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教育

  教育形式

  学前教育据《景德镇市教育志》记载,1951年,城市部分公立小学办幼儿班。昌江区域的学前教育属其一部分。1956年6月以后,街道和厂矿根据有利生产、方便职工的原则,分别建立民办、厂办托幼机构。农村开办季节性托幼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中小学试办幼儿班。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幼儿园激增。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办幼儿园被裁撤、民办幼儿园解散、厂办幼儿园也大部分有名无实。1970年建区后,昌江区的幼儿教育逐步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幼儿教育迅速发展。1980年5月,区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区妇联。1983年接管贴鱼山(含丽阳)公社、荷塘垦殖场的幼托事业。

  1987年统计,全区有66所幼儿园,135名保教人员,人园幼儿2469名,占全区幼儿总数的36%。

  1996年,幼儿教育工作由区托幼办移交给区教委管理。1997年1月,对区境的幼儿园、学前班登记注册。1998年全区共有幼儿园20所34个班,在园幼儿966人;18所小学附设23个学前班,在校学龄前儿童1004人。

  2000年,区境内有幼儿园25所,人园幼)L1569名,教职工111人。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58%,城乡10所小学附设学前班,学前班教师学历达标100%。

  私塾私塾主要承担蒙养教育,以教学程度分,分初等和高等,初等的称蒙馆,高等的称经馆。

  蒙馆1945年,景德镇城区有29所蒙馆,其中设在区境的狮子弄、绣球弄的蒙馆分别由龚谦浪和冯躬启任教,蒙馆则广设城乡,以识字为主。

  经馆多选址于秀丽清静地,景德镇的经馆设于区境禅师山、沙陀山等处。据《浮梁县志》载,北宋时期禅师山即盛私学,状元刘辉(铅山人)和进士程节兄弟(浮梁人)同读于此。清代浮梁有“十户人家九读书”、“乡无不教之地、地无不学之人”等说法,虽然言过其实,不过也反映学校广设城乡。明末清初,举人余兆麟、余邦伟都是景德镇著名的经馆先生,分别在禅师山、沙陀山设馆,时间较长,学生也多。民国时期,有点名望经馆先生罗文海(都昌人)在禅师山设馆,秀才刘世艺(都昌人)在沙陀山设馆。抗日战争爆发后,经馆随着主教先生自然减员,最后在历史上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对私塾蒙馆实行“准其开学,加强领导,指导其逐步改进”的方针。将塾师组织起来,定期学习,提高他们的水平,要求使用新教材,改革旧教法。对城区塾师进行审定,够条件的转公办小学任教;农村塾师则多向民办小学教师过渡。1955年以后,由于普通教育发展,私塾逐年减少。1965年前后,私熟亦自然消失。

  书院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景德镇监镇李齐愈于区境长萝仿白鹿书院制,创建长萝书院。长萝聚徒讲学,生徒不限于浮梁本籍人。宋末元初,书院讲学风气盛,一度学者、生徒“四方云集”。明洪武四年(1372年),由于山长朱伯高去府学任教授,人去学废、书院停办。

  古代景德镇的会馆有书院的名字,但没有招收徒办学,仅有传舍兼书斋的性质。区境的饶州会馆(今三小)称芝阳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颁兴学诏书,规定书院改为学堂。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书院渐改为小学堂。

  小学教育1913年,方芷庭在里村翠云寺创办竟成小学。1916年,城乡办有一批“国民学校”(初级小学)。1917年余畴九创办矜式小学(今景德镇市第二小学)是当时景德镇较著名的学校之一,后改为第十三初级小学,后再改为蛤蟆桥小学。1933年,景德镇有公立学校19所,区境学校属其一部分。1934年,推行保学制度,每保(或联保)设由保立小学,按保学制度规定,初小皆改为保立小学。在城皇庙(今小港嘴商店)办保联小学。1938年矜式小学又更名为浮梁县立新第一区第二保联中心小学。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初小义务教育),各保立学校为“保国民学校”,中心小学改为“中心学校”。1946年,城皇庙的保联小学更名为第六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均为完小)。这以后,城市仅私立小学有所发展,公立学校日衰,农村小学在解放前夕濒于停办。

  1949年5月上旬,市、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区境内各类小学。1949年8月,第二中心小学改名为景德镇市第二完全小学,第六中心小学改为景德镇市第二初级小学、三间庙保小改为第六初级小学,私立小学准予立案续办。据资料表明,区境三所小学有15名教工,8个教学班,195名学生。当年城乡适龄儿童人学率为20%

  1950年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的规定,是年,省立浮梁革命烈属子弟学校和市立工农子弟学校(1952年改名十五小)成立。城乡优先吸收工农子弟人学,46%的工农子弟减免了学费,赤贫户子女并发给文具书籍。城区小学由各自招生改为按地区划片统一招生,农村实行乡学乡办、村学村办、民办公助。1953年,城乡小学就网点布局进行分批整顿,城乡小学修建了一批校舍,开始改变小学没有专门独立校舍的状况。

