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加盟太平洋战役

  1942年11月8日,也就是迪耶普之战的两个多月后,“火炬”行动拉开了帷幕。“火炬”行动要求英美部队同时在阿尔及尔和摩洛哥登陆。蒙巴顿是制订该作战计划的关键人员,因为人们认为他是关于登陆作战的首席专家。“火炬”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天之后,英美军队便控制了阿尔及利亚和和摩洛哥的一些战略要地。西西里岛战役于次年7月9日打响。盟军在马耳他岛东西两侧集结部队。海滩防线很快就被冲破摧毁,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队几乎一枪未放就瓦解了。11日,蒙巴顿与蒙哥马利一道随后续部队踏进了西西里岛。

  从1943年8月14日开始,英美首脑在加拿大魁北克会谈。经过一番激列争论,会谈通过了代号为“霸王”的战略计划,规定盟军于次年5月1日在诺曼底登陆。另外,还计划了一次在法劝南方土伦和赛附近登陆的辅助性战役,代号为“铁砧”。

  会谈结束后,8月31日,蒙巴顿出任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一职,晋升为战时海军上将。

  盟军东南亚战区统帅蒙巴顿海军上将和副统帅史迪威中将作为东南亚战区总司令,蒙巴顿自然想要在这里建功立业,而丘吉尔则从“欧洲第一”的观点出发缚住了他的手脚。他感到与首相的关系疏远了,自己已渐渐失去了丘吉尔全心全意的支持。尽管“海盗”行动最终未能进行,但蒙巴顿没有气馁,又开始着手筹划适合于他的人力物力代号为“猎猪”的行动,目的仅是在梅宇半岛登陆,以切断驻实况日军的交通线。1943年岁末,白厅电告蒙巴顿,在鳊停泊的5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其中有3艘不准他动用。1944年1月7日,参谋长委员会来电命令他取消在东南亚战区所有的两栖攻击行动,并将所有的登陆器材转运至欧洲。稍后,蒙巴顿甚至接到了将大部分25磅以上的炮弹也运往欧洲战区的指示。他的“猎猪”计划变成了“被猎之猪”。

  1942年初,驻缅日军刚刚完成了改组。其中,为实施在西南沿海地区的攻势作战,于1944年1月专门编组了第28军。军司令官由樱井省三中将担任,下辖第2、第54和第55师团。这三个师团,只有第2师团是在瓜岛作战遭美军重创,后又在菲律宾重建的部队;第54师团是于上一年在国内铢促新组建的所谓“特设师团”。

  若开前线的英第15军由3个师组成:即英国第5师、英印第7师和第81西亚师。军长为克里斯蒂森中将。为了加强这个军的指挥力量,蒙巴顿调换了几名师级指挥官,其中经伦敦同意,将英军与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多洛戈罗要塞之役的英雄弗兰克·梅塞维少将,调来任第7英印师的师长。若开地区的战火刚刚平息10余天,3月8日,日军第15军所属的3个师团及配署部队的近10万法西斯官兵开始越过亲敦江攻入鳊境内,揭开了英帕尔战役的战幕。当3月8日牟田口中将的先头部队渡过亲敦江向英帕尔打来时,蒙巴顿由于意外,左眼严重内出血,正在医院住院。但是,来自英帕尔的消息使他心急如焚。他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离开医院,飞抵卡米拉的斯利姆指挥部。

  听了斯利姆的汇报,蒙巴顿把在亲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来组织防御。据战后日本防卫厅的战史专家称:“这一政策正中日军要害,而牟田口中将恰恰没有看出这一点。”

  通常所说的英帕尔战役,除围绕英帕尔一地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外,还包括在英帕尔以北的科希马和乌科鲁尔地区英日双方展开的激烈战斗。3月8日,佐藤幸德中将率领第31师团乘木筏和小船陆续渡过亲敦江。在唐都和霍马林一带休整后,即分成3个纵队向科希马挺进,进攻乌科鲁尔,夺取这个通往科希马的交通要道。

