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形形色色的奸臣

  奸臣是与贤臣相对而言的。奸臣是指一切大权在握,却品质败坏、尽干坏事的大臣。奸臣的种类也很多,有的热衷于诱导皇帝荒淫;有的认贼作父,充当汉奸;有的排斥异己,陷害忠良,一再制造冤案;有的擅政,指鹿为马,横行霸道;有的巧取豪夺,鱼肉人民;有的受贿索贿,贪脏枉法;有的任意废立皇帝,视皇帝为玩偶;有的弑君自为;等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奸臣可谓“人才辈出”,各朝各代都有。让我们站在唯物主义的观礼台,对这一支奸臣大军作一检阅。屠岸贾式——热衷于诱导皇帝荒淫

  有一些大臣,根本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对皇帝的一些不适当的言行,不是勇敢地去劝谏,而是相反。他们热衷于诱导皇帝荒淫,吃喝玩乐,以此跟着玩乐,或借此谋求皇帝的好感、信任和重用。

  在中国历史上,在这方面第一个“著名”的大臣恐怕要算上春秋时期晋国的屠岸贾了。

  由于晋文公治国有方,晋国的国力加强,晋国成为诸侯国的霸主。晋文公死,晋襄公继位,晋国仍然是一个强国。晋襄公死,晋灵公继位,国势就衰落了。

  晋国的衰败与国王晋灵公有关。晋灵公是一个只图享乐,不思进取,荒淫暴虐的君主。

  晋襄公去世时,灵公年幼,在迷留之际,襄公把儿子托给自己的亲信大臣赵盾。赵盾是一个正直有为的贤臣,在灵公接位初期,他还能听从赵盾的意见。但是,及至成年以后,他却日益变得刚愎自用。灵公终日嬉游,荒淫度日,很少上朝。

  晋灵公之荒淫无度与他的近臣屠岸贾的怂恿有关。为了让晋灵公活得快活,屠岸贾专门替晋灵公修建了一座花园。这座花园占地辽阔,园中盖了许多亭台楼阁,种了无数奇花异草,养了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在园子中央,盖一高台,高三层,台上建楼,名绛霄楼。楼上装修、摆设极尽豪华,这座花园被灵公命名为桃花园。不论规模、档次,桃花园在春秋列国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桃花园修好以后,晋灵公非常高兴。他更加宠爱屠岸贾了。自从有了桃花园,晋灵公便几乎每天都让屠岸贾陪着,带着一帮美女到园里嬉玩,什么国家大事、庶民疾苦,他更不放在心上了。

  屠岸不但怂恿晋灵公嬉游荒淫,而且还助长晋灵公暴虐百姓。

  一天,晋灵公邀请数十个伎乐来桃花园跳舞吹奏。这样便吸引了许多过往行人在围墙外观看,正在绛霄楼上观赏的晋灵公忽然产生了一个鬼念头,他要求屠岸贾与他比赛用弹弓射击围观的百姓,射中眼睛者为胜,败者罚酒一斗,射中肩膀者免罚。屠岸贾不但不加劝阻,反而欣然同意。

  晋灵公和屠岸贾的比赛开始了。弹丸纷纷落入人群,许多人被射中,有的人头破血流。大家喊叫着四处奔逃。一些小孩妇女被射中后哭声震天。晋灵公和屠岸贾看到这一情景竟开心地放声大笑。

  屠岸贾还为晋灵公杀害贤臣出谋划策。

  对于晋灵公的荒淫、暴虐,大臣赵盾看不过去,就规劝他,批评他,这样,就使晋灵公对赵盾日益不满起来,最后竟产生了除掉赵盾的念头。屠岸贾不但不加劝阻,反而为之谋划。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一天,晋灵公与屠岸贾饮酒。突然,晋灵公想吃熊掌,他命厨师赶快去做。厨师便立即去做,灵公一摧再摧,厨师便把还不到火候的熊掌端了上来。灵公一尝,发现烹得不够烂,勃然大怒,拾起身边的铜锤,猛地向厨师头上打去,厨师当即倒地身亡。晋灵公怒气未消,又拔出刀来,将厨师的尸体确成数段。乐后让一个太监把厨师的尸体装在一个竹篓里搬出宫去埋掉。当这个太监背着竹篓来到宫门口时,正好碰上了赵盾和大夫士会,赵盾看见竹篓外面露着一条腿,感到奇怪,就让太监放下竹篓查看。当赵盾看见竹篓内是数段尸体时,大吃一惊,忙追问其故,太监只好照实讲来。于是赵盾对士会说:“主公无道,视人命为草木,这样下去,国家必然灭亡。”提出与士会一起去进谏晋灵公。

  士会反对两人一起去进谏灵公。他说,如果我们两人一起去,灵公不听,就没有人再敢进谏了。士会建议由他先入谏,如果灵公不听,赵盾再去。

  两人商议停当,士会就去了。过了一会,士会出来对赵盾说:灵公知道错了,表示愿意改正。两人都很高兴。

  但是,晋灵公嘴里说改正,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把士会的批评放在心上。第二天,晋灵公仍然没有上朝。赵盾知道灵公又去了桃花园,就急忙赶到桃花园。果然,当赵盾赶到桃花园门口时,晋灵公、屠岸贾带着一大帮男男女女正向桃花园走来。

  赵盾站在门口,拦住了晋灵公,说:“下臣听说,有道之君,以乐乐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君侯取乐,无非是建宫殿,娶美妾,行田猎,还没有听说以杀人取乐的,今主公纵狗伤人,弹弓射人,又因小小的过失肢解厨师,这是有道之君绝对不会做的,而主公却这样做了。人命是至关重要的,主公滥杀无辜,已使百姓不满,百官寒心,夏桀、商纣自取灭亡之祸,不久将延及主公,老臣今日不说,以后就没有人敢说了,我不愿看到晋国灭亡,于是就冒死直谏。望主公驾车回朝,改正前非,不要再荒淫度日,不要滥杀无辜,厉精图治,锐意进取,这样,晋国才会转危为安。如此,老臣我死而无憾。”

