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顺利达成了关于强制实行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彻底根除法西斯制度,以防止军国主义复活,再次威胁欧洲安全的协议。

  1945年初,盟军粉碎希特勒发动的阿登战役之后,正准备强渡莱茵河,向德国腹地推进。这时,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试图与美、英单独媾和,以集中残余力量与苏军死拚到底,甚至企图挑起美、英与苏联之间的冲突,从中渔利。

  3月12日,莫洛托夫通知美国、英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和凯尔,提出苏联政府要派代表参加关于德军在意大利北部投降事宜的谈判。遭到拒绝后,莫洛托夫于3月16日致函哈里曼和凯尔,坚决要求美、英领导人立即停止同希特勒德国代表谈判,摒弃今后同敌人单独谈判的一切可能。

  1945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苏军正实施柏林战役,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之日即将来临,但希特勒等法西斯元凶们仍幻想能避免无条件投降。4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佐治亚洲温泉病逝。消息传到柏林,希特勒和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等人一时欣喜若狂。4月16日,希特勒发表告德国全体军人书,宣称美国总统的逝世将会扭转世界大战的进程,上帝要拯救第三帝国了,等等。与此同时,希特勒把59个师的兵力用于西线同盟军作战,而把21个师和14个旅的兵力用于苏德战场,竭尽全力固守柏林,妄图以此拖延战争,幻想能单独同美、英媾和。然而,希特勒的希望终成泡影。美、英、法军队在西线展开了攻势,苏军正顺利进军柏林。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指日可待。

  4月20日,苏军不但突破了德军柏林市远郊防御圈,攻入近郊防御圈,还开始向市区防御圈发起进攻。柏林成了一座战火熊熊、炮声轰鸣、风雨飘摇的孤城。德国法西斯统治集团惊慌失措。

  20日夜,戈林和希姆莱在为希特勒祝贺了56岁生日之后,便匆忙地离开了柏林,他们两人认为希特勒的末日屈指可数,企图通过同美、英的老关系来实现单独媾和。为此,他们分别进行活动。4月23日,戈林从上萨尔斯堡致电希特勒,要求宣布1941年6月29日希特勒任命他为继承人的命令开始生效,以便他接管德国的全部领导权。希特勒接到电报后,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撤销戈林的一切职务和头衔,逮捕戈林及其同伙,而戈林还指望次日能乘飞机去拜见艾森豪威尔并提出西线停火、东线继续同苏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几天之后,戈林在上萨尔斯堡成了美军的俘虏。

  希姆莱于4月23日在卢卑克的瑞典大使馆会见了瑞典红十字会副会长贝纳多特伯爵,希望通过他与西方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联系,表示德国愿意向美英投降,而对苏军继续抵抗下去。4月26日,美、苏、英三国政府完全否定了希姆莱的建议,并同时在报上披露了伯纳多特的谈话内容。希特勒得知希姆莱逃离大本营后,立即下令将他开除出党,并电令邓尼兹逮捕希姆莱。5月21日,希姆莱被英军所俘。两天后,希姆莱咬破氰化钾针瓿服毒自杀。

  4月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区,遂将市内德军分割成三部分,并从四面八方逼近帝国总理府和国会大厦。但希特勒大本营仍在垂死挣扎。4月29日,躲在总统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眼见大势已去,末日即将到来,便同伴随他13年的情妇爱娃·布劳恩举行了婚礼,随后口授遗嘱。希特勒在遗嘱中竭力为自己开脱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胡诌这场大战“完全是那些犹太血统或为犹太人的利益服务的国际政客所需要和煽动的”,叫嚷要重建“民族社会主义”,并任命海军元帅邓尼兹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戈培尔为总理,肖奈尔为陆军总司令。4月30日15时30分,希特勒在避弹室的私人房间里开枪自杀,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爱娃·布劳恩同时服毒身亡。5月1日下午,戈培尔夫妇在毒死了自己的6个孩子后,命令卫兵开枪将他俩打死。

  柏林战役结束后,新组成的邓尼兹法西斯内阁和分散在其他地区的德军残部仍在同盟军对抗。5月1日,邓尼兹政府广播了告德国军民书,表示仍要继续顽抗下去。与此同时,又派出代表与苏军联络,要求苏联同意邓尼兹成立新政府后同各大国进行“和平谈判”,企图在保证法西斯政权和军队的前提下结束战争。在遭到苏联方面的严词拒绝后,邓尼兹转而向西方盟国谋求单独投降。5月2日,新任德国海军总司令汉斯·弗雷德堡上将同英军蒙哥马利元帅举行会谈,5月4日,达成在荷兰、德国西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以及丹麦的全部德军向英军投降的协议。5月5日,美军雅各布·德弗斯上将接受了德军在巴伐利亚和奥地利西部的G集团军群,包括在福耳贝克和蒂罗尔地区德军第19集团军在内的部队的投降。

  5月5日,弗雷德堡奉邓尼兹的旨意来到艾森豪威尔的盟军总部联络,正式向盟军司令部提出南部地域德国军队单独投降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深知:西方盟军单方面接受德军投降,违背了雅尔塔会议精神,不利于与苏联的团结,美国政府急需尽快从军事上击败法西斯德国的最后一个盟国——军国主义日本。而要击败日本,没有苏军的积极参战,美军尚需苦战一年半和付出100万人的伤亡代价。因此,艾森豪威尔通知约德尔:如果不立即签订所有战场无条件全面投降书,谈判就立即结束,美军将恢复空战,并且“不许任何单独投降的人员进入”美、英军队的战线。否则,“我将封锁整个盟军战线,并用武力阻止任何德国难民进入我们的防线,我不容许进一步的拖延”。邓尼兹政府被迫同意无条件向各盟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24时,在柏林市东南的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德国军事工程学校大楼大厅里,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朱可夫元帅主持了签字仪式。接着,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进入签字仪式大厅,凯特尔向各盟国代表团团长递交了邓尼兹授予德国代表团全权签署投降书的证书。随即,凯特尔、弗雷德堡和施通普夫在一式九份的投降书上签字。签字结束后,德国代表被建议退出签字仪式大厅。投降书规定,从1945年5月9日1时开始生效。

  德国法西斯的败降,是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经受无数苦难、遭受巨大牺牲、团结奋战取得的伟大胜利。德国人民也“从可诅咒的希特勒国家中解救出来”。战胜德国法西斯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它对现代史发展的整个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