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日本的计划也付之流水

  纳粹的原子弹研制计划被盟国破坏后,他的盟友日本惊恐万状。原来,日本人很早就已经着手开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了。他们给这项计划取名为“二号研究”。

  1934年,日本的理化研究室和科学家就进行过人工轰击原子核的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军方拨出巨款在东京空军大楼建立了核弹研究所,妄想依靠原子弹威胁世界,实现所谓“大东亚共荣”的美梦。

  1940年底,潜伏在美国的间谍向日本军方密报了美国核计划的秘密,这一情报使日本人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万分恐慌。侵华战争中庞大的军费开支严重地影响了“二号研究”的进展程度。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缺乏宝贵的资源。当时日本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制造原子弹的材料——铀,而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原子铀的矿藏。日本人想到了盟友德国。东条英机将日本的想法和得到的美国有关核计划的情报传递给希特勒,并希望希特勒能在铀上给予帮助。

  希特勒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日本的要求,显得十分大方,也立刻给予援助,并派出潜艇秘密运输。希特勒如此痛快地答应日本人,主要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作出的决定。当时,德国与美国的决裂已不可避免,为了抑制美国人的核计划,有必要在轴心国内确立核震慑。希特勒认为,一旦,美国首先制造出原子弹,那么,对德国必将是极大的威胁,但是,如果日本人在这方而捷足先登,闯入核大门,那么无疑又将是对美苏的威胁。

  德国人在一个月黑风急的夜晚,将一艘装载着核原料的潜艇悄悄地驶向日本。日本大本营同时接到德国方面出发的密电,即刻着手准备接应。

  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盟国谍报人员的眼睛,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了德国潜艇远航日本的情报。美国海军在德国潜艇必经之路马来西亚近岸处布下了天罗地网,静候德国潜艇的到来。

  漆黑的大洋深处,鲸鱼般的潜艇关掉了无线电,悄无声息地向预定目标行驶着。这天上午9时27分,尽管德国潜艇关闭了一切能够关闭的系统,但动力系统是无法关闭的,美国海军的声纳兵测出了潜艇的方位。

  很快,一枚枚深水炸弹沉入海底,爆炸激起的水柱有两二米高,德国艇终于没能躲过炸弹的袭击,连同珍贵的铀原料沉入了海底,埋葬在大洋的深处。

  德国的援助之路被美国人切断后,日本人只好自认倒霉,无可奈之下,只好在中国的东北以及蒙古等地搜刮少量的资源,然而,从这地方运回去的铀数量少得可怜,对于一个庞大的核计划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日本的“二号研究”进展十分缓慢。

  1945年,美国空军大举轰炸日本东京,日本空军总部作为军事目标遭美军持续的大规模的轰炸,“二号研究”所在的49号楼也被美国的上千吨炸弹炸得粉碎。

  §§第七章 汪精卫之死揭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