  斯利姆将这一危急情况报告给蒙巴顿,蒙巴顿立即从第5和第7英印师中抽调部队前去增援,并命令直辖的第3特种突击旅作好空支准备。另外,命令此时尚驻在鳊境内的“饮迪”第23无数程突破旅前去掩护利多,令英第2师从印度内地火速赶来。

  5月13日,在贾伊尔山上残余的日军阵地也被英印士兵占领。日军佐藤幸德中将率部向补给地撤退。蒙巴顿接到科希马战线的日军有撤退迹象的报告后,命英第2师和第7英印师陆续向马奥集中,然后进而夺取乌科鲁尔。

  6月22日,两支队伍好比钢钳的两只钳牙,在科希马公路的109里程碑处将日军钳住。乌科鲁尔这场堵截仗结束后,直接指挥战斗的第33方旅旅长第15方面军司令河边正三向此时已迁到马尼拉的日本南方军总司令部和东京大本营提出了请求停止“乌”号作战的报告。

  南方军总司令官内寿一大将接到河边正三的报告,随即与东京联系,大本营经几次磋商后同意了他们的请求。7月2日午夜,内大将即成威作命甲第101号发布了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由驻缅方面军向第15军进行传达。

  盟军情报人员获悉日本南方军总部下达的全线撤退命令后,立即报告给战区总部,蒙巴顿当即指示斯利姆的第14集团军7个师开始全面追击作战。虽然日第15军渡过了亲敦江,但损失惨重。

  英帕尔战役日军惨败后,驻缅日军首脑十分清楚,随着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塞班、关岛、提尼安等战役中的失利,此时,“缅甸的战略地位,对大本营来说,已失去了政治战略指导上的积极意义,只不过是泰国、马来、印度支那半岛西面的防壁而已。然而,防守缅甸的价值并未失去,因为它占有能够扼制盟军企图沿孟加拉湾向马来半岛的头部和新加坡方向进攻了英印军锋芒的地位。”

  于是,新上任的日本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木村兵太郎中将,根据南方军总司令部的指示,于1944年9月底拟出守缅甸的作战设想,针对蒙巴顿的英印军队,实施“盘作战”和“完成战”。对向曼德勒附近及该地以南伊洛瓦底江畔下正面来攻之敌的作战称为“盘作战”;对向印度洋沿岸正面来攻之敌的作战称为“完成战”。

  10月下旬,日本情报机关已侦知盟军将放弃蒙巴顿的“德拉卡拉”计划,并确立了由陆路戟入缅甸的战略,于是,木村中将立即召集第15军、第28军、第33军各参谋长及作战主任到爷光,就方面军今后作的战构想,特别是“盘作战”指导要领,进行了研究。

  蒙巴顿制定了“卡皮特尔”计划——英印部队首先强渡亲敦江,并在那里建立桥头,然后在南下进攻仰光。

  11月10日,斯托普福德将军指挥的第33军在亲敦江西岸完成攻击部署。阿萨姆团的一个突击营向江对岸的莫七发起冲锋,顺利登上了东岸。接着,该军的第20师主力也陆续渡过了亲敦江,并占领了莫莱。与此同时,第11东非师在皇家空军准确无误的空袭支持下,沿着亲敦江西岸幽暗的加包山谷向加里瓦打去。

  12月10日,印度工兵在亲敦江上迅速架起了桥梁,使第14集团军的各主力师得以开过对岸。

  梅塞维的第4军包括第19英印师和第17英印师,后来,集团军直辖的第5英印师也归梅塞维指挥。蒙巴顿给梅塞维的命令是:跨过亲敦江后进入瑞波平原,与日本第15军驻守在那里的师团进行决战,并夺取日本人在耶乌—瑞波地区的各重要机场。这一战要打得既快又狠。

