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轴心国布防

  在德国军队内部,对1943年德国地中海战略问题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以隆美尔为首的一派认为,意大利人毫无价值,同盟国一旦采取进一步行动,德军应该放弃撒丁岛、西西里岛、希腊大部,以及比萨—里米尼一线以南的所有意大利领土,将节省下来的兵力投入到苏联战场。德军南线总司令凯瑟林元帅则持反对意见。他不愿将这一带的空军基地拱手让与盟军,因为这样一来,德国的工业区和罗马尼亚油田都将暴露于空中打击之下。他相信,意大利人将会为保卫祖国而战;只要有少量的德国部队及装备相助,意大利人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希特勒倾向于凯瑟林的意见,决心不放弃巴尔干领土。他下令向巴尔干再派驻6个师,从而使那里的驻军总数达到13个师。他在撒丁岛重新组建了第90师,在西西里重组了第15装甲师,并向意大利南部派遣了“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和第16装甲师。为防范意大利投降,希特勒命令制定一项计划,必要时解除意大利军队武装,并占领意大利北部的比萨—里米尼一线。

  驻守西西里岛的轴心国部队为意大利第6集团军,司令是意大利A·古佐尼将军,辖8个海岸师、4个意大利机械化师和2个德国装甲师。同时,“赫尔曼·戈林”师于6月抵西西里,总兵力达27万人,包括战役开始后增援的2个德国师。可用于空中支援的飞机约600架。实际上,德军派驻第6集团军的联络官森格尔·翁德·埃特林中将控制着德国师和古佐尼。此外,赫尔曼·戈林也经常直接给他的师下达命令。

  意大利海岸师装备落后,士气低下,轴心国统帅部不指望他们能抵御盟军的登陆。关键是那6个机动师的部署。凯瑟林认为,在盟军登陆部队建立登陆场之际,当地的后备队就应将其消灭在水线附近。森格尔·翁德·埃特林则认为守军在确定盟军的主攻方向后,同意大利后备队一道从中央阵地发起反攻,将其歼灭。为此,埃特林命令,机动师沿直径240公里的西西里岛分散布防,盟军一登陆即对其发起反攻。

  盟军佯装对特拉帕尼进攻的欺骗计划,促使轴心国进一步分散兵力,将第15装甲榴弹师调往该岛西端。担任西部防御的还有2个意大利机动师,另2个意大利机动师同“赫尔曼·戈林”师一道防守该岛东部。在7月10日那天,德军在该岛的兵力只有约2.3万人,至战役结束前,德军投入西西里防御的总兵力达到6万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