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德新舰试航

  早在30年代初,当“德意志”号袖珍战列舰还躺在船坞里加紧建造的时候,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就已着手酝酿一项新的造舰计划,即新建两艘能与法国“敦克尔克”级快速战列舰相匹敌的战列巡洋舰,并以开创德国现代军队之先河的普鲁士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作为舰名。

  两舰于1935年初相继秘密开工,并分别于1938年5月和1939年7月下水服役。由于采用了锅炉效率较高的蒸汽轮机,两舰航速提高至32节。3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分别配置在首部和尾部,12门150毫米副炮布置在上层建筑的两侧。如此有效的装置,使其成为二战开战时德国海军最强大的军舰。但在北角一战中,德国还是输了。这可能是德国海军首脑们所始料未及的。

  “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在它们正式参战前,进行了一次不同凡响的海上游猎。此次游猎虽然干得并不出色,但至少说明德国人是极富心机的,对付他们并非易事。

  1939年11月21日中午2时,德国新造的两舰从威廉港起航,在马尔歇尔中将的指挥下向北驶去,正式开始了它们的首次游猎。此次出航的目的在于试探英国海军大西洋防御体系的虚实,所以雷德尔海军元帅只给了两舰极有限的任务。

  1943年12月26日,德国战舰“沙恩霍斯特”被击沉。图为德国水兵在养护“沙恩霍斯特”号的主炮。“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准备先沿挪威水道北上,穿过北海,再折向西北。顺便在舰队驶抵法罗群岛和冰岛之间的英国海军警戒线时,装出要直闯北大西洋航线的样子,趁机捞上一把。狼子野心,何其毒矣!就算英国海军警觉,德舰也可马上转头往北疾驶,进入北极地区长夜的黑暗中躲藏起来,事后再寻找机会,利用速度快的优势,高速南下返回德国。连一次游猎行动都部署得如此严密,德国人的精细也可见一斑。

  23日早晨,“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悄无声息地越过法罗群岛,尔后继续向西北方向前进。此时,英国皇家海军的辅助巡洋舰“拉瓦尔品第”号正在这片海域担负巡逻警戒任务。当日下午4时,“拉瓦尔品第”号突然发现前方冒出了两艘气势汹汹的德国巨舰,当时距离只有8000码。“拉瓦尔品第”号原是条商船,经改造后才用作战船,只装有100毫米大炮,速度慢,而且没有装甲防护。距离如此之近,跑来不及,而战则只有死路一条。“拉瓦尔品第”号舰长没有过多地考虑而毅然选择了后者,既然难免一死,也该死得有价值些。于是,他一边发报报告发现德舰,一边全速冲向前面的两个庞然大物,意欲发挥自己小口径火炮的作用,拖住强敌,争取时间。但毕竟实力相差悬殊,两舰的第一次主炮齐射就使“拉瓦尔品第”号瘫在海上,炮塔被掀翻到海里,两小时后便沉入冰冷的海底。

  获悉德舰入侵后,英国海军立刻撒开大网进行围捕。“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两艘战列舰从苏格兰启航,挺进挪威,以切断德军退路;“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法国“敦刻尔克”号快速战列舰从补利茅斯启航,驶向北纬60度,西经20度的阵位,以期保卫中大西洋航路。“厌战”号战列舰也离开护航编队,驶向丹麦海峡,以防“沙”号舰由此闯入北大西洋航线;远在加拿大海岸的“反击”号巡洋舰和“暴怒”号航空母舰也立刻启航东进,构成北大西洋的第7道防线。英国海军部同时下令离出事地点最近的“新卡斯特尔”号重巡洋舰尽量缠住德舰。“新”舰接到“拉瓦尔品第”号的警报后,立刻全速驶向出事地点。当时天正下小雨,能见度很低,“新”号在2小时后发现东方海面上有探照灯光和火炮射击时的闪光。不久又看见10公里处有一艘军舰,2分钟后又看见第2艘,很显然,两德舰是在用信号灯进行联络。“新卡斯特尔”担心距离太近,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抗敌而减速转向。但是天不作美,雨越下越大,没装雷达的“新”号舰很快就失去了目标。

  事实上,德国两舰也不敢在海面上逗留过久。所以当听到“格奈森瑙”号报告说,附近好像有一艘英国军舰时,不明英军虚实的马尔歇尔害怕被缠住而急速东奔,装出要从挪威海逃跑的样子。午夜之后,两舰转向东北,于次日晚接近北极长夜圈的边缘。在此闲逛12个小时后,马尔歇尔试图以雨雾作掩护,沿挪威海岸回国。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两舰两次南行都遇上大晴天。马尔歇尔中将不敢冒险,只好又掉头北上,继续泡在北极圈的黑暗里。27日天气恶劣,在浓雾的庇护下,它们快马加鞭,沿着挪威海岸32公里的水道全速南下,并偷偷越过英国巡洋舰警戒线间的空隙,溜回德国。可怜英国海军部对此浑然不觉,竟还在北极圈附近傻愣愣地部署重兵。德国人实在狡猾!要与这样狡猾的敌人对抗,英国恐怕还得多花些气力。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