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编后记

  《昌江区志》的编纂工作,在中共昌江区委、昌江区人民政府、昌江区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和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指导下,得到全区各乡(镇)场、街道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历时6年,定稿成书。

  回顾6年的编纂工作,1999年11月至2001年6月,主要是成立机构,拟定编目,为志书编纂创造基础条件。2001年7月,(昌江区志》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组织写作班子,制订方案,修改编目,召开编纂委员会成员,各乡(镇场)街道分管领导,区机关部门负责人和资料收集、供稿人员会议,时任区长章琦到会讲话。9月,派编撰人员参加省培训学习,紧接对资料收集和供稿人员进行第二次培训,认真学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1985年(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和1997年《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传达贯彻省培训班精神,部署《昌江区志》编纂的各项工作。10月,又组织编务人员到乐平市地方志办公室取经学习,11月始,资料收集与撰稿同步进行,至2004年9月,《昌江区志》勾勒出了基本形体。10月,停修。2005年4月,《昌江区志》的编纂工作,再次启动运作。5月,《昌江区志》初稿报市地方志办公室敲定,8月,撰辑人员根据敲定意见和建议,经过一番辛苦劳作,于11月形成第二稿,12月至2006年9月,区志稿报市地方志办公室审查,撰辑人员根据市志办修改意见,又几经揣摩,反复修改,写成第三稿,10月,送主修、副主修、总纂阅改。12月至2007年3月,撰辑人员又对人志资料、数据进一步核实订正,文字上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改,6月,区志送审稿定稿,7月,印成正式送审稿,8月,送审稿报市地方志办公室审验,发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把关审查,同时发给区机关部门及基层单位征求意见。11月6日,召开评审会议,与会人员特别是专家学者为《昌江区志》内容补充完善,质量再提高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使修改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撰辑人员对评审会议提出的各种意见理顺脉络,从宏观把握到具体记述上,对书稿的修改字斟句酌地勤奋笔耕,连续作业,终在2007年11月11日定稿付印。

  回顾《昌江区志》的编纂历程,区委、区政府从布置到最后定稿,始终把编纂区志当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来办。前任中共昌江区委书记汪立耕、昌江区人民政府区长盛良兵和几位常务副区长施坤顺、俞永红、胡巧省、程少华多次听取区志编纂工作情况汇报,解决编志经费及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好地保障了区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原任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现任昌江区政协主席李冬季详细阅读志稿,明确提出时间和质量要求;前任区长,现任区委书记曹雄泰、区长林群、常务副区长杨珊庚关心重视区志的编修工作,不但保障了经费、尤其经常与撰辑人员商谈区志的质量,提出见解和意见。副区长史晓莲主持区志编纂工作连续6年,亲自多次召开会议,经常了解编纂工作情况,解决编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从组织上、领导上确保了区志编纂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市统计局、区档案馆、区农业局为志书提供大量统计和档案资料;市环保局、市保险公司昌江办事处,市国土资源局昌江分局、市国(地)税局昌江分局、昌江区人民武装部、区交通局、区城建环保局、区地质矿产局、区经计(贸)委、区人事劳动局、区司法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林业局、区人大、区政协、区供销合作社、中共昌江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和荷塘乡、吕蒙乡、西郊垦殖场等单位领导对区志的编纂关心、支持,为区志资料收集照片拍摄提供方便。尤其是市政协主席查炳炎、原市政协副主席柯尔荣为《昌江区志》的编纂工作自始至终关心和支持,多次来昌江区了解编纂工作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黄梅玲副主任关心、支持和帮助的同时,江寿如、陈金春两位科长为《昌江区志》编成一部具有地域地方特色的精品作,不辞辛劳,对志稿反复揣摩,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并且多次亲临昌江区直接指导《昌江区志》的编撰。这些,都是加速《昌江区志》顺利完成编纂任务的良好基础。《昌江区志》定稿出版,我们如释重负。值此,我们衷心地对关心支持《昌江区志》编纂的领导和审稿领导,专家及付出辛勤劳动的各单位和相关人员深表谢意!

  《昌江区志》的编务人员以退休(养)干部为主。除《自然环境》章中的“地质”、《交通邮电》章中的“交通”、《城建环保》章中的“总体规划”、“城区建设”、“建设管理”和《军事》章中的“地方武装”、“兵役”、“驻军”以及《工业》章中的“工业产品”、《经济综合管理》章中的“税收”的前期资料由地质矿产局张茶花、区交通局徐永友、区城建环保局方敏、区人民武装部45明华、区经计(贸)委杨树著提供;打字由王敏负责;摄影、协调联络由区志办主任龙积林负责;其余编校工作由退休(养)干部承担。具体情况是:余章好负责《教科文卫体》章中的“教育”一节的资料收集和编辑;张立权负责《凡例》、《概述》、(自然环境》、《政区》、《人口》、((城建环保》、(工业》、《交通邮电》、(农业》、《中共昌江区委》、《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昌江区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军事》、《社会团体》、《民政》、《政法》、《经济综合管理》、《旅游业》、《教科文卫体》、《社会生活》、《人物》、《大事记》的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全志撰稿统稿和修改校对。

  《昌江区志》的编纂,得到65人的文字资料提供,300余人次的询访座谈的口碑资料和区档案馆、区机关、部门,各乡(镇场)街道及市派驻区双重领导的机构提供的资料,经过分门别类,共写了5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精选人志的文字仅占七分之一,为补充文字难以述清的问题,随文附制表格187种,千余项数据。

  《昌江区志》编纂告竣,由于撰辑人员过少,水平有限,又不谙编志之道,志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