  面对赵盾说的这一席话,晋灵公感到很惭愧,但他还是不肯回去。他说:“容寡人今日游玩,下次当依卿言。”

  站在一旁的屠岸贾不但不帮着赵盾规劝灵公,反而责备赵盾。

  赵盾无法,只得放这一帮人进园去。

  进入桃花园后,屠岸贾有意激怒晋灵公,说,自古只有臣制于君,哪有君制于臣的道理。这个赵老头也实在太不象话了。有这个赵老头在,主公就别想玩得痛快。

  果然,这些话把晋灵公激怒了。他表示必须除掉赵盾,免得他碍手碍脚。

  屠岸贾立即献计说:“臣下有一门客,叫钮麂,由于家贫,臣下经常接济他。他对我的话言听计从。我可以命令他去刺杀赵盾。”

  晋灵公一听大喜,说:“事成之后,一定重重地赏你。”

  当晚,屠岸贾备了一桌好酒好菜,请来钮麂共食。酒饱饭足后,屠岸贾说:“赵盾专权,主公十分不满,现主公命你去刺杀赵盾。如何?”

  钮麂因感屠岸贾之恩,加之这是国王的命令,当即应允。

  当晚深夜,钮麂即带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奔赵盾的相府而去。他潜伏在相府大门外面。天刚蒙蒙亮,相府大门便打开了,钮麂便偷偷溜了进去,躲在暗处,这时,他看到赵盾已穿戴整齐,端坐中堂,等待天大亮后即去上朝。

  钮麂心里想这样好的丞相,我怎么能将他杀害呢?杀丞相是不义,不杀则失信于人。钮麂感到左右为难,于是决定自杀,他跑到了院子中间,大声说:“我是钮麂,奉君命来杀相国。今不忍杀忠臣,决意自杀。我死之后,恐怕还有后来者,望相国小心提防。”说罢,以头触树而死。

  此计不成,屠岸贾便又向晋文公献了一个更为恶毒的计策。终于使赵盾从布满刀枪的酒宴上,踏着部下提弥明的血迹落荒而逃。

  除屠岸贾外,在中国历史上热衷于诱导皇帝荒淫的大臣还有不少。

  三国时,蜀国之黄皓就是这样一个奸臣。他曾怂恿皇帝刘禅尽情享乐,替刘禅大兴土木,从民间挑选美女,使刘禅只顾玩乐,政事却因之荒废了。

  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朱面力也是屠岸贾式的一个奸臣。当时,宋徽宗喜欢奇花异石,于是,朱面力便从全国各地搜寻各种奇花异石。朱面力把搜寻来的花石,装在船上,源源运往首都。每十船编为一组,称为一纲。这即是“花石纲”的来源,朱面力搜刮和进献花石纲使皇帝十分高兴,但同时也使成千上万的人民顷家荡产。方腊起义就是“花石纲”事件直接导致的。

  一些史料把晚清时期的肃顺等人称之为嬖臣,认为是肃顺等人引诱咸丰皇帝沉湎女色,结果使咸丰帝的身体日渐空虚,最后死在承德避暑山庄。当然,这些资料均来自肃顺政敌之手,肃顺之为人如何,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还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

  和王申式——贪得无厌,索贿受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数不清的贪官。他们明目张胆地接受别人的贿赂,有的甚至公然索贿,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霸占别人的财产。

  汉顺帝时期,有一个权臣叫梁冀,他得到的封户达3万户。每年,这3万户农民的租税不交给国家,而是交给梁冀,供梁冀享用。这么多的封户在汉代是空前的,就连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也只有一万户的封户,在楚汉战争中负责镇守后方、安抚百姓,使粮草供应源源不断的萧何,最初的封户也8000户,后来又增加了2000户,合起来也才只有1万户。

  尽管这样,梁冀仍不知满足。他曾派出大批亲信赴全国各地,把各地富户的名字、财产登记在册,然后,又捏造了一系列的罪名,把他们逮捕入狱,严刑拷打。这些人平时养尊处优,那里受得了这等折磨,于是,便纷纷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来赎身。就这样,全国各地许许多多豪商巨贾、大地主们的财产都流进了梁冀的腰包。

  扶风有一个人叫士孙奋,他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梁冀对士孙奋的家财垂涎三尺。一天,梁冀找到士孙奋,提出要借5千万。士孙奋一听吓了一跳,他知道这是在向自己敲榨勒索,借是假,白拿是真,有借不会有还。但是,梁冀有权有势,断然拒绝是不行的,于是借故说,眼下手头不宽绰,愿暂时借给他3千万。梁冀一听就恼火了。随即他向官府告了士孙奋一状,污陷说,士孙奋的母亲曾给梁冀家作过女仆,后来,她偷了梁家的白珠十斛(一斛等于120斤)、紫金1千多斤,逃走了。从此,士家便一下子富了起来。官府不由分说,马上逮捕了士家兄弟,在经过一番毒打以后,就一命鸣呼了。士家兄弟的一亿7千万财产遂为梁冀所霸占。

  北魏王朝的吏部尚书元修义也是一位贪官。吏部尚书是专门掌管官吏升迁和罢免的一个部门。元修义给别人授官完全以别人行贿的数额确定,送的多,授大官;送的少,授小官;不送,则不给官。有一个中散大夫叫高居,皇帝曾专门下旨优先提拔这个官员。不久,上党郡太守离职,高居便要求去当上党郡太守。谁知,元修义早就接受了别人的贿赂,私下将这一职务许诺给了别人。高居便与元修义发生争执。元修义命令左右的人将高居拉了出去。高居出去后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喊有贼。有人问他:“大白天,在公堂上怎么还会有贼呢?”

