结带的部位相对应,又扣结于袍服上。长袍上还饰有精致华美的纹样:前襟左侧为两组龙纹,右侧为回纹,下方一组变体兽面纹下又饰两组并列的倒三角纹;后襟的纹饰与前襟完全相同。袍服的纹饰如此繁缛精美,反映了雕像不同寻常的身份。
“左衽”,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服装的一个显著特征,与中原黄河流域华夏族的“右衽”相区别。四川在古代为巴蜀国。考古学家通过对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研究和周围地区的调查勘察,认为在广汉三星堆周围方圆六平方公里内,很可能是早期蜀国的一个重要都邑所在地。而这尊雕像象征的应是古蜀人的一位巫师之长。在上古时代,作为政治领袖的王,同时又是掌握着祭祀卜筮大权的巫饰之长。所以,这尊雕象可能也是古蜀国某一代王的形象。
广汉出土的这尊青铜雕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青铜铸像。在我国,史籍记载以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为最早。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咸阳销毁列国兵器,铸十二金(铜)人。广汉青铜雕像比这无一流传的十二金人早了近千年。在国外,埃及曾发现过铜像,那是1897年在邦拉扎域出土的古埃及第六王朝(距今约4300年)国王沛比一世和他的儿子王子梅连拉的铜像,前者高约175厘米,后者高仅70多厘米,但它们还不是青铜制品,也不是铸造的,而是用纯铜以原始的分段打造法制成后,固定在木心上的。在希腊出土过希腊化时代(公元前四到一世纪)与真人大小相当的青铜形象,如有名的德尔菲御者铜像,宙斯或波塞顿铜像等,但在时间上均比广汉雕像晚四、五百年以上。广汉古蜀人雕像的出土,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都独具意义。这是迄今所见中国青铜时代的雕像之王,它使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在西南蜀地放射出异彩。三星堆青铜人立像现藏于三星堆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