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华东敌后战场攻势

  日军为了确保京、沪、杭三角地带,防止美军在浙江沿海登陆,谋求沿海海上交通和舰艇基地的安全,于1944年8~10月实施浙东作战,占领丽水、温州、福州。

  9月27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局:“我军为了准备反攻,造成配合盟军条件,对苏浙皖地区工作应有新发展的部署,特别是浙江工作应视为主要发展方向”。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华中局确定由长江以北抽调部队分批南下。

  新四军第一批南下部队——第1师第7团、特务第1团、特务第4团等3个团8000余人,在第1师师长粟裕率领下,于1944年12月27日分东、西两路渡江南下,1945年1月6日于浙江长兴地区与第16旅会合。1月13日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由于新四军第2师方面情况严重,师长罗炳辉因病离职休养,谭未到职),刘先胜(第1师参谋长)任参谋长。军区司令部驻长兴西北的仰峰(4月移至孝丰)。随即对部队进行整编,以第16旅为第1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以浙东游击纵队为第2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以苏中首批南下部队为第3纵队,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阮英平。同时确定了进军部署:决定以第1纵队进至安吉、递铺以东,余杭以北,控制天目山东北侧莫干山和杭嘉湖地区(杭州、嘉兴、湖州);以第3纵队2个支队进至誓节度、广德、泗安公路以南配合第1纵队行动,1个支队在广德、泗安公路南北地区掩护后方交通;第2纵队除继续巩固四明山山区外,逐步向西发展,策应主力南进作战。2月12日,第1纵队向莫干山地区挺进,沿途打击日伪军,粉碎了安吉、梅溪等地日伪军的出扰,占领了杭州西北的递铺、三桥埠之线,控制了武康、德清两城,全部进入莫干山区。

  这时,国民党第3战区以5个团的兵力,在苏浙皖挺进军总司令陶广指挥下,由天目山、孝丰地区向新四军第3纵队发动进攻,企图切断第1纵队后路,进而消灭南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被迫进行两次天目山自卫反击战,击退了国民党顽军的进攻,控制了东、西天目山和临安县城。

  4月,叶飞、金明(第2师政治委员)率苏中2个团南渡长江,4月26日,与苏浙军区领导机关在孝丰东南吴家道会合。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带来的部队编为第4纵队,司令员廖政国,政治委员韦一平。

  5月29日,顽军7.5万人再次进攻天目山区。苏浙军区部队被迫退至孝丰城后,伺机反击,到6月23日,将来犯之敌大部歼灭,巩固了苏浙边抗日根据地。

  在1944年局部反攻中,敌后战场人民抗日武装取得了重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里,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共进行大小战斗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虏日伪军6万余人,争取日伪军将近3万人反正,缴获各种火炮百余门、轻重机枪1200挺、步枪8万余支,收复县城16座,攻入县城47座,攻克据点碉堡5000余处,收复国土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00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