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法意谈判与埃塞俄比亚问题

  法意谈判期间,埃塞俄比亚问题始终是影响谈判进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早在八九月份双方最初拟订谈判议程时,意大利就丝毫不掩饰他们对埃塞俄比亚的企图,将法意在埃塞俄比亚的利益划分问题,列为谈判的重点问题,以至于法国人一开始就预感到埃塞俄比亚问题将会成为谈判的关键。

  12月5日发生的瓦尔瓦尔事件,使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埃塞俄比亚问题也随即成为法意谈判的首要内容。

  12月6日,即瓦尔瓦尔事件发生的次日,意大利代表苏维奇向法国大使明确提出了有关两国在埃塞俄比亚利益划分的问题,要求法国允许意大利参与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经营,并支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行修建一条铁路。此后,又要求法国放弃在埃塞俄比亚的其他经济利益。

  12月17日,法国大使德尚布伦向赖伐尔汇报:“对于苏维奇先生提出,关于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放弃经济利益的形式问题的回应将事关根本利益。事实上,从我们的观点看,这个回应是谈判的关键。”

  但是,当时法国政府关心的重点并不在埃塞俄比亚,12月15日,赖伐尔在内阁中将法国对意政策的目标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希望意大利在德国重整军备问题上支持法国的立场;

  第二,如果恢复裁军谈判,法意相互支持保留对德优势,以确保本国安全;

  第三,法意在奥地利问题上合作。因此,赖伐尔有意将埃塞俄比亚问题作为与意大利讨价还价的筹码,在达到目的之前不肯轻易让步,致使法意谈判在12月下旬一度停滞不前。

  然而,此时墨索里尼已经决心动用武力征服埃塞俄比亚。他在12月20日亲自起草了一份针对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纲领,其中明确指出:意大利行动的最终目的是摧毁埃塞俄比亚的武装力量并全面征服这个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征服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意大利急于在法意谈判过程中与法国达成妥协。

  12月25日,墨索里尼对意大利谈判代表阿洛伊西说,由于“埃塞俄比亚问题在我们与法国缔结一项协定后才算准备就绪,目前有必要使事情进展得快些”。为此,墨索里尼在12月27日亲自召见法国大使,表示意大利同意法国在有关奥地利独立及德国重整军备等问题上的立场,但条件是要求法国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作出让步。

  对此,墨索里尼明确提出两点要求:

  1.要求法国允许意大利参股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经营;

  2.要求法国政府秘密地承诺法国在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利益仅局限于铁路沿线。

  法国大使在当天给赖伐尔的电报中写道:“他(指墨索里尼)对我毫不掩饰地说这一点将是协定获得成功的关键。”由于意大利在主要的问题上满足了法国的要求,所以法国决定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回报意大利。

  赖伐尔在12月29日提出一份有关法国在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利益的协定草案,其中同意将法国的利益限制在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沿线,要求法国大使在此基础上与意大利谈判。

  至此,法意谈判获得突破性进展,尽管具体细节还有待于敲定,但法意协定已基本成型,因而赖伐尔的罗马之行也随即提上日程:启程时间定于1935年1月4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