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进攻

  季赫温进攻战役指苏联卫国战争中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霍津中将)第54集团军和独立第4、52集团军在西北方面军配合下,于1941年11月10日至12月30日进行的反攻;是列宁格勒会战(1941~1944)的一部分。战役目的是粉碎法西斯德军季赫温集团,恢复季赫温一沃尔霍夫铁路交通,改善列宁格勒方面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和列宁格勒的态势,并牵制敌军兵力于西北方向,阻其调往莫斯科方向。11月10日前,法西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莱布元帅)第16集团军在季赫温方向深深楔入苏军防御,切断了向拉多加湖运送物资,从而也就切断了对列宁格勒进行补给的唯一铁路干线。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苏军毫不迟延地在季赫温方向转入反攻,粉碎敌军主要集团,恢复沿沃尔霍夫河右岸的战线,并在该河左岸夺取登陆场。

  季赫温进攻战役的准备是在防御战役过程中进行的。尽管兵力兵器有限,但由于在10月下半月和11月上半月抽调了大本营预备队和从正面其他地段调来9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1个坦克旅、1个步兵团和一些分队,参加战役的军队得到了加强。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政治工作,以动员全体人员粉碎敌人。讲明了此次任务由于列宁格勒的严重局势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威胁而具有特殊重要性。由于采取了措施加强在沃尔霍夫河以东行动的第4、54、52集团军,此处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军的变化。苏军的人员比敌人多0.3倍,炮兵(口径76毫米以上)多0.4倍,但坦克居劣势,为1:1.3,飞机的劣势更大。苏军对敌军季赫温集团采取了包围态势。战役企图是向基里希、格鲁济诺实施数个向心突击。第4集团军(司令员为麦列茨科夫大将)从季赫温地域实施主要突击,任务是在基里希地域与第54集团军(司令员为费久宁斯基少将)和在格鲁济诺地域与第52集团军(司令员为克雷科夫中将)会合。以主力向谢利谢进攻的西北方面军所属诺夫哥罗德集团军级集群[2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无坦克)、1个骑兵师],与第52集团军协同动作。

  11月10日,诺夫哥罗德集团军级集群不待全部军队作好准备,即在诺夫哥罗德以北转入进攻,12日第52集团军在小维舍拉以北及其以南,19日第4集团军在季赫温东北,12月3日第54集团军在沃尔霍夫市以西分别转入进攻。各集团军根据其准备程度发起进攻。诺夫哥罗德集团军级集群的进攻未取得进展,由于进攻组织上的缺点,第52集团军于11月18日才突破敌人防御,20日攻占了小维舍拉。起初,苏军在其他方向的进攻发展也极为缓慢。直至12月7日,当第4集团军左翼各兵团在季赫温以西突破敌人防御,并前出至西托姆利亚,造成截断敌军季赫温集团唯一交通线的威胁时,情况才出现了转变。法西斯德军统帅部被迫开始把在季赫温地域被击溃的各兵团残部企卒撤到沃尔霍夫河对岸。9日季赫温解放。第4集团军对敌人转入追击。

  15日,2个新锐师进入战斗后,第54集团军的进攻开始较顺利地发展。17日该集团军进抵奥洛姆纳地域,包围了敌军沃尔霍夫集团左翼。此前,第4集团军部队包围了其右翼。该集团在被合围的威胁下开始仓卒退却。16日,第52集团军粉碎大维含拉的敌军守备部队后,开始向霍尔沃夫河推进。28日前,第54集团军将法西斯德军赶过姆加·基里希铁路。

  17日,第4、52集团军合编成沃尔霍夫方面(司令员为麦列茨科夫大将),12月底前,进抵沃尔霍夫河,夺取了该河左岸数个登陆场,并将法西斯德军逐至向季赫温发起进攻的地区。

  季赫温附近反攻的结果,苏军重创敌人10个师(其中包括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迫使法西斯德军统帅部向季赫温方向增调5个师。苏军推进100~120公里,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颇大部分国土,并保障了直达沃伊博卡洛车站的铁路交通。希特勒统帅部完全切断列宁格勒与各地的联系和用饥饿困死该城的计划被打破了。

  季赫温反攻,为苏军在11~12月展开全线反攻奠定了基础,配合了在莫斯科附近粉碎法西斯德军。季赫温进攻战役是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发动的最初几个大规模进攻战役之一。苏军统帅部正确地确定转入反攻的时间和战役的主要目的——粉碎向季赫温方向进攻的敌军最强大的集团,对取得战役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第4、52集团军共有1179人因战功被授予勋章和奖章,其中11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第五章 斯摩棱斯克战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