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操纵苏台德骚乱

  纳粹造成苏台德地区骚乱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在柏林接见了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导人汉莱因,就在这次会见中,希特勒和汉莱因讨论了新行动的基础。希特勒说,德意大人党现在必须认识到它已经获得了一个有7500万人的日耳曼民族的支持,7500万人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继续压迫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因此,德意志人党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要在伟大的解放运动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德意志人党的任务是向布拉格政府提出必要的要求,保证该党得到它所向往的特权。

  4月24日,汉莱因在卡尔斯巴德(现卡罗维发利)提出了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的“合理要求”——卡尔斯巴德纲领。这个纲领不仅包括了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自治的苛刻条件,而且为进一步向捷提出领土要求打下了基础。它的要点主要包括:不承认德意志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地位,要求德意志人和捷克人完全平等;通过立法在苏台德地区建立一个德意志区,实行完全自治;德意志区全部官职由德意志人担任;结束苏台德德意志人自1918年以来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释放纳粹政治犯等等。而且,汉莱因还在以后的讲话中表示,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完全改变其与法苏结盟的对外政策,废除它同法国、苏联所签订的盟约,转而完全依附于德国。汉莱因明确提出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须完全改变其对外政策。”因为他认为“捷克迄今为止的外交政策已把该国置于与日耳曼民族为敌的地位”。

  因为这些所谓“合理要求”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少数民族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德国直接提出来。所以这一点对希特勒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旦布拉格政府拒绝这些要求,希特勒就可以以“所有日耳曼人的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实现他的扩张计划。

  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不会同意的,哪怕是作为谈判的基础也不会答应。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对汉莱因所能作出的让步不能使柏林满意,这是希特勒早已预料到了的。何况他的野心也绝不仅限于苏台德地区。因此,在3月末苏台德地区的问题首次提出来之后,德国就一直没有放弃对捷克进行军事占领的决心和准备。从5月开始,希特勒在德、捷两国边境集结军队的意图和行动都日益明显和加强,中欧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虽说在中欧地区,捷克斯洛伐克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面对强邻,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自我保护。因此只好把国家的安全寄托在集体安全体系之上。为此,捷克斯洛伐克想通过与法国以及苏联等国签订一系列的“条约”为国家构筑这一安全的堡垒。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