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所向披靡的滚滚铁骑

  1919年6月28日,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条约规定德国不仅需要割地赔款,更重要的是限制了德国军队和军备的发展,尤其是规定了德国不得拥有坦克、重炮等攻击性武器。对德国的种种限制和掠夺,不仅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德国的仇恨,播下了复仇的种子。

  时隔20年之后,1939年9月,蓄谋已久的德国集重兵闪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1个月后,即10月5日,拥有3400万人口,面积为30.9万平方公里的波兰便被彻底击败了。此后到1941年突然对苏宣战,苏联军队节节败退、西部大片领土失守为止的短短三年间,闪电般的德国部队,传奇般的战争手法,占领了90%的欧洲。

  而相对于德国整个战局的飞速发展,第三帝国的装甲部队,更是创造了当时的军事奇迹。1938年3月,德国的第16军的两个装甲师在48小时行进600公里,到达并攻占了维也纳。1939年9月1日,作为闪击波兰的尖刀,第19装甲军以装甲师为先导,向波兰境内猛插猛打,仅用十几天就占领波兰全境。1940年5月,又是当时的装甲兵为先锋发起了法、比、卢等国的西线战役。13日到15日,德国的装甲部队即攻下了卢森堡、比利时、法国要塞色当,打通了通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的道路。6月初,又是装甲兵为主力发起了旨在歼灭法国南部约70个法国陆军师的战役。当时的装甲部队只用了8天时间就打到了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平均每昼夜行进速度约70公里。

  德军的快速兵团以每昼夜30~50公里的速度,实施钳形突击。从凡尔赛和约到二战初期的短短20年时间,德国的装甲兵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欧洲的陆战之王,不能不说是二战的一个军事奇迹,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就是后来被誉为“闪击英雄”和“装甲兵之父”的德国陆军上将海因茨·威勒姆·古德里安。正是古德里安对德国装甲兵在建设和训练上的贡献及他在战术上的“闪电战理论”成就了这段神话。

  古德里安于1888年6月17日生于但泽南部魏克塞尔河附近的卡尔姆(当时属德国,现属波兰)。从1901年到1907年,他就读于军事学校和柏林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作为一名准尉加入了他父亲指挥的部队。1913年,他与一位医生的女儿马格丽特小姐结婚,他们生有两个儿子,二战期间都跟随装甲部队作战,他的长子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将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古德里安因表现出突出的潜质被派往柏林的军事学院进行参谋培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古德里安奔赴西线战场参战,1914年11月被提升为中尉,一年后即升为上尉。战争期间,他虽然没有指挥任何战斗单位,却亲身经历了西线各个主战场——从马思河大溃败到凡尔登。古德里安此时是一名无名上尉,职位频繁转换,但在大战结束前却有幸在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任职3个月,在此他大开眼界。

  战后,他留在了被裁减为仅10万人的德国国防军(凡尔赛和约限定的数目,因此入选者都是精英)。当时在德军第5骑兵师任职的古德里安上尉就开始思考古老的骑兵部队的未来发展问题。因为大战结束后,复兴中的德国面临着如何使战败的德军迅速恢复强大战斗力的问题,这与古德里安对于新的机动兵力的探索不谋而合,正如他本人所言:“我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的活动就是与德国装甲兵建立密切的关系。虽然我是轻骑兵出身,而且也无任何的技术训练,但是命中注定了我一定要和‘机械化’发生密切的关系。”从此,古德里安就开始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并着手为德国建立一支欧洲最强的装甲兵。

  1921年1月,古德里安幸运地被选调到德国国防部运输兵总监部担任参谋。他开始研究装甲车辆问题,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初露头角的坦克这一兼具机动力、攻击力和防护力于一身的新式武器。当时在装甲兵理论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英国,古德里安非常崇拜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因为哈特是世界上第一个注意到坦克集中使用的人,有人因此称古德里安是利德尔·哈特的未曾谋面的学生。当时,哈特和富勒等装甲兵理论的先驱者们已不满足于将装甲车辆仅仅视为步兵的一种支援武器,而是试图凭借装甲车辆的大规模使用而发展出一种全新可行的战术理论;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先进军事思想在此时并不为保守的英国军界所接纳。

  尽管德国军队也存在这种守旧势力的顽固阻挠,但古德里安却远比他的英国老师更加幸运,因为此时德国有一个野心勃勃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力主扩军备战,他认为战争中重要的不是军队的数量,而是军队的速度和与飞机合作的技巧。希特勒构想编组装甲兵团,使之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具有攻无不克的功效。

  1927年10月,古德里安被提升为少校,这段时间,他全副精力都在搜寻有关机械化战争的资料。他以其良好的法语和英语能力翻译了利德尔·哈特、富勒等人的有关著作,然后便尝试着在卡车上架起了木头做的炮塔和主炮,试图模拟真实的坦克以进行军事演习,因为直到此时,他竟从未亲眼见过一辆坦克,《凡尔赛和约》不允许德国拥有坦克这样的重型武器装备,所以他只能进行纸上谈兵式的理论研究。

  这一时期无疑是古德里安的装甲兵作战理论的形成时期。他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我在1929年逐渐相信,无论是单独使用坦克还是坦克与步兵协同作战,都不可能达到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在各兵种的组织下,坦克应居于主要地位,其他兵器都应配合装甲兵的需要而居于辅助的地位。把坦克配属在步兵师里是绝对错误的。事实上,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装甲师,其中包括一切支援部队,以使坦克得以充分发挥战斗效力。”1930年,古德里安少校出任第三机械化营的营长。几经波折,他拼凑成一支拥有模拟坦克的装甲搜索营,充当德军第一支供试验用的“装甲兵部队”,并全力投入战术演习。他又遇上好运,新任运输兵总监的鲁兹将军思想开明,很欣赏他对新战术的研究。

  1931年10月,已在年初晋升为陆军中校的古德里安升任机械化兵总监部参谋长。这使他有可能从纸上谈兵开始为德国装甲兵部队的组织编制和武器装备进行初始的实际工作。他确信装甲兵将发展成为一个在战术上具有决定性价值的兵种,其组织应以装甲师为基本单位,进而组建成装甲军。为使德国陆军的众多将领们接受自己的新观念,古德里安中校做了大量的艰难工作,他后来幽默地谈到自己的成果:“最终,新观念的建立者还是战胜了马匹;大炮还是战胜了长矛。”

  在研究和推广自己的装甲兵理论的同时,他还亲自参与了德国坦克的研究设计工作。他认为,装甲师应配备轻型和中型两种坦克;一个坦克营的编制应是三个轻型坦克连和一个中型坦克连。1932年夏,德国运输兵总监鲁兹将军首次组织了一次包括加强步兵团和坦克营在内的混合演习,此次演习充分展示了使用装甲兵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前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