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杨坚

  杨坚(540~604),即隋文帝。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在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女为宣帝皇后。静帝年幼即位,他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大定元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仁寿四年被太子广(炀帝)杀死。

  杨坚少时体貌奇特,目露精光,性情矜持而又深沉严肃。他15岁时,因父功授散骑常侍、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周武帝即位后,又进位大将军,袭爵隋国公,长女又被聘为太子之妃,其时杨坚年仅33岁。其实,此前他早已是皇亲国戚了。他的妻子独孤氏之姊是周明帝之后,而明帝是武帝之弟,因此杨坚进入壮年虽寸功未立,却凭借深厚的家族根基和关陇集团中稳固的政治联姻,成为北周上层统治集团的一名重臣。当时朝中有许多人以杨坚相貌奇特、恐有反相为辞,请周武帝早除后患。杨坚闻知后颇为恐惧,每每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

  周武帝雄才大略,颇有作为。亲掌国柄后,屡兴伐齐之师。杨坚从驾征讨,始建军功,历官定州、亳州总管,攻灭北齐后,进位柱国。

  周武帝壮年病卒,太子即位,是为宜帝。周宜帝荒淫无道,朝野震怖。他在即位一年后,突然荒唐地禅位给只有几岁的儿子,自己仍然亲掌朝政,自号天元皇帝。其时杨坚特别注意礼贤下士,位望甚隆,引起主上的猜忌。天元帝曾怒气冲冲地对杨后说:“我一定要族灭你们全家!”一次,他果然召见杨坚,先命左右侍卫说:“如果见到隋国公面有怒色,你们就给我推出去斩了。”不料杨坚进见时,任由君王百般指责,仍神色自若,恭敬以对,皇帝竟然抓不到半点把柄,只得作罢。周武帝本来对杨坚深怀猜忌,指望儿孙能有出息,控制朝政,以防杨坚篡权,无奈生儿不肖,无力遏制杨坚实力的膨胀。

  大象元年(580)5月,年方22岁的周宜帝突然暴卒。杨坚倾心交结的心腹、把持朝廷机要的大臣郑译、刘明矫改诏令,使杨坚以国丈之亲,入朝摄政。杨坚轻松地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杨坚擅权,引起北周诸王和诸将的普遍不满,杨坚分别加以处置。他逐一平定叛乱,放手诛杀北周宗室,排斥异己。

  公元581年2月,杨坚迫使周静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建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隋文帝即位伊始,便开始着手进行政权机构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开皇元年(581)2月,他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六官制度,在汉、魏、北齐官制的基础上,设立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作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与内史省长官内史令、门下省长官纳言同为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共同参议国家大政。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六曹,处理日常军政庶务。隋文帝还着手改革地方机构,废除了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实行州县两级体制,撤除了不少冗赘州县,从而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此后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吏不得自辟僚佐,从而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

  下一步,隋文帝开始大力整顿史治,由史部每年定期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绩。州县佐官三年一换,不得再任。地方官全部选用外地人,严防各地豪强势力为恶。隋文帝还经常对表现良好的地方官史实行奖励,对于贪官污吏,则严惩不贷。他多次下诏选求贤良,选拔门第寒微却有才能的士人充任高官,因此,隋初谋臣良将众多,各种人才齐聚,极大地提高了王朝的统治效能。

  隋文帝极为重视法制的完善,开皇元年,他命人参考魏晋旧律,制定刑律颁行,成为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开皇三年(583)又命苏威、牛弘等人修订新律,体现出“以轻代重,以死为生”的精神。

  为发展生产、增加国力,隋文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许多有益的变革。开皇2年(582),他颁布了关于均出和租调的新令,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解决汉末以来豪强庇民户为私属、侵夺朝廷户口的积弊,隋文帝实行“大索貌阅”利“输籍之法”,从而检括出大量隐漏户口,扩大了政府的收入来源。

  隋文帝十分重视水利的兴修和仓廪的建置,以发展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并备灾年赈济之用,成为保障社会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强悍的突厥骑兵的侵扰,隋文帝采取适时出击、适可而止的积极防御策略,并用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计策,迫使突厥请和归降,稳定了北方边庭。开皇前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南下平陈、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开皇9年(589),隋文帝以晋王杨广为元帅,节制50余万大军,分8道出击,仅用数日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灭陈朝,从而结束了近300年的两北分裂局面,创立了统一大下的大业。