  高居指着元修义说:“这个身在高座上的人,违抗天子明诏,送他钱财多的人就可以得到官职,大白天在京师劫取官位,这难道不是大贼吗?”

  有一些官吏很虚伪。有时装出廉洁的假象让人看,有时却狠狠地捞。北魏世祖拓拔焘攻下赫连昌后,带着各位将帅进入府库,让他们任意掠夺金银玉器。各将帅都发疯似地拿,所有的口袋都装满了。唯独公孙轨不动手。世祖便亲手抓了一把金子送给他,并对他说:“你面对财宝视若不见,真是一个廉洁的好官,朕之所以要拿金子送给你,是为了在众人面前突出你的廉洁形象。”但实际上公孙轨是个大贪官。此后,皇帝把他派往虎牢任职。他去时骑一匹马,而离任时,却动用了一百多辆马车才把他的财物装完。皇帝知道此事后曾生气地说:“公孙轨幸亏早死,假如今天还活着,我一定砍下他的脑袋,灭他的九族!”

  有些官吏贪得叫人啼笑皆非。西晋时有一个官吏叫王述。他家境比较贫寒,后来,他作了宛陵县令。到任后,肆无忌惮地收受下属和有求于他的人的贿赂,以充实家中的财物。后来他受到了州里监察官的弹劾,他收受贿赂的事查出来了一千三百件。丞相知道此事后责备他,他竟说:“等我聚敛的钱财达到一定数量,自然就洗手不干了。现在人们理解不了我的这种想法。”

  有些贪官可恶之极,他们对老百姓竟以牙还牙。五代时期有官吏赵在礼,他在宋州为官期间,以聚敛为务,人民不堪其苦。不久,赵在礼离任而去,宋州人民高兴地互相转告:“眼中钉拔除了,真是令人高兴呀!”老百姓说的这些话传到了赵在礼的耳中,于是赵在礼要求再来宋州任职,皇帝居然批准了。这样,赵在礼便又回到了宋州,他一上任便规定全州内每人交税一千,并把这种税定名为“拔钉税”。

  有些官吏贪污受贿达到了谋财害命的程度。在宋代,北方人到南方做官时,都要带一个通事,即翻译官。因为北方人大都听不懂南方地方方言。有不少通事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有一个叫珠哥的高级官员到南方任职,就带了一个通事。他们到南方后碰上了这样一件事:有几十户穷人,欠了一个富裕僧人六七万纟昏钱,不偿还。这个僧人扬言要告官。欠债的人们非常害怕,就来贿赂通事,请求暂缓偿还。通事说:“你们欠了人家的钱,理应偿还。现在虽然可以暂时缓付,但总不能免除。但如果你们能用重金谢我,我就替你们整死他。”这一帮人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几天后,因为这几十个人赖帐不还,那个僧人就向官府递了状子。当开堂审判时,僧人跪在堂下听候宣判。通事把换了的状子拿起来念道:“天久旱不雨,本人想用自焚的办法感动苍天,以救助百姓。”

  银珠听了大笑,立即在状子上批了同意的字样。

  大庭上早已有20多个执行官把僧人架了出去。在院子里,那些欠债的人早已把柴草准备好。他们见僧人出来后,便一拥而上,把僧人抓住,扔到柴草堆里面,然后四面点火。就这样,这个僧人被活活烧死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贪官要算清代乾隆时期的和王申了。乾隆皇帝去世后,新皇帝即嘉庆皇帝查抄了这个贪官的家产。据查抄结果,和王申的家产价值白银8亿两,相当于当时清廷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当时,清廷每年的财政收入7000万)。他的财产主要由这么几部分组成:房屋2000余间;田地8000余顷;银号(银行)十处,本银60万两;当铺十处,本银80万两;金库内有赤金58000两;银库内有银元宝、京锞、苏锞8,955,000多个。此外,珠宝库、绸缎库、人参库都装得满满的。中国有句古话,即“富可敌国”。和王申即是如此。

  和王申的巨额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呢?

  最重要的一条途径是接受贿赂。

  乾隆四十一年(1775),和王申26岁,这年乾隆任命和王申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守文门税务监督等一第列重要职务,这职务不仅级别显赫,而且,都是实权性的职务。许多官员求他办事,明着暗着向他送礼行贿,他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结果狠狠地捞了一把。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巡察江南,和王申随行。沿途各地的官僚害怕照顾不周,得罪了皇帝,于是就纷纷向和王申送礼,请这个皇帝的宠宦从中周旋。借此,和王申又大大地发了一笔。

  官吏们每次向和王申行贿的数量都是极其可观的。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一年,陕西省巡抚派员押送20万两白银来到和王申府邸送礼。和王申府上的内监对这么巨额的一份礼物竟一点也不感到惊奇。他冷冰冰地问到:“是哪一路货色!”

  送护人回答:“是色纹银。”

  内监竟不屑一顾地说:“象这样一些粗货往哪里放!”

