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指苏联卫国战争中波罗的海沿岸第、方面军于1944年7月17~31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法西斯德军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集团,解放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两市。

  战役开始前,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司令员为马斯连尼科夫大将)沿普斯科夫湖东岸、普斯科夫以东、奥斯特罗夫以东、捷列霍瓦,以及沿韦利卡亚河(方面军在该河西岸有若干登陆场)占领防御。方面军(第42、67集团军,突击第1集团军,第54集团军,空军第14集团军)当面之敌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弗里斯纳上将,1944年7月23日起为舍尔内尔上将)所辖第18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一部,由第1航空队航空兵支援。在第6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当面的奥斯特罗夫方向,敌军集团的密度最大。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认为扼守所占领的防御地区具有重要意义,该防御地区组成“东方壁垒”的北段(即“豹”阵地)。第1防御地带在韦利卡亚河以东构筑,第2防御地带沿韦利卡亚河、锡尼亚河西岸构筑。防御是由堑壕和交通壕连接的支撑点和防御枢纽体系。整个防御地区分为4个野战筑垒地域。此外,普斯科夫和奥斯特罗夫两市各有市区防御围廓加以掩护。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的企图,是以突击第1集团军和第54集团军相邻翼侧从斯特列日涅沃登陆场向巴尔维、古尔贝内总方向实施猛烈突击,迂回敌人最坚固的奥斯特罗夫筑垒地域,首先粉碎法西斯德军奥斯特罗夫集团,以后前出普斯科夫集团后方,并予以粉碎。右翼和中央军队(第42、67集团军)应以积极的防御牵制敌人,不让其向方面军主力的突破地段调动兵力。

  在战役准备时节,军队进行了大规模变更部署,以便在斯特列日涅沃登陆场集中兵力兵器。为使敌人无法察明真实的突击方向,从7月5~20日,在奥斯特罗夫以东进行了9个师的假集中,从23~28日,又进行了局部进攻战役。敌人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这个方向。由于变更部署和在主要突击方向(56公里宽的地段)坚决集中兵力兵器,战役开始前,方面军生动力量比敌多2.7倍,火炮和迫击炮多2.1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0倍。政治机关和党团组织进行了大量工作,以激发军队高昂的进攻锐气。保持战役准备的隐蔽性,向军队推广强渡江河障碍和突破阵地防御的经验。对全体人员讲明了这次战役的意义。各分队的党组织都得到了巩固。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开始前,第54集团军利用友邻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于9日在新勒热夫东南发起进攻后取得的战果,以步兵第321师(师长为切斯诺科夫上校)于11~16日消灭了韦利卡亚河东岸敌军各掩护群,在佩切赫诺瓦—谢缅佳希地段进抵该河,并夺取了河西岸登陆场。

  17日,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方面军突击集团转入进攻。突击集团于两天内在奥斯特罗夫以南近70公里宽的正面上突破了敌人防御,向纵深推进达40公里,从19日起,转入追击开始退却的法西斯德军。敌军奥斯特罗夫集团遭到西南面和西面的深远迂回。21日,向奥斯特罗夫进攻的第67集团军各兵团会同突击第1集团军步兵第146师,以强击攻占了敌人防御中的这一要点及其交通枢纽。敌军普斯科夫集团也受到被迂回的威胁。第42集团军利用总战果,于22日开始了攻占普斯科夫的战斗行动,次日会同第67集团军步兵第291师解放了该市。

  奥斯特罗夫和普斯科夫两市解放,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右翼军队前出至韦利卡亚河西岸后,方面军受领了新的任务,即以主力向阿卢克斯涅、瓦尔卡总方向发展进攻。因而,主要突击就转到了突击第1集团军地带(第54集团军一部兵力转隶该集团军)。方面军克服了敌人不断增强的抵抗,于31日前出至伊尔博斯卡以西,劳拉、阿卢克斯涅、古尔贝内各点以东一线,在此被阻止于法西斯德军“马林堡”既设防御地区之前。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的结果,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突破了敌人坚固筑垒防御,解放了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挫败了德军第18集团军,克服了严重的水障碍韦利卡亚河和难以通行的普斯科夫—卢巴纳斯森林沼泽低地。这就为解放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役的特点,是由于大胆地迂回敌人最坚固的筑垒阵地,从而迫使敌军普斯科夫—奥斯特洛夫集团后退。苏军在进攻过程中表现了高超的技能和集体英雄主义。7个战功卓著的兵团和部队被授予“普斯科夫”,9个被授予“奥斯特罗夫”荣誉称号。

  §§第七章 闪击波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