  梅塞维部队渡过亲敦江后,遵命向东冲击。4天之后,他们又占领了英多西北部的班毛,并同从北部挥戈南下的英第36师会合,向瑞波平原逼近。

  可是木村兵太郎中将并不想在这块宽阔的平原上决战。蒙巴顿便与斯利姆研究制定了一个新方案——斯托普福德的第33军从北面向曼德勒施加压力,去占领伊洛瓦底江上的渡口;这时,梅塞维的3个师要从吉灵庙向正南进发,尽可能悄悄地直插密沙河流域,然后从甘高向东南推进,在本各附近的伊洛瓦底江下游占领一个渡口,目的是越过日军卫曼德勒部队的后方,在敏铁拉附近建立一个战略性屏障,从而封锁他们径南向仰光的退路,并截断来自仰光的补给,最终将日本第15军歼击于曼德勒—塔泽—稍埠—敏建地区。

  新方案开始实施。梅塞维的部队在深入的侧翼包抄行动时,秘密穿过丛林密布的甘高山谷,并在帕科库出其不意地强渡伊洛瓦底江,然后利用装甲部队和空降部队风驰电掣般挺进,直逼东南面敏铁拉日军重要基地。

  许多高级军官乘坐的指挥车仍在假军部里进进出出,使日军谍报人员仍以为梅塞维和他的军司令部逗留在达木。

  一切就绪,即将行动。但就在这时,75架美国运输机却被猝然抽调到云南去,因为中国军队在广西面临着日军猖狂进攻。蒙巴顿为此向美国方面提出抗议,说这些飞机都已装满了运给先头部队的补给品,而梅塞维这次向敏铁拉的远距离穿插是以空运补给为基础的。但抗议没有奏效,大部分飞机还是被调走了。现在,梅塞维必须沿着一条雨季无法通行的坎坷不平的土路,从达木到帕科库冒险行军700公里。这条土路本是供老百姓的牛车通行的,而现在要通过的部队却达3个师之多,还有重型坦克、大炮和其他车辆。好在工兵部队于15天之内,紧急加宽、加固了这条土路的2/3路段,使上述重型装备得以勉强通行。

  然而,由于美国的运输机被猝然抽调走,直至1945年1月底前后,梅塞维的部队终于陆续抵达了伊洛瓦底江岸地区。这条江是缅甸的主要河流,虽然江水当时处于最低水位,但是开阔松软的沙洲却又形成了另一道险障。尽管地势对第41军非常不利,梅塞维还是采取佯装渡色漂偷渡成功。3月1日,蒙巴顿得知敏铁拉还未拿下,非常气恼,便要斯利姆亲自飞抵前线指挥。斯利姆到现场后,在该城北面集中兵力发起攻势,最终占领敏铁拉。

  蒙巴顿麾下的部队在敏铁拉打赢了,下一步就是夺取曼德勒。其实,就在木村兵太郎中将调兵力反扑敏铁拉的时候,蒙巴顿将尚能调用的兵力统统投入到了曼德勒外围,伺机拿下曼德勒。接下来的目标是攻占仰光城。

  3月20日,英军完全占领了曼德勒。

  蒙巴顿虽然打开了仰光的大门,但雨季即将来临,必须迅速攻克仰光。

  梅塞维的第4军在和时间的赛跑中,还是输给了雨季。于是在1945年5月1日,蒙巴顿对仰光实施两栖登陆计划。其实,在此之前,蒙巴顿就已经考虑梅塞维部队被雨季阻挡的可能性,因此他从驻吉大港至若开一带的克里斯带森的第15军中,抽出一个师的兵力执行两栖登陆任务,这个师将配署一个中型坦克团和一个伞兵营,并紧急搜寻了一些登陆艇集结待命。

  5月1日,英军在发动两栖登陆之前的几个小时,蒙巴顿令空军飞越仰光上空进行侦察,发现日军已经逃之夭夭了。然而,登陆计划继续实施。2日,他们合为一路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仰光城。5月6日晨,从勃固南下的梅塞维的第4军先头部队,也终于开进了仰光。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