  开皇10年(590)隋文帝又着手改革府兵制度,既把府兵制与均田制紧密结合起来,更加“兵农合一”化,又可防止府兵将领拥兵跋扈,从而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隋文帝统治后期,社会繁荣,因力富足,武功强盛。受禅之初,全国民户不满400万,到仁寿末年(604)国家编户已超过890万。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储积有余,天下粮仓皆充盈,隋王朝达到了中古时代罕见的鼎盛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

  隋文帝素无学术,却十分重视孝道,提倡以孝治天下,甚至大臣诸王获罪都要被赐以《孝经》,令其反省。他受到法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不满足于因袭前人成规,实行了重赏重罚的原则,在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家治世之道相结合、推进王朝的集权化和合理化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具备驾御群臣、运转王朝统治机器的特殊才能。隋文帝为人严厉峻刻,令人生畏,有一套驾御群臣的独特的“帝王之术”。他的冷漠使他对属下的判断更为准确、切实,也使他在心理上形成了顽强的自我调节和保护机制,在多数情况下不为感情所左右。对阿谀反复之臣,他能迅速疏远并罗织种种罪名予以贬斥,甚至杀戮。对才干出众、竭诚尽节的大臣,他不仅付以宰辅大任,而且时时为他抵挡政敌的诽谤和攻击。对“有才无德”之臣,他既委以重任,使其充分发挥才能,又不失时机地时时小加劝诫和训斥,牢牢抓住他的辫子。对于能征惯战,又骄纵自负的武将,他在用人之际能够极尽褒奖赏遇之能事,在事成之后又能够不动声色地予以处置。因此,后人称隋文帝以辣手治国。

  隋文帝事必躬亲,经常参与各级官属的事务,不辞劳苦,因而群臣害怕获罪,任何事情都不敢自作主张,只等待圣上的旨意。作为一国之君,他失误就在于他过分注重细枝末节,却没有给子孙留下一个可供遵循的治世之法。

  隋文帝积财的本领非同小可,隋王朝在短短几十年里,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文帝晚年时,计天下之储积,可供五六十年之用,中央的太仓已经爆满,各地的义仓也难于承受,但隋文帝却如同一位吝啬的守财奴,一味大量屯积财富,却不知如何使用。开皇14年(594)天下大旱,文帝却不许各地赈济,强令百姓就食山东,就这样,粮食在仓库里腐烂、变质,钱币在仓库里断裂、生锈,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

  隋文帝崇尚节俭,历来为封建史家所津津乐道,他生性俭啬,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这对扭转南北朝以来奢侈浮靡的社会风尚确有裨益。但在他生活的另一方面,却有着十分不协调的倾向。开皇13年(593)文帝命杨素监造仁寿宫,历时2年有余,宫殿宏伟壮丽。在执政过程中,为笼络文武大臣,赏钱动辄百万,慷慨无比。这样看来,文帝的“节俭”则难免有骄矜作态之嫌。

  隋朝的法律以宽简著称,但文帝却时时难以抑制自己的狂怒,律外施法,随意杀人,滥用酷刑。文帝生性残忍刻忌,又好亲自审理刑狱,自以为明察秋毫,发现官吏稍有宽纵,不但重加刑罪,而且追究原审官吏。因此,执法者宁愿枉成其罪也不敢稍有宽缓,反多致人于罪。文帝还每每在朝廷之上杖责大臣,行杖官有时下手不重,就将行杖官推出斩首。楚州参军李君才奏事,忤旨,他怒欲施刑,殿内无杖,竟改用马鞭,把李君才一顿鞭打致死。

  隋文帝的早年经历,使他时时具有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他以篡逆得手,反过来又要提防别人的篡逆,生怕江山被人轻易夺走。到晚年,元勋大臣多遭杀戮、贬逐,罕有幸存者。他最终宠信的,惟有杨素、杨约兄弟以及杨广这个奸诈狡猾的儿子。

