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以下简称“玉禹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途最远、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刻最精、器型最巨的玉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两百多年来,它一直高高伫立在北京紫禁城内乐寿堂,展示着它那看不尽道不完的迷人风姿,诉说着自己神奇般的进宫历程。

  “玉禹山”描述的是千古流传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载,它是根据清内府所藏宋代或宋代以前的《大禹治水图》画轴临仿而成。夏禹是久传民间的圣王,大禹治水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伟大功绩。他那不畏艰难,改造山河的博大胸怀,给中华民族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玉禹山”是在乾隆皇帝亲自筹划下雕琢而成的。乾隆为显示自己法先王圣迹之隆,将大禹治水这一不朽题材雕刻在价值连城的巨玉上,以博千古之名。正如他在诗中所云:“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玉禹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达5300多公斤,底座为60厘米高的嵌金丝褐色铜铸座。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置,更显得雍容华贵,相得益彰。

  通体圆雕的“玉禹山”卓立如峰,重山叠嶂,流泉飞瀑,遍山古木苍松,洞穴深秘。在山的背面上端刻着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名匠永泰镌刻的两行大字:“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下面是乾隆的御制诗及其自注文,记述了玉料来源及制作动机。诗文下刻有“八微耄念之宝”方印。在山的前三面,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其中有峻险的山岩、峥嵘的峭壁、飞流的瀑布、参天的苍松。在这险峻的山岩峭壁上,聚集着成群结队,凿山导水的劳动大军。他们有的正锤钎凿石,有的用镐刨砂砾,有的用简单的杠杆机械提石打柱,还有一人抡大锤,一人扶长钎的场景,再现了大禹率领百万民众,改造山河的壮阔历史画面。耐人寻味的是,在山巅浮云处,还雕着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场面虽不大,但强烈地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想借助于天宫中雷公的威力开山引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山的正面钤刻乾隆皇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方印。

  “玉禹山”系用最名贵的密勒塔山玉雕琢而成。密勒塔山远在新疆和田一带,那里是中国玉矿蕴量最富的地区。清代乾隆朝没有火车、汽车,更谈不上空中运输。如此重大的巨型玉料是如何运到京城的呢?据记载,运输数千公斤的大玉料,需要制作轴长十多米的特大专车,车上有铜制的角状扶把,前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要上千名役夫扶把推运,每天行程不足十公里。若按此日速计算,和田至京师相距近万公里,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运抵北京。

  玉料运到北京后,先由宫内造办处画工根据稿本设计出图样,按玉山形状,拟稿四幅,随后又制成蜡样,呈示乾隆帝,随即发运江苏扬州。因扬州天气较热,恐日久蜡样熔化,经乾隆允许,照蜡样再刻成木样。当时宫内制玉高手都参与了这一巨大工程的设计。抵场后,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苏扬玉雕匠师施工。乾隆五十二年(1878),“玉禹山”运回北京,择地安设,刻字钤印,又颇费周折,次年才大功告成。这样,“玉禹山”从设计、运输、雕琢到安置,共花了八年时间,如若加上玉料的运输时间,共费十余年。

  “玉禹山”工程浩大,花时费工。参与这一工程的人有成千上万,相当于一个人用四百年时间制成。雕凿时耗费白银一万五千余两。“玉禹山”的雕成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壮举,在无数能工巧匠的合作下,这一清二白的密勒山巨玉,终于被刻写成了一部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壮丽史书。

  §§第三章 陶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