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目标——塔兰托

  “如果把意大利海军比做一柄剑,那么瘫痪了塔兰托,这柄剑也就卷了刃。”有人在分析意大利军事地理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确实如此,塔兰托海军基地地位的重要,得利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

  意大利半岛就像踏进地中海的一只靴子,塔兰托就深藏于意大利靴形半岛的底部。在这只“皮靴”的鞋跟和鞋掌之间,有一个向内弯曲的鞋弓弧,这就是塔兰托湾。它面对着浩瀚的东地中海,与西西里岛共扼地中海的咽喉。以塔兰托为基地的意大利舰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难怪英国人将其视为心头之患。

  塔兰托分为内港和外港两部分。内港名为皮克洛,完全为陆地所包围,仅有一条狭长的水道与外港相通。外港称格兰德,港阔水深,是大型战舰的主要停泊地,有圣皮埃特罗岛和圣保罗岛,犹如哼哈二将把守住入口。数千米长的防波堤,从这两座岛屿延伸到岸上,像两条玉臂将整个塔兰托港拥入怀中,在外港唯一的入口处,意军已设置了防潜网,岸边有一尊尊巨大的岸炮指向外海。看来,想从海上攻入港内,真是难于登天。

  尽管从空中对港湾实施攻击尚无先例,但意大利人也不敢马虎。在开罗,年轻有为的英国情报军官波洛克海军上尉用一种老式的投影放大机,对侦察机从空中拍摄的塔兰托港照片进行了认真判读。他发现港内防御兵力很强,大约有300门高射炮和22个探照灯具。然而,使波洛克迷惑不解的是,所有的照片上都有一些小白点,难道是洗印时出的毛病?或者是相机镜头有污斑?然而,小白点的排列颇有规律性,间距大致相等。这是什么呢?波洛克敏锐地断定:是拦阻气球。不久前为抗击德机轰炸伦敦,英国就曾使用过这种气球,想不到意大利人这么快也学会了这一手。

  拦阻气球是由金属线或钢缆系留于空中一定高度上的障碍物,通常设在港口、舰艇和重要军事目标的上空,以防敌机低空突袭。一旦飞机从低空进入,就有可能撞上钢缆,导致机毁人亡。

  英国“光辉”号航空母舰塔兰托基地司令阿图罗·里卡迪将军对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他拍着胸脯对不时来此视察的意大利海军官员保证:“我的塔兰托固若金汤!火力、照明、拦阻都已联成网络,任何一架飞机都别想钻进来!”

  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英国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就是要突破他自认为固若金汤的塔兰托。

  英国在地中海的两艘航空母舰,一艘是“鹰”号,它跟随坎宁安转战1年,曾多次遭到意大利岸基飞机的攻击,已显得老态龙钟;另一艘是“光辉”号,它刚刚服役4个月,显得生气勃勃。

  “光辉”号航空母舰是皇家海军的骄子,它舰长226米,宽29.2米,排水量为2.3万吨,吃水7.3米,航速31节,载机36架,其中“箭鱼”式鱼雷机24架,“管鼻燕”式战斗机12架。“箭鱼”式鱼雷机是一种老掉牙的飞机,其最高时速只有138海里,和年轻的“光辉”号实在不太相称。让它们在夜间溜进塔兰托港贴着水面低飞,在离目标几百米时投下鱼雷,那无异于去送死。

  为此,他们对“箭鱼”飞机进行了改装,领航员被挤在后座上,炮手被取消,空位上加放了1个60加仑的副油箱,以延长飞机的续航力。为完成突袭任务,还从舰队中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抓紧进行夜间训练。驾驶员练习陡直下降,在快要碰到浪尖时再把飞机拉起来,然后朝模拟目标投雷。

  对这样大吨位的航空母舰来说,“光辉”号的载机量也许过少。然而,这正是英国人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当时的海军大臣丘吉尔敏感地预见到即将到来的空中威胁,他指示:“宁可牺牲载机量,也要加强防护能力!”

  于是,“光辉”号和它的几艘姊妹舰就成了与众不同的“装甲航空母舰”,和意大利的“纸板舰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光辉”号的装甲防护能力极强,飞行甲板装甲厚度为76毫米,据称可承受2000米高空投下的225公斤炸弹。它还装有二部792型对空警戒雷达和16门114毫米高炮。通过雷达屏幕上神秘莫测的尖头信号,雷达兵可以昼夜捕捉来袭的空中目标,并及时报告给高炮手。

  “光辉”号的舰长是博伊德上校。博伊德绰号为“犟牛”,这不仅因为他体格健壮,性情暴躁,还因为他有一种认准目标便义无反顾的性格。博伊德早年是巡洋舰上的一名鱼雷长,但他却对飞行有着特殊的兴趣。当他还是个年轻中尉时,就私下学会了驾驶飞机。凭着他天生的犟劲,他硬是从一个普通的轻巡洋舰舰长,晋升为皇家海军中为数不多的攻击航空母舰的舰长。

  鱼雷长出身的博伊德,对鱼雷感情深厚,当讨论攻击塔兰托是使用鱼雷还是炸弹时,他坚定地选定了前者:“从舰底进水比从舰上进空气有效得多”。

  博伊德选定鱼雷攻击,也不全是出于感情,更主要的是他对防雷网和鱼雷性能了如指掌。

  防雷网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防雷设施,设置在大型军舰的周围或侧旁,防护军舰最大吃水线以下的舰舷。所以,即使鱼雷投掷再精确,也只能炸毁一段防雷网,而奈何不了战列舰。为此,博伊德起用了刚刚秘密研制成功的磁性鱼雷。这种鱼雷不同于一般的触发鱼雷,它的引信装有一个感应装置。当鱼雷从敌舰船底下通过时,感应装置受舰船磁场的影响而动作,从而引爆火药,使雷头爆炸。舰船底部比两舷的防护力差,易于损毁,因此,磁性鱼雷的攻击效果比触发鱼雷好得多。更主要的是,由于磁性鱼雷不是直接触及舰舷时爆炸,而是从舰下通过时爆炸,定深可以适当靠下。意大利防雷网的设置深度为8米左右,英军可将磁性鱼雷定深为10米。这样一来,意大利人精心设置的防雷网就根本不起作用了。当然,对于这一切意大利海军当局一无所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