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科学家反战

  当时,德国的科学家在铀开发和铀利用上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沿的,但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部分参加核研究的科学家都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工作的,其中一部分人并没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甚至是消极的。

  德国“铀计划”的核心人物海森堡其实已经认识到许多原子弹的关键技术问题,但在战争期间却故意避开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转而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这是德国原子弹研究工作没有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森堡对他的行为曾经作过这样的解释:“在专制政权下,只有那些表面上与政府合作的人才能进行有效地积极抵抗。”

  另一位科学家罗伯特·容克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海森堡和他的朋友们之所以从事德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这首先是使另外一些缺乏觉悟的物理学家无法实现事业上的成功,因为他们不应该成功。”

  在德国战败后,著名的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因为其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

  从这一点上来看,德国的科学家似乎更具有人性。

  尽管受到原子弹的道德问题的困扰,并且还怀有对希特勒和具体组织者的不信任,德国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工作中还是很努力的。同时,日耳曼民族骄傲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不能看清世界的局势,有些人甚至认为:德国造不出原子弹,其他国家就更没有希望。而此时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上,美国的几十万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着自己的原子弹计划——“曼哈顿工程”。就是这样一个工程把德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德国仍然蒙在鼓里。

  另外,德国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倾向于基本原理和基本现象的研究,不愿意卷入平淡、烦琐的技术性工作,大量的既懂得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又能从事具体技术和组织工作的人,不是逃亡就是转入其他军事研究部门,造成了德国核研究的脱节,虽然铀和同位素分离、重水生产等问题的研究最初进展很快,但没有人有效地将它过渡到大规模的生产上去,也没有人有效地组织与原子弹有关的爆炸、辐射等问题的综合研究。

  当年美军“阿尔索斯”行动特遣队在德国曾发现一张未能销毁的设计草图,美国负责原子弹研究的格罗夫斯和科学顾问格德斯密特都认为,从图上判断,海森堡等科学家研究的成果,离原子弹爆炸只有一步之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