  隋文帝在家庭生活中是一个十足的孤家寡人。他有5子1女,均为皇后独孤氏所生。即位之初,立世子杨勇为太子,封次子杨广为晋王,三子杨俊为秦王,四子杨秀为蜀王,幼子杨谅为汉王。女儿北周时嫁给周宣帝为后,隋文帝曾十分自得地对群臣说:“前世帝王,多沉溺于嬖幸,由此生出废立事端。朕旁无姬妾侍侧,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绝不可能像前代那样诸多内宠,嫡子愤争,导入亡国之途。”但事实怡恰相反。

  隋文帝之妻独孤后,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参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欲望。开皇之初,曾向文帝提出过许多有益时政的忠告,在朝臣中享有较好的声誉,与文帝并称“二圣”。但在私人生活方面,独孤氏生性奇妒,文帝对她既倚重又畏惧。一次,竟气得文帝单骑冲出御苑,依山狂奔20余里,仰天长叹道:“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首先和隋文帝反目的,是他的女儿杨后。文帝登基后,为稳固皇位,残忍屠杀宇文氏王公,使生性素来柔婉的杨后愤怨不平。

  太子杨勇少好学,性宽和,通词赋,有治国之才,但率真而不善掩饰,又多有内宠,因而引起文帝夫妇的不快。独孤后、杨素、杨约在文帝面前屡进谗言,使文帝感到太子有夺位之谋,遂废杨勇为庶人。至文帝临终醒悟,召杨勇入见,为时已晚。文帝死后不久,杨勇便被杨广派人杀死。

  晋王杨广较兄杨勇年小两岁,却比兄长成熟老练得多,为文帝夫妇所重,曾被委以平陈元帅的大任。他素知父亲崇尚节俭,母亲讨厌内宠,就极力伪饰,以博取声名。他外结宰相杨素,内倚母后独孤氏,终于使文帝废杨勇立己为太子,实现了夺位的野心。

  秦王杨俊,曾为山南道行军元帅,参与平陈之役,后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杨俊有巧思,常亲运斤斧,制造工巧之器。文帝闻之,视为奢靡,被免官召回京师。秦王病重,他派使臣前去责备说:“我戮力关塞,开创大业,作训垂范。你身为吾子,却要败毁它。真不知该怎样处罚你。”使杨俊郁郁而亡。

  蜀王杨秀,有胆气,多武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杨广令杨素在文帝面前进谗说蜀王坏话。结果杨秀被废为庶人,禁锢终生。

  汉王杨谅,在开皇末年出任并州总管,自蜀王被废后每每不能自安,在文帝死后起兵反抗炀帝,被杨素击败,囚系至死。

  在文帝最后的几年里,他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儿子,都成为他潜在的敌人。他和独孤氏一起,一步步寻找理由,把他们或杀或贬,或做出其他安排,最后只剩下他们所宠爱的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

  公元2年(602)8月,独孤后病死,太子杨广在文帝和宫人面前装得悲痛欲绝。回到私室后,他竟谈笑自若。本应食斋尽哀,他却偷偷令人以竹筒盛鱼肉以进,杨广的原形开始暴露了。

  仁寿四年(604)七月,隋文帝病情加重,大臣杨素、柳述入侍,太子杨广入居大室殿,杨广与杨素密谋夺位,私下交法,其密札被官人鬼使神差地误送到文帝面前,文帝此时才如梦方醒,击床大呼:“畜牲何足付大事,独孤氏误我!”即刻召杨勇进见。杨广与杨素抢先下手,调东宫卫士代替御林宿卫,并控制宫门,命心腹大臣张衡入寝殿侍疾,并把后宫宫人全部赶到别室。顷刻之间,文帝驾崩,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文帝被杀的真相,遂成为千古之谜。那一年,文帝64岁。

  作为隋王朝的创始人,隋文帝杨坚结束了中原三百余年的分裂和战争局面,推行开明的政治举措,使中国进入了繁荣富强的阶段。但由于他晚年的昏聩,丧失了甄别忠奸的深远目光,落得个被宠信的儿子杨广及宠臣杨素谋杀的下场,可悲而可叹。但纵观他的一生,功绩是主要的,错误居次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