  库里已找不到地方,只好把这些白银堆在露天。

  和王申积累财富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克扣外国的贡品。当时,各国向清廷进贡的,都要先经过和王申。和王申借机就把他喜爱的东西留下,只把其余的东西送到皇库。这样,皇库里有的宝物,他家都有,皇库里没有的,他家也有。有一次,和孝公主的异母兄弟七阿哥,不慎打破了一个碧玉盘,怕父皇怪罪,急得无计可施,后来,他想起了和王申,找到和王申,请求帮忙。和王申开始时表示爱莫能助,后来,七阿哥给他送来了一串珍贵的朝珠,和王申才从家中随便找了一个碧玉盘给他。这个玉盘比打碎的那只玉盘不知要好多少倍。七阿哥得到这个玉盘时心里想,和王申府上比皇家富多了。

  王章式——鱼肉人民、敲骨吸髓

  有一些官吏,不但不知道为老百姓办事,反而千方百计地盘剥老百姓,为老百姓所痛恨。

  后汉王朝的户部尚书王章就是这样一位官僚。后汉政府曾规定,老百姓交秋苗税和夏苗税时,每交纳一斛(10斗)就要额外多交二升,这被称作“雀鼠耗”。乾年间(公元948—950年),王章下令,每交一斛,须另外多交二斗,这样,这种“雀鼠耗”比原来多交了十倍,老百姓怨声载道。

  另外,王章下令官府在向老百姓发放铜钱时,以七十七当一百,而在向老百姓收税时,却是以一百当一百。这样,老百姓与官府打交道便总是吃亏。

  民间有时发生因田界而引起争讼的事情,而这种事情是难免的。如果某一个州境内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王章就一定要让这个州全州丈量清查一次土地,以希望能从这个州多查出一些土地来,以便增加这个州的赋税。

  王章就是这样,总是千方百计地向老百姓身上榨取油水。王章担任户部尚书没有几年。老百姓就被盘剥得财力匮乏,民不聊生。

  唐代也有这样一位王章式的官吏。这个官吏叫王钅共,任户部色役使。

  一次,唐玄宗下令免除老百姓一年的赋税。随即王钅共便奏请,向老百姓增征一种“辇运费”,结果,老百姓所交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费用却远远大于应交赋税。

  在王钅共之前,唐政府规定,凡是镇守边疆的人,免收其租庸赋税,六年以后再征收。当时,戌边的守将皆以失败为耻辱,士卒死了也不向上报告,导致人死而户籍没有销掉。对此,王钅共本来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他为了多聚敛一些银钱,就指示凡是有户籍的人,不论死活,都必须交纳租庸赋税。结果,有成千上万户的家庭,家里人为国捐躯以后,仍然要替死者交纳租庸赋税。有的家庭一交就是三十年。老百姓苦不堪言。

  由于王钅共很会盘剥百姓,结果,老百姓越来越穷,而国库却越来越充足。昏聩的玄宗皇帝竟认为王钅共善于理财,对王

  钅共越来越厚爱、器重。

  赵高式——专擅朝政,指鹿为马,走横跋扈

  公元前207年的一天,在秦王朝的皇宫中,群臣聚集。

  丞相赵高命人牵来了一只鹿,并对皇帝胡亥说:“我献给陛下一匹漂亮的小马,供陛下赏玩。”

  胡亥一看,失声笑了:“丞相错了。这是一只鹿,不是一匹马。”胡亥还面向众大臣说:“我说的对吧?这是一只鹿,不是一匹马。”

  丞相赵高逼视大臣。大厅里鸦雀无声。

  好半天,大家才纷纷说,这是一匹马。只有极个别的大臣讲了真话,说这是一只鹿。

  后来,凡是讲真话的人都被赵高借故杀害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指鹿为马”的故事。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赵高是一个专横、跋扈、大臣们畏之如虎的权臣。

  象赵高这样的权臣在历史上层出不穷。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中也有一位,其大名叫和士开。

  和士开在北齐武成帝时期和后主时期专权多年。他专权的一个重要前提即是深得武成帝和后主信任。

  关于武成帝对和士开的信任有一例可以说明。和士开的母亲死后,武成帝知道了,竟然异常悲痛。他派一个将军到和士开家,昼夜赔伴、服侍和士开,生怕和士开过分悲伤而伤害了身体。等到丧事办完,武成帝于当天即派车把和士开接入皇宫,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热泪滚滚,劝慰良久,才放和士开回去。

  武成帝对和士开的信任至死未改。在武成帝临死时将自己的儿子高纬托付给他,并握着和士开的手说:“勿负我也。”直至咽气还未松开握着的手。

  高纬继位,是为北齐后主。后主对和士开更加宠信,把一切政务都交给了他,自己则身居深宫,沉溺在声色之中,不上朝理事,也很少接见大臣。

  和士开大权独揽以后,根本没有一心一意治理国家,而是集中精力干两件事:

  其中一件是诛除异己。

  胡皇后经常与和士开对坐握槊。握槊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游戏。时间长了,两人便发生暖昧关系。人们议论纷纷。只有武成帝还蒙在鼓里。一天,河南王高孝瑜跟武成帝讲:“皇后乃天下之母,不应与大臣接手。”武成帝接受了这一建议。从此,和士开对高孝瑜怀恨在心。他经常在武成帝面前说高孝瑜的坏话,后来,又污蔑高孝瑜奢侈僭越。结果,高孝瑜被处死。

  大臣祖王廷善弹奏琵琶,武成帝甚喜欢。武成帝经常请祖王廷和和士开一块表演,祖王廷弹奏,和士开伴舞。和士开看见武成帝宠爱祖,担心祖将自己取而代之,就想方设法将祖调出了京城,去担任安德(今山东济阳县)太守。

  有三位大臣高元海、高乾、毕义云看不惯和士开的所作所为,准备一块弹劾他。不料却被和士开预先知道了。结果,高元海被打了60马鞭,高乾被罢免,毕义云一看情形不妙,赶快向和士开行贿,和士开将他外调担任兖州刺史了事。

