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名刘彻,生于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卒于后元二年(前87),景帝中子。前元四年(前153)被立为胶东王,前元七年(前150年)被立为皇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前141),景帝去世,刘彻即位,以第二年为建元元年,创历代帝王有年号之始。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国策略,国家欣欣向荣,一片繁荣景象。他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汉武帝刘彻像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采取积极进攻的战略。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企图诱敌深入,乘机歼灭,不料计策为匈奴军臣单于识破。此后十余年间,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其中带有决定性的大战有三次:一次是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派卫青等人率兵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并一举击溃,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东南胭脂山)西进,深入匈奴境内千余里,俘虏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平定黄河以西地区。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兵,大败匈奴。从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大举南下,汉朝北部边境得以安宁。
在进攻匈奴的同时,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汉武帝还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尽管张骞此行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却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密切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关系,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战争和奢侈浪费,导致民怨沸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汉武帝在《轮台罪己诏》里表示今后不再发动战争,“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与民更始,发展生产。搜粟都尉赵过提出代田法,将一亩地分成三训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里,这样作物入土深,抗风耐旱。实行代田法,每亩产量可增加一斛(一斛约合30公斤)到三斛。赵过还发明了耧车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汉武帝还采纳白公的建议,于太始二年(前95)从仲山口(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河至栎阳(陕西临潼栎阳镇),灌溉农田4500顷,水中泥土又可肥田,这一水利工程对于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可见,汉武帝在晚年比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较之从前好大喜功,似有所悔改。
后元元年(前88年),侍中仆射马何罗和其弟马通等人密谋刺杀汉武帝,被金日等人发现后杀之。后元二年,汉武帝立时年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为防止太后专权,他又杀死太子母亲赵婕妤。他还让画工画了一幅《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送给侍中奉车都尉霍光,希望他能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辅佐刘弗陵做皇帝。后事安排妥当之后,没几天汉武帝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