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体育

  民间体育

  区境民间传统体育源远流长,项目有拳术、刀术、龙舟、舞龙灯、舞狮、走高跷、挤棍、武术、中国象棋等。建区后,民间体育有新的发展。体育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拔河、长跑、扑克、桥牌、康乐球等。并分期举行比赛。春节前后或“五一”、“十一”、元旦举行单项比赛,有老年、壮年、青年、少儿参加。

  龙舟活动是昌江区农民群众特别喜爱的民间体育项目,主要在竟成镇沿昌江河岸各村村民。几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都到昌江河进行划龙船,此活动已成习俗,多为自发。昌江区曾与市体委联合举行多次龙舟比赛。1985年6月22日,三河村龙舟一队获全市比赛第一名。全区有6一7支龙舟队,共有10多条仓位不等的龙船。

  篮球在全区较为普及,主要以荷塘乡、鱼占鱼山镇最为突出。近几年,吕蒙乡也成篮球热。境内从农村到机关,工厂到学校,都建有业余男子篮球队,坚持业余训练。每逢节假日,都要举行篮球赛或与周边单位进行邀请赛。1986年2月,荷塘乡篮球队获全市首届农民“丰收杯”篮球赛第二名。

  长跑运动区境中小学校最为喜爱。1973-1985年,区每年都举行元旦环城赛跑或冬季长跑活动。1986年以后,由于交通等原因,活动开展断断续续。昌江二中山国福父子是长跑爱好者,多次参加全市长跑赛并获得名次。山国福坚持每天长跑锻练,在其影响下,昌江二中形成一支长期坚持长跑锻练的年青队伍。

  中国象棋区内极为普及。老、中、青、少年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多数体育活动都少不了中国象棋比赛,而且参赛人员之多。19%年,水准较高棋手刘显10岁就参加全国少年中国象棋比赛3次,获得第31名、第8名、第4名成绩。1997年乐蓬生、乐圣生兄弟3次参加全市中国象棋比赛,比赛成绩均在前茅,并争得团体第三名。200(〕年,刘显和邵金在全市十运会上中国象棋比赛分别获金牌和银牌奖。

  舞龙灯是昌江区民间传统项目之一。最为突出的是贴鱼山镇、荷塘乡、吕蒙乡、丽阳乡习俗于每年元宵节,大多数村都有舞龙队进行表演。所舞的龙灯不尽相同,均为竹蔑扎。1994年元宵节夜晚渔占鱼山镇举办舞龙活动,共有16条龙灯参加,唯为1条板凳龙灯(用家里坐的板凳上面点燃腊烛连接起来)长40余米,从河西过拦河坝,龙头到了河东,龙尾还未上坝,舞动壮观优美,很有特色。

  乒乓球玩乒乓球为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时常可以见到少年、儿童用木板搭成简易的球桌,或用两张“八仙桌”,或用四张课桌拼起来玩乒乓球。全区各乡(镇)场,均建有乒乓球活动室。区机关于2000年建乒乓球活动室。区女子球队技术水平相当,出席市第九届,第十届运动会,获单打冠、亚军,团体第一名。

  桥牌昌江区桥牌活动起步晚。80年代末,区借西郊垦殖场举办桥牌培训班,有40余人参加学习。首次参加全市在昌河举行的桥牌赛,获团体队式赛第3名。在全市十运会上获团体第5名,多次参加全国桥牌通讯赛也获得景德镇赛区好成绩。

  武术1974一1977年,区体校(原区少年业余体校)设武术班。1983年后,青少年受电影《少林寺》影响,兴起武术热。区体委为引导青少年武术的健康发展,利用暑期分别在市广场、莲花塘、东郊等地举办武术班,招收一大批青少年进行初级武术的培训。

  职工体育

  昌江区的职工体育活动,一般由工会组织,工余时间进行,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中国象棋、扑克等。建区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工间操,有的单位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经常开展单位与单位,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友谊比赛。