  胡皇后的哥哥胡长仁有三个下属曾劝他人排挤和士开,掌握朝政。后被和士开侦知,大为恼怒,将这三个人统统贬出京城。后来,这三个人又劝胡长仁杀死和士开,又被和士开侦知,便再贬这三人,并将胡长仁也贬出京城。胡长仁想,自己是国舅,竟遭到这样的对待,十分气愤,便决定收买刺客暗杀和士开,又被和士开发觉,于是便设计将他处死。

  以上举的这几件事仅仅是例子而已,实际被和士开毒打、贬职、罢免、处死的官更是很多的。可以说,凡是那些正直忠义之士、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官员、有可能超过自己的官员、得到皇帝宠信、有可能夺取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受宠地位的人,都在他的排斥范围之列,至于对那些反对他的人,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没有不被排除的。

  和士开在排斥异己的同时又滥用私人。

  刘逖甘心作他的走狗,结果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直到入典机密。

  解德选本是一个看相术士,别无专长,就因为在给和士开看相时大献其媚,结果竟然被任命为府参军。

  冯子踪凡事唯和士开马首是瞻。士开之弟休娶妻时,身为朝廷大臣冯子踪竟像一个杂役一样奔走前后。结果,冯子踪仕途顺利,不断地得到升迁。

  由于皇帝绝对信任和士开,和士开有着充分任免官吏的大权,因此,官员们纷纷巴结他。他的门前总是车水马龙,上门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干儿子也很多,有不少年龄与他差不了多的人都甘愿做他的干儿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官吏们纷纷前来参加葬礼,一些外地官员,不辞劳苦,千里迢迢,赶来京城参加葬礼。葬礼上哭声一片。但是,人们一听便知是假哭干号。

  有一个官迷做得更绝。一次,和士开病了,医生说只有喝黄龙汤才能痊愈。所谓黄龙汤即是屎尿水。这使和士开十分为难,不喝吧病好不了,喝吧,实在难以下咽。正在和士开犹豫之时,这个官迷认为表现自己的时刻到了,就自告奋勇说:“喝此物不难,您不别犯愁,请我先代为尝之。”说完,即毅然端起一大钵屎尿水,高举至唇边,眼睛一闭,咕嘟咕嘟,一口气都喝了进去。

  官吏们不仅巴结他,而且怕他,不敢得罪他。

  官员徐之才的妻子,长得花容月貌。一天,和士开跑到徐之才家,强行奸污了徐妻。正在奸污时,徐之才回来了,徐之才不但没有敢制止,反而悄悄地躲开了。

  平鉴的妾是个小美人,被和士开看中了,要求平鉴送给他。平鉴当然于心不忍,但慑于和士开的权势,便忍痛割爱。

  在唐玄宗后期,李林甫担任宰相。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著名的权臣。

  李林甫为了个人专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劝皇帝深居宫中,一心一意玩乐,不要在朝政上操心费力。对此,玄宗居然很感激,认为李林甫是一个忠臣。

  玄宗在后宫,要什么,李林甫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在生活上,玩乐上,李林甫充分满足玄宗的要求。对此,玄宗非常满意,常常夸奖李林甫,赏赐李林甫。

  李林甫还想方设法使玄宗不与大臣接触。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开始,逐渐形成皇帝面试取士的制度。天宝七载(747年),唐玄宗遵循祖制,准备亲自面试取士。李林甫害怕士人们在与玄宗交谈中,揭露他的罪行,就花言巧语地欺骗玄宗,说:“举人们多是一些卑贱愚聩之人,恐怕有里俗之言污浊圣听。”玄宗竟然相信了李林甫的鬼话,放弃了面试举人们的权利。

  李林甫不仅想方设法阻止玄宗与大臣们见面,他也极力阻挠大臣们向皇帝直接上书言事,以便蒙蔽玄宗的视听。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林甫召集朝中所有谏官,恐吓他们说:“明主在上,群臣连顺从都顾不上,还能谈论其它?你们难道没有看见,仪仗用马终日不鸣一声,但它们吃的却是三品的精料。假如他们随便鸣一声,就会被贬黜不用。在贬黯之后,还想重新回到仪仗队来,可能吗?”很显然,李林甫是要谏官们老老实实,不要向玄宗皇帝上书言事。

  有一个叫杜王进的官吏不买李林甫的账,他照样上书言事。李林甫为了杀一儆百,第二天即把杜王进贬出京城,让他去当下圭阝县令。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上书言事。

  天宝八年(749年),咸宁太守赵奉璋冒死弹劾李林甫。李林甫即命御史台将赵璋逮捕,用木棍打死。

  由于李林甫采取了上述一些措施,就使唐玄宗与大臣们隔绝起来,玄宗既见不到大臣们的面,也听不见大臣们的声音。李林甫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李林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手遮天,专擅朝政的局面。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继任宰相。

  与李林甫一样,杨国忠仍然是一个专擅朝政、专横跋扈的奸臣。

  在李林甫时代,一切国家大事,李林甫都在自己的府邸裁决,然后送给右相陈希烈过目。陈希烈只能签字,不能提相反意见。在杨国忠任宰相后,这一切都因袭未改。

  在官使的任免上,杨国忠也具有最为充分的权力。杨国忠以宰相兼吏部尚书,完全掌握了唐中央任免官吏的大权。在任免什么官员时,杨国忠总是在自己家中,与亲信们商量一番,拿出一个方案或决定了具体人选后,再招集来有关官员,走走过场。

  杨国忠不是那种正直的大臣。他提拔官员根本不看一个官员的品性、能力,而是全凭自己的好恶、与自己的亲疏。他的儿子杨暄,是个浪荡公子,不好学习,在科举考试时成绩很差,但竟以“优异”成绩中选,不几年便提拔为户部侍郎。官升得如坐火箭一般。

