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赵匡胤

  赵匡胤,涿郡(今河北涿州)人,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卒于宋开宝九年(976)。他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重新统一全国,建立宋朝,史称宋太祖。

  赵匡胤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自幼便立下雄心壮志,企盼干一番大事业。后汉初,他加入郭威的部队,在拥立郭威代汉时,表现积极,逐渐得到郭威的赏识。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赵匡胤更受器重,到显德六年(959)柴荣病逝时,他已官居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大尉、殿前都点检,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显德七年(960)元旦,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契丹和北汉联合入侵后周,于是赵匡胤奉命率兵北上,队伍到达开封城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便驻扎下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大将赵普等人密谋,借口“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并将一件黄色的龙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戴他做了皇帝。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立即回师开封,要求军队不得剽劫百姓,将后周的小皇帝降为郑王,太后易称为周太后,并从皇宫迁出到西宫,同时对后周文武重臣一律采取优待措施。五代时,政权变动频繁,对那些大臣们来说,大都经过几个朝代,对于变换皇帝本无所谓,只要自己有官做,谁做皇帝还不一样呢?因此,赵匡胤几乎没有遇到后周的抵抗,便顺利地稳定了开封的局势。因为赵匡胤所领归德军就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故将新政权的国号改称“宋”,年号“建隆”。

  宋朝建立之后,原后周的亲信势力李筠、李重进等人曾率兵反宋,但很快便被宋军击溃。后周残余势力铲除之后,宋太祖便考虑统一全国的问题,他制定出“先南后北”的战略,于乾德元年(963)开始,先后用武力消灭了荆南(即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南方。与此同时,他还派兵进攻北汉,削弱了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以后最终消灭北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赵匡胤非常重视政策和策略。每当调兵遣将之前,他总是亲自做出缜密规划,向主将面授机宜,布置妥当,由于他原是行武出身,作战经验极其丰富,他的这些指挥大体上都是正确的。同时,他严禁军队屠杀无辜人民、掠夺财产。攻下敌国领土之后,他立即下令废除各种苛捐杂税,维护正常秩序。因此,他的统一战争得到当时人民的支持。

  为了确保全国的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再度发生,宋太祖赵匡胤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深知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的危险性,为了不使“陈桥兵变”的事件重演,即位不久,宋太祖便撤销了这个职务,把禁军殿前司和侍卫马步军司分为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司,三司将领选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并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然统领禁军,但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却得听命于枢密院。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区,每隔几年调动一次,而将领们却不随之调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军队变成将领私人武装,从此结束了五代以来将领专横跋扈的局面。

  “杯酒释兵权”。一次赵匡胤问赵普:“自从唐亡以来,几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战争不止,生灵涂炭,是什么缘故呢?我想替天下息兵,为国家作长久之计,应当怎办?”赵普答道:“没有别的,只是因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罢了。要变也不难,只要稍夺他们的权力,管制他们的钱谷,收了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安定了。”此计立即为赵匡胤所采纳。建隆二年(961)秋,宋太祖预备下丰盛的酒肴,约请石守信等几位将领赴宴,席间他对诸将说:“不是你们出力,我没有今天。不过做天子也不容易,还不如节度使快乐,现在我没有一夜睡安稳过。”诸将忙问原由,宋太祖说:“谁不想富贵呢?一旦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难道容许你们不做皇帝吗?”诸将立即叩头请计,宋太祖便乘机劝他们交出兵权,同时赐给他们良田美宅以安度余生,这便是所谓“杯酒释兵权”。此后,宋太祖又将那些足以威胁皇权存在的耆旧宿将们的兵权逐一收回,集中于皇帝。

  收回地方权力。宋太祖于乾德元年(963)开始,选派文官外出,代替军人掌握州郡行政,称为“权知军州事”,简称为知州,三年为一任期,期满另调他职。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大郡设两人),也由中央政府选派,他有权过问州中行政,直接对中央负责,又称监州。州中命令,需知州和通判共同署名,否则无效。二者相互制约,谁也无法独揽政权。乾德三年,宋太祖又在各道设置转运使,掌管财政,同时监督地方官吏,从而将地方的财政权也收归中央。

  分割相权。宋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宋太祖特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又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同时枢密使和三司使也设副使,以削弱正使的权力。这样,原本事无不统的宰相,只剩下不大的行政权力,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操纵自如了。

  宋太祖采取以上改革措施,在制度上防止了分裂割据的重演。

  开宝九年(976),宋太祖卧病在床,他的弟弟赵光义前来探望,有人从窗外看见烛影下二人交手的动作,又听到挥动斧头的声音。第二天早晨便宣布宋太祖已经去世,赵光义继承兄位做皇帝,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烛影斧声”。尽管“烛影斧声”并不能完全证明是赵光义杀掉了他的哥哥,但是从宋太祖当时年仅50岁,无论从身体状况上看,还是从医疗条件上看,宋太祖都还未到死亡之时,再加上宋太祖去世时,大儿子已经25岁,小儿子也已17岁,都未能继承皇位,几年之后,他们纷纷被迫自杀,由此似乎也能推断出正是赵光义害死了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虽然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割据和将领们的跋扈,但他却没有能够防止皇族内部的篡夺,以至于莫名其妙地死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