  1984年,昌江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以下简称区老年体协)。之后,区属各单位、各乡(镇)场、街道相继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区老年体协成立以来,老年人体育活动十分活跃。不少老年人参加门球、登山、春游、麻将、中国象棋、乒乓球、健步行、太极拳等活动锻练。同年,昌江区还成立钓鱼协会,每年组织全区钓鱼比赛2次以上。区钓鱼协会除参加全市钓鱼比赛外,1987年,参加在无锡举行的国际钓鱼邀请赛暨全国钓鱼协作赛。昌江区选手胡银龙获国际钓鱼邀请赛单尾重第5名、于集彬获第7名。1990年,参加在南通举行的首届全国钓鱼邀请赛,昌江区选手于金保获单尾重第1名。至2000年底,全区共有老年体协组织68个。昌江区的老年体协开展经常性的体育锻练外,还不定期的举行书画展和花展。

  学校体育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体育课改军体课。1975年,《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条例》的颁布,中小学积极推行,普遍实行每周两节体育课和每天早操、课间操制度,不少学校还推行眼保健操。1982年起,按《国家体育锻练标准》进行达标训练。1988年,推行儿童广播韵律操。中学基本上配备大专学历体育专科教师、城区小学至少1校有1名专职体育教师、农村小学基本上配备中师体育专科教师。区教研室制订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同时还举办体育教师培训班。2000年,中学在校学生、小学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均达国家规定标准。

  少儿体校

  昌江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成立于1973年11月30日,1989年3月31日改名为昌江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1993年3月25日,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人。开设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举重、武术等项目,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

  全民健身

  1995年,国家颁布《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91997年又颁布(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年1月29日,区政府根据《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发《昌江区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意见的通知》。1995一1997年,全区掀起宣传贯彻“一法两纲要”热潮,制作宣传栏24块,每块办宣传板面6期以上,刷写标语近千条幅。1997年5月12一16日,区与市体委、浮梁县、珠山区联合在浮梁县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培训班。昌江区选派8人参加学习,经过考试,有6名达二级、2人达三级。同年8月,区派杨乐林参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学习,经过考试,国家体育局授予杨乐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10月,举办全区第八套广播操培训班,为基层培养广播操教员40名。1998年12月,对区机关304名干部、职工进行体育测定,合格率为91%。其中良好率26%,优秀率只有12%,体质未达标的9%,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和检阅昌江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成果,从5月至9月底,举行“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昌江赛区比赛”活动。各组比赛活动项目分别为:老年组:门球、棋牌、麻将;成年组:第八套广播操、5000米长跑、拔河、3分钟投篮、1分钟俯卧撑;少年组:引体向上、足球颠球、排球对墙垫球、3分钟投篮;儿童组:3分钟双摆跳绳、立定跳远、儿童广播操;幼儿组:幼儿广播体操、1分种拍皮球;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组:体质测定、乒乓球、飞镖。昌江区获得“江西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体育设施

  建区后,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增加和完善。199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对昌江区“两基”教育检查评估认可,全区各级学校体育设施均达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绝大多数村委会有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室。荷塘乡20户以上自然村都有水泥晒场兼作篮球场,并均安装有篮球架,区政府机关除有篮球场、乒乓球活动室外,还有单杠、双杠、平梯、爬杆等。区少年体校建有旱冰场,1992年又建起体育综合训练大楼。该楼建筑占地面积1078平方米,训练楼主体两层,一楼200平方米,为举重训练房,二层1600平方米,为乒乓球训练房,附属楼共5层,供区体委办公、学员住宿,训练器材保管及科研使用。

  体育竞赛

  建区后,充分运用群众喜爱的体育传统项目开展竞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昌江区的群众体育的发展。基层单位每年至少举行2次以上体育运动会,各中小学校每年举行校运会1次,全区性的体育活动每年8一16次不等。1985年,出席省、市举重,龙舟比赛,老年运动会,科技人员运动会获金、银、铜牌33枚。1987一1989年,出席省、市比赛获金牌28枚、银牌11枚、铜牌7枚。1989年,评为江西省体育工作先进县(区)。1991年,出席省举重比赛获金牌、银牌各1枚。1992年,获省级金牌1枚、银牌2枚。1996年,山国福(昌江二电教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1997年,获省级以上奖牌13枚。1998年,出席省十届运动会,夺金牌4枚。

  §§第十一章 社会生活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