  象赵高、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权臣在历史上频频出现,象石显、刘瑾、魏忠贤、鳌拜等均如此,情形与赵、李、杨三人大同小异。梁冀式——视皇帝为玩偶,任意废立皇帝

  一些皇帝不愿当傀儡。这些皇帝往往被权臣所废除。

  在中国历史上,视皇帝为玩偶,任意废立皇帝的权臣,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目。

  汉顺帝时代,外戚梁冀专权。汉顺帝死后,为了自己继续把持朝政,梁冀立了一个两岁的小孩作皇帝,是为汉冲帝。第二年汉冲帝死,梁冀又立了一个八岁的小孩作皇帝,是为汉质帝。

  梁冀的专横跋扈,连八岁的汉质帝都看出来了。一次,群臣聚会,这时,梁冀走了进来。汉质帝看着梁冀,半开玩笑地说:“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听了非常不快。第二天,他命人将毒药夹在煮饼中送给汉献帝吃。汉献帝吃了后,马上觉得肚子难受,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大臣李固听说后,马上赶来,问汉质帝是如何得病的,汉质帝说:“吃了他们送的煮饼后,就开始腹痛。快给我水喝,我还可能活命。”李固急忙命人去取水,但被梁冀制止了。他担心质帝喝水后,把毒药呕吐出来。正当李固与梁冀争论时,质帝便驾崩了。

  质帝死后,在立谁为新皇帝的问题上,李固等一班正直的大臣与梁冀发生了争论。李固等人主张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他们认为,刘蒜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处理政务,刘蒜还聪明,有为,为人严肃持重,举止有度。梁冀则主张立自己的妹夫、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为了此事,梁冀曾大会群臣商议。李固等大部分大臣都主张立刘蒜。而且理由充分,无法驳斥。梁冀气得愤愤不乐,拂袖而去。

  当天晚上,中堂侍曹腾找到梁冀,说:“你任职多年,不可能没有过错,一旦李蒜当了皇帝,恐怕您就大祸临头了。而刘志与您有椒房之亲,立刘志为帝,可保梁家永远富贵。”

  一席话说到了梁冀的心坎下。梁冀遂下了决心,必须立刘志为帝,决不相让。

  第二天,梁冀再次大会群臣。在这次会议上,他脸色特别难看,大发脾气,言辞激烈。看到这一架势,许多大臣都吓得浑身发抖,纷纷说:“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唯大将军之命是从!”只有李固、杜乔两人仍然坚持立刘蒜,结果,大会后即被罢免。刘志立为新的皇帝,是为汉桓帝。

  在汉末年的董卓也是一个随意废立皇帝的奸臣。

  董卓本为凉州豪强,汉灵帝时升至州牧。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密谋诛杀宦官,以求改变臣宦官专政的局面,于是私招董卓率尔入朝。

  董卓是一个有野心、善玩花招的人。他在率军来首都洛阳时就决心利用武力控制朝政。可是,他又担心自己的兵力不够,别人不服。于是,就玩弄了一个花招。

  董卓初到洛阳时,兵卒不足三千。他为了显示他的“实力”,便命令进城的部队在夜里偷偷地出城,到了第二天,再打着旌旗、擂着大鼓,浩浩荡荡地从四个城门开进来。如此地连续搞了四、五天。这一花招蒙骗了不少人,大家还以为董卓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开来了京城。

  董卓进入首都洛阳后,便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逼走了真正有实力的袁绍和曹操、完全控制了朝中的大权。汉少帝完全成了他的傀儡。但是,董卓并不以此为满足。当时,少帝的母亲何太后在朝中有很大影响,外戚何氏的势力很大。这是对董卓专权的重大妨碍,为此,他决心铲除何太后的儿子——当今皇帝汉少帝。

  一天,董卓招集百官议事,董卓首先开口说:“皇帝暗昧懦弱,不足奉宗庙、安社稷。今想仿伊尹、霍光故事,改立陈留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大臣听说要废除汉少帝,改立陈留王为新的皇帝,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董卓又厉声说:“我所说先前霍光定策,延年按剑,如有人敢阻坏大议,以军法处置!”

  满座震恐。只有尚书卢直说:“少帝年少,行为没有失德之处,不宜废黜。”

  董卓大怒,拂袖而去。

  第二天,董卓又招集群臣“议事”。在这次会议上,董卓没有再让群臣发表意见,而是明确宣布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董卓还当着众人的面刻薄地数落了何太后,并把她赶出了皇宫。不久又毒杀了何太后和汉少帝。

  献帝即位后,仍为董卓的囊中之物。董卓在朝中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北魏末年也出现过一个梁冀式的人物,这个人物叫尔朱荣。

  尔朱荣是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契胡族的部落酋长。这个人尽管是一个落后、野蛮的游牧部落的首领,但野心勃勃,自小即觊觎着北魏中央大权。为此,他拼命地扩充军队。

  尔朱荣的崛起,使北魏统治者深感不安,但又没有办法制止,只好饮鸩止渴,对尔朱荣不断地加官进爵以示笼络。在数年内,尔朱荣由游击将军,直升至冠军将军、平北将军、北道将军、大都督。但是,北魏王朝的笼络不但不能满足尔朱荣的欲望,而且更刺激了他的“雄心抱负”。

  尔朱荣在等待时机。这样的时机终于等来了。

  当时,北魏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是胡太后。但是,胡太后的儿子孝明帝已由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有为青年。孝明帝日益不满母亲的专权。母子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武泰元年(528年)二月,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另立只有三岁的宗室元剑为帝。胡太后继续控制朝政。

