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可耻的一生

  1883年6月28日,赖伐尔出生于法国多姆山省的夏特尔东。赖伐尔靠自学成为中学的辅导教师,继而攻读法学课程,获学士学位。从1907年起,赖伐尔在巴黎开业当律师。

  赖伐尔开始从政就表现出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20世纪初法国工人运动高涨,社会党领导工人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在工人中和社会上赢得了声誉。赖伐尔便在1903年加入法国社会党。并因曾为工会和左派人士辩护获胜而一举成名。1914~1919年担任众议员。1920 年因选举失败而退出社会党。1924年以独立社会党人的身份再度当选为众议员。1927年成为参议员。1934年以后在杜梅格和费朗丹两届内阁中任外交部长。1935年再次出任总理兼外交部长。1936年,在人民阵线获胜前不久,赖伐尔内阁倒台。此后4年,赖伐尔都没有在政府任职。

  1940年5~6月,法国溃败。雷诺政府起先迁到都兰,以后又一个城堡一个城堡地转移,最后停留在波尔多,再也无法前进了。政府必须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是继续战斗还是停战求和。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后却没有分配到应有的“胜利果实”。墨索里尼以此蛊惑人心,并于20年代初出任意大利首相。在贝当元帅成为主和派的领袖时,既不是政府成员而在此之前又从未参加过雷诺政府工作的赖伐尔,却坐镇波尔多市,对议员们施加影响,在议会里给那批追随贝当元帅的部长们以支持。在雷诺辞职而贝当组阁时,赖伐尔便进入贝当政府任国务部长。赖伐尔劝说政府留在法国本土,接受停战。

  6月21日,赖伐尔在波尔多粗暴野蛮地阻止了勒布伦总统的出走。

  22日,法德停战协定正式签字。从此,赖伐尔在维希政府中开始坚定地推行亲德卖国政策。

  赖伐尔亲德亲法西斯的政治倾向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存在着一股主张对法西斯的崛起采取不抵抗政策和不借任何代价寻求同德国协调一致的倾向,赖伐尔就是这个新倾向的化身。事实上,从一开始。赖伐尔就是法德“忠实合作”的鼓吹者。

  作为维希政府的一名要员,赖伐尔劝说国民议会自行解散,从而使第三共和国于1940年7月10日寿终正寝。同时,由于他的坚决支持,古怪而反动的制宪法令得以通过,确立了维希政权的某种“合法”地位。

  1940年10月,赖伐尔和希特勒私下会晤,使希特勒相信一个愿意“合作”的法国对德国大有好处。

  几天以后,他又安排贝当与希特勒会晤,以便使他亲德卖国的新政策得到认可。赖伐尔擅权专断,不顾廉耻,引起内阁中其他部长们的猜疑,也为仍想保持某种中立和自治的贝当所不容,因而在1940年12月被贝当解职。

  不久,德国占领当局的阿贝兹亲临维希,指令解放赖伐尔并把他带到巴黎。赖伐尔参加了德国在法国组建的法西斯组织“巴黎中心”。

  1941年8月27日,赖伐尔参加“法国志愿军团”典礼时遇刺受伤,遂进一步得到纳粹德国的信任和垂青。

  1942年4月,由于德国人出面干涉,贝当被迫重新召回赖伐尔任政府总理,因为他比达尔朗之流更能让德国法西斯称心如意。一项新的制宪法令把内外政策的实际领导权全部给了赖伐尔,贝当终于成为“傀儡元首”,这本是赖伐尔早在1940年6月就已经想做到的事。赖伐尔改组政府,那些由贝当元帅早先任命的部长们不是被迫自动辞职,就是被撤职。

  赖伐尔任命了两个坚定地同德国“合作”的人,博纳尔和比歇隆,他们一个“控制”法国青年,另一个则用最能使德国人满意的方式来管理法国经济。而赖伐尔自己则大权独揽、兼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和情报部长。

  1942年6月22日,赖伐尔发表臭名昭著的声明:“我衷心祝愿德军胜利,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胜利,明天布尔什维主义就会到处泛滥。”

  贝当元帅的“合作主义”已经很难被接受了,赖伐尔关于德军胜利的祝词更不会为正义的法国人民所饶恕。而赖伐尔却一意孤行,开始收获他那罪恶的果实了。

  首先,赖伐尔进一步纵容了纳粹德国当局对法国人民的凌辱,许多法国人被作为人质遭到肆意屠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统统塞进毫无卫生设备的车厢里,送交德国人。仅1942年4月20日至5月24日,德国人枪毙的法国人质即达210名。1942年7月之后的两个月中,维希当局把10410名犹太人(大多数是来自德国的难民)送到纳粹手中。

  其次,赖伐尔充分利用维希的情报和宣传部门,引诱法国人志愿到德国去,替德国人补充因战争造成的劳动力不足。赖伐尔还想出这样一个主意,即由青年工人去“更替”上了年纪的犯人。正当志愿者的来源开始枯竭时,维希政府于1943年颁布“强制劳动制”法令,规定凡20岁至22岁的青年均应去德国服劳役,并设立了强制劳动局。

  同时,赖伐尔把“法国志愿军团”改为“三色旗军团”,使它有了正式地位。到1944年7月,共有65万法国劳动力遣送到德国。

  再次,赖伐尔动用法国的经济力量支持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法国生产的工业产品中12%的飞机、10%的蒸汽机车、20%的卡车等都交给德国使用。他还破坏和镇压法兰西民族抵抗运动。赖伐尔命令警察跟踪法国南部的抵抗运动者,特别是跟踪那些以为不会遭到德国人袭击的向英国秘密发出电报的人。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8月,法西斯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赖伐尔仍企图以各种方式改变维希政府的性质,打算召开早已解散的议会,成立一个能为英美所接受的临时过渡政府,使戴高乐在他的政府还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认之前,就面临着在首都已有一个掌握实权的政府这一既成事实。但是这一企图未能实现。

  1944年8月下旬。德国占领当局命令贝当、赖伐尔等人动身前往贝尔福,1945年5月,赖伐尔逃往西斑牙,在那里准备为自己辩护。西班牙政府把赖伐尔交给了盟军。1945年8月1日,赖伐尔被引渡给法国政府。同年10月9日,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赖伐尔死刑。赖伐尔在法庭上极力狡辩,为自己开脱,但仍然无济于事。赖伐尔服毒自杀未遂,于10月15日被处决于弗雷内监狱的围墙边,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