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塔乐图战役

  塔尔图战役指苏联卫国战争中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于1944年8月10日至9月6日进行的进攻战役。战役目的,是粉碎法西斯德军塔尔图集团,并解放塔尔图市。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战役(1944)的结果,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司令员为马斯连尼科夫大将)进抵敌人坚固的“马林堡”防御地区。塔尔图战役企图是:第67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相邻翼侧并肩向沃鲁、塔尔图方向实施突击,以突破敌人防御,将当面之敌集团(“北方”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各兵团)分割成两部分,并将其各个粉碎。第54集团军以右翼向加维耶纳方向进攻时,从南面保障方面军突击集团。空军第14集团军对地面军队实施空中支援和掩护。由于在主要突击方向坚决集中兵力兵器,苏军在兵力兵器上造成了相当大的对敌优势。例如,突击第1集团军的人员比敌人多2倍,炮兵多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5倍。军队中进行了大量工作,以动员全体人员完成面临的任务,激发高昂的进攻锐气。这一工作是在解放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的口号下进行的。

  8月10日,在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苏军对敌人发起冲击,第一日,就在主要突击方向突破敌人主要防御地带,并推进10公里。第67集团军各兵团扩张战果时,在突击第1集团军的配合下,于13日攻占了沃鲁市。16日格列奇金指挥的独立第25江河舰艇支队,在梅希科尔马地域楚德湖西岸实施登陆,配合了苏军向塔尔图方向的推进。24日第67集团军突入塔尔图,次日解放该市。8月底前,方面军以其右翼前出至埃马约吉河,以中央和左翼前出至沃尔茨湖东岸、瓦尔加以东、高亚河(至莱亚斯齐耶姆斯),在此遇到敌人激烈抵抗。苏军击退了敌开到的预备队实施的反冲击,于9月6日转入防御。

  塔尔图战役的结果,波罗的海沿岸第3方面军推进100~130公里,为突至里加湾,并突击敌人纳尔瓦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格勒方面军于7月底在纳尔瓦地域实施的进攻促成了塔尔图战役的胜利。15个战功卓著的兵团和部队被授予“塔尔图”荣誉称号,16个荣获战斗勋章。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