  这一事件发生后,尔朱荣欢喜若狂。马上起兵洛阳,控制了北魏政权,废胡太后立的元剑,而另立宗室长乐王元子做为帝。是为孝庄帝。

  尔朱荣其人残忍之至。进入洛阳后不久,他又沉胡太后于河溺毙。又诱朝中大臣二千余人至河阴(今河南孟津县),然后以铁骑包围,一阵刀箭,全部杀害,一人不留。一时间血染茫茫大地、尸体狼藉,惨不忍睹。此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河阴之变。

  在河阴之变中,尔朱荣并未杀孝庄帝,而自己称帝。但孝庄帝在尔朱荣手里简直象一根草那样脆弱无力,尔朱荣是不是皇帝的皇帝。

  象梁冀、董卓、尔朱荣这样的奸臣在中国古代多如驿道上的粪土。如果想开到一个单子,那么这个单子将会象旧中国老太婆的裹脚布。象宇文护、竖刁、易牙、仇士良、阮佃夫等等均是这条裹脚布上的一些污点。

  秦桧式——卖国求荣,充当内奸

  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的大臣,即他们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时,为了得到荣华富贵,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里通外国,充当内奸。

  在这种人中,最有名的恐怕要算南宋时的秦桧了。

  秦桧,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生于北宋哲宗元五年(1090年),死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秦桧一生主要干了五件事。

  第一件事是背叛宋朝。

  在秦桧考中进士、入仕作官时,北宋政权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就在秦桧考中进士的这一年,即徽宗政和五年(1155年),北方女真族的领袖阿骨打在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称帝,建立了金王朝。金王朝一建立,便接二连三地向宋王朝发动进攻。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集团向北宋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兵再次南犯,渡过黄河,包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不久,城破,钦宗被金兵扣押。第二年初,金朝统治者正式下令废除钦宗,北宋亡,同时,强迫北宋群臣拥立汉奸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北宋许多文武官员都反对另立异姓为帝。这时,秦桧已官至御史中丞。他单独给金朝统治者写了一纸状文,站在金朝的立场上阐述了自己看法。金朝左副元帅粘罕从这封状纸中,看出了秦桧对金王朝的忠心,因此,就把秦桧这个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上。

  三月,金军北撤。粘罕在行前,特地找到秦桧,带在身边。

  秦桧到达金朝首都后,受到金朝格外的优待。金太祖的四子兀术专门宴请秦桧,并请京都王公贵戚的妻妾为他侍酒。秦松受宠若惊,决心背叛宋朝,死心踏地地为金朝服务。

  第二件:为女真军队攻打楚州献计献策。

  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北宋未被金兵俘虏而去的臣僚拥戴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赵构建号建炎,史称宋高宗。南宋王朝建立。

  宋高宗建炎三年十月,金朝兵分数路,大举南侵。

  鉴于秦桧这条走狗对南宋非常熟悉,于是被金朝任命为军事参谋,随军效力。

  金军在攻打楚州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楚州城内的兵力不足万人,而进攻这座城的金兵却多达数万,但围攻40多天,终未攻破,只得北撤。次年8月,金兵南返,再度进攻楚州城,这次围攻达100多天。城内军民的处境极其危急,但仍然斗志昂扬。金兵久攻不下,就叫秦桧想办法。秦桧以自己贪生怕死之心惊度楚州军民之腹。认为城中粮尽援足,劝降必能成功,于是,就替金兵写了一篇“檄文”,劝说楚州军民投降。但楚州军民决心与城池共存亡。城破以后,楚州军民与金兵进行了激烈的巷战。许多“妇人女子,亦挽贼俱溺于水。”他们的这种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与秦桧卖身求荣的丑恶嘴脸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三件:充当内奸。

  南宋爱国军民的抗金斗争,使金朝统治者认识到,武力消灭南宋是不可能的,于是,改变了策略,即通过议和使南宋屈服称臣。

  要让南宋主动提出议和投降,就首先要使南宋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一批主张议和的政治力量,但当时在南宋统治集团内部却缺乏这么一批力量。而要在南宋统治集团内部培植这么一批力量又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北宋降臣中挑选一些人打入南宋统治集团内部。

  金朝统治集团选中了秦桧。秦桧欣然同意。

  宋高宗建炎四年十月,金朝统治者准备好了大船和丰厚的财物,秦桧夫妇、奴婢及一般随从,经涟水,从金国来到南宋境内。

  见到皇帝以后,秦桧说他是从金国逃出来的。皇帝轻信了他,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不久又提拔为右宰相。这样,秦桧就成为金朝女真贵族埋在南宋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和内奸。

  第四件:导演投降丑剧。

  秦桧潜回南宋后,一方面采取种种手段向上爬,另方面则劝皇帝向金议和。后来,皇帝终于接受了秦桧的主张。

  绍兴八年(1137年)十月,金使带着金朝皇帝的议和诏书来到南宋。沿途,他态度专横,要求南宋的地方官员象迎送南宋皇帝的使臣那样迎送他。这件事激起了不少官员和百姓的不满。全国掀起了反对议和的浪潮。

  秦桧为了使议和成功,对那些反对议和的官员或罢免,或流放,同时,提供重用了一批主张议和的官员。这样,一场反对议和的浪潮才平息下去。

  金使到达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以后,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他提出要册封南宋的皇帝。这是一种金朝批准南宋皇帝担任皇帝的仪式。这种仪式的举行就意味着南宋皇帝要向金朝皇帝称臣,就意味着南宋成为金朝的属国。在举行这一仪式时,还要求南宋皇帝跪在金使面前,磕头拜谢。这一点,使南宋的高宗皇帝很为难。而不这样做,议和就会前功尽弃。秦桧虽然诡计多端,却一时也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他向一个叫楼火召的守官僚请教。楼火召给他出主意说:“向金使说明,高宗正在居丧守孝期间,不得行礼,跪拜之礼可由宰相来代理”。秦桧大喜,赶紧禀报金使。金使知道南宋军民反对议和的情况,便不再坚持原来的要求。于是,秦桧不仅导演了这场投降丑剧,而且充当了这场丑剧的主角,代高宗在金使面前跪拜,接受金朝的诏书。不久,南宋和金议定了议和内容,最重要的两条是:宋对金称臣;宋每年向金交纳银25万两,绢25万匹。

  第五件:谋害岳飞。

  宋金议和达成后,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下令,一律禁止诋毁、攻击金朝的任何文字。

  但是,金朝统治集团并没有因为与南宋签订了和约,南宋成为自己的属国,每年向自己进贡白银和绢布,而对南宋友好。绍兴十五年(1145年)五月,女真族军队几乎倾巢出动,再次大规模南犯,侵占了河南、陕西两省。

  女真族军队在南侵过程中遭到了岳飞率领的军队的坚决抵抗。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岳飞统率的军队被人们称作“岳家军”。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每战必胜。女真军队侵南时,岳飞率部北征,迅速取得颖昌大捷、蔡州大捷、洛阳大捷等胜利,收复大片失地后,金朝统治者命令女真军队中战斗力量最强的拐子马部队与岳家军进行决战,结果又被岳家军打得大败。这次胜利被称为郾城大捷。

  郾城大捷后,岳家军威名大振,女真军队闻风丧胆。

  与此同时,南宋将领韩世忠、张俊率所部也取得一系列胜利。

  岳家军、韩世忠部、张俊部对南侵的女真军队形成了一个大的战略包围,并共同商定以“岳”字旗为导,向女真军队发动最后反攻,彻底摧毁女真军队。

  女真军队已成瓮中之鳖,有翅难飞。女真军的覆灭已指日可待,金王朝的丧钟已经敲响。

  金朝统治集团已经陷入一片慌恐和混乱。他们急忙与内奸秦桧联系,指出,只要杀害兵飞,金就愿与南宋讲和。

  秦桧作为金朝的内奸,正是在办理对金和议中才被宋高宗所重用的,一旦金朝灭亡,金的危机解除,他自身必然马上被抛弃。他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决定马上阻止岳家军进一步进攻金军。为此,一方面,他指使台官向高宗上奏说:“现在,兵微将少,民困国乏,岳某若深入,岂不危也!愿陛下降诏,且令班师。”同时,他自己也对皇帝挑拨说:岳家军威震天下,深为百姓拥护,如果让岳家军进一步扩展和建功之业,恐怕陛下就难以驾驭了。愚蠢的高宗竟被秦桧的一派鬼话说得动了心,就向千里之外的岳飞火速送去一块命令他撤军的金牌。

  按照当时的规定,对于皇帝的金牌任何人都是不能抗拒的。但是,岳飞对于要求他在此时此刻撤军实在不能理解。他便上书陈述自己的观点。但是,高宗对于岳飞的据理力争根本不予理睬。他连续向岳飞发出了十二道金牌。岳飞只能含泪撤军。宋军对金军的包围被解除,金军得救了。

  秦桧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进一步怂恿宋高宗,任命岳飞为枢密副使,从而解除了岳飞的兵权。

  之后,秦桧又造了一个谣,说岳飞曾向高宗建议,放弃楚州,退守长江。接着,他又指使他的同党右谏议大夫万俟上奏弹劾岳飞。宋高宗居然肯定了岳飞的这一“罪行”。秦桧的死党跟着纷纷弹骇岳飞,岳飞遭此围攻,有口难言,感到处境异常艰难。遂上奏章请求辞职。高宗乘机顺水推舟,批准了岳飞的请求。岳飞终于被排挤出中央。

  让岳飞班师撤军,解除岳飞的兵权,最后将岳飞逐出官场,都不能使金朝统治者满意,他们给秦桧下的指令是杀害岳飞,斩草除根。而给岳飞定的罪名还不足以杀害岳飞。于是,秦桧又收买了岳飞的两个老部下王贵、王俊,污蔑岳飞“谋反”。结果,岳飞被逮捕。韩世忠将军愤怒地质问秦桧,说岳飞谋反,有什么证据?

  秦桧恬不知耻地说:“虽不明,其事件莫须有。”“莫须有”意即“也许有”。

  韩世忠更加愤慨,说:“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无言以对。

  不久,岳飞父子均被秦桧杀害。

  除秦桧外,在南宋历史上,与秦桧一丘之貉的卖国奸臣还有,如黄潜善、张邦昌、万俟等等。另外,在其它一些朝代也不乏其人,如春秋时吴国大臣伯也是这样一位人物。

  有一些卖国奸臣特别善于伪装自己。在宋末有一位大臣叫蹇材望。当元朝的蒙古军队快要打过来时,蹇材望慷慨发誓要以死报国。他做了一个很大的锡牌,上面刻了这样七个大字:“在宋忠臣蹇材望。”又用白银铸了两块银牌,在上面也刻上字:“谁得到我的尸首,就请谁把我埋了,再在坟旁立一座牌,题写上‘在宋忠臣蹇材望’,这两块银牌就算埋葬的费用吧!”

  蹇材望每天都把锡牌和银牌系在腰间,只等元军兵临城下后决一死战,战败后就投河自尽,以身殉国。他广泛地向人们说明了自己的这一志向和打算。人们全都敬佩他和同情他。

  一个月后的一天,元军入城,蹇材望去向不明,人们都说他跳河淹死了。然而,人们很就发现他穿着蒙古人的衣服,骑着马回来了。人们这才明白他提前一天出城迎接元军去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