  1954年城市小学生比1949年增加了3.6倍,为解决校舍不足,第二小学试办二部制。1956年,在波萝庵首创民办小学。次年,为解决城市适龄儿童人学问题,市人委会发出《关于提倡机关、厂矿、团体办学的通知》,区境城区厂办、民办小学有所发展。适龄儿童基本人学,农村适龄儿童人学率达56%。1958年,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小学生连续三年猛增,在校学生1960年比1957年增长1.67倍。1961年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发展厂办民办学校,调整小学网点,积极地普及小学教育。1962年,区境华电瓷厂、红旗瓷厂、红星瓷厂相继办子弟学校。

  1964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逐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城乡开设了一批多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小学及早班、午班、晚班等简易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9月,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所谓“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

  1970年,景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城区的太白园、昌江、东郊三个人民公社和郊区的竟成公社小学均由区革委会政治部教育组管理。1975年教育组撤消,成立景南区文化教育局,管理第二、第三、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第二十小学及竟成小学共11所。1976年10月6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区(县)各级党政把普及小学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列为工作重点。农村一方面充实和加强乡中心小学,整顿和提高一般全日制小学;另一方面发展和办好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和教学班,提高适龄儿童人学率,提高读完五年小学的普及率。1977年I1月8日,进驻学校工(贫)宣队全部撤离学校,从此,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步人正常。1979年2月,景南区文教局撤消,区管小学复归市教育局直管。1983年12月昌江区人民政府恢复教育局,原市管的城区二小、三小、十五小及竟成乡、鱼山乡、荷塘乡、吕蒙乡、朝阳垦殖场、西郊垦殖场、先锋垦殖场、枫树山林场所属52所完全小学及65所村小(教学点)划回区属。此外,区境的景波机械厂、景兴瓷厂、陈湾瓷石矿、电瓷电器公司、砖瓦厂、八五九厂等六家厂矿子弟小学及大岭小学的业务属区管理。1984年,昌江区经市政府验收认定昌江区1983年有适龄儿童41%人(不含鱼山、荷塘),人学人数为4075人,人学率为97.2%。巩固率98.6%、普及率94.3%、少年无盲率%。3%,确认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区1989年,行政区划基本稳定。据1990年统计。全区小学有50所,在校学生14678名,379个教学班,849名教职工。

  1996年10月,省政府对昌江区“两基”教育进行检查评估,认定全区小学适龄健康儿童人学率为100%,城区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学率为100%,农村为70.5%,1997年1月3日,国家教育委会公布昌江区为全国第三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区。

  1996年特别是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本着“危房改造与发展并重,校园重建与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相结合”,在新建和改建小学7所的同时,调整了学校网点布局。至200()年,全区有小学48所,教学点17个,在校学生14664人,教职员工868人。

  中学教育始于1917年秋,竟成小学校长方芷庭创办浮梁县立珠山中学,校址竟成小学本部(翠云寺)。主要招收竟成高小毕业生,有学生近20人。一年后,因师资经费不足,停办。

  1956年,枫树山垦殖场创办林业中学,校址古城亭子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办。1958年,竟成公社办竟成农业中学,初创时校址里村前街,1959年迁三间庙。1959年,荷塘创办林业中学(半工半读)。1960年,贴鱼山初级中学开办。1961年秋,竟成农业中学迁现址湖田村。19“年9月,鱼占鱼山初级中学与荷塘林业中学合并,校名为荷塘林业中学(完中),校址迁汪金坦(今昌江二中),1968年两校分设,贴鱼山初中迁回鱼山,荷塘林业中学校址在原地。同年竟成农中易名竟成“五、七”中学(1978年更名为竟成中学)。是年,市区二中、五中被分散下农村,城市小学毕业生需到农村升中学。农村在“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口号下,各公社都办有完中,完全小学办附设初中班。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皆取消升学考试,在校学生连年加翻。为解决城市学校不足,区域内红光瓷厂、红星瓷厂于1969年办起厂办中学。1970年竟成小学附设初中班改为竟成中学,校址夜叉坞。同年5月,根据市革委会决定,红光、建国、红旗、红星、景兴、东风、向阳等瓷厂及电瓷厂、汽车运输公司等单位的“五、七”学校划归景南区领导。1971年,枫树山林场办枫树山中学(完中),校址丁家洲(今昌江一中),在校学生226人,其中,初中1“人,高中60人。同年二小、九小分别办附设初中班。1972年,荷塘林业中学划属贴鱼山公社,校名改为鱼山五七中学(完中),原m鱼山初级中学并人。同年,荷塘中学成立,竟成中学改为景南区中学,二小、九小两个初中班并人该校。1973年景南区中学升为市第六中学(1978年迁市东二路)。1975年,景南区再办一所中学,校名为景南区中学,校址珠山路原第二幼儿园内。1977年,对中学教育进行调整,提出办“初中量力而行,高中控制发展,逐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合理调整城乡中学布点,社场只办初中,取消小学附设初中班。1978年,枫树山中学划归古城公社,更名为古城中学,竟成“五、七”中学学生的招生、升学等归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并正式命名竟成中学。1979年,景南区中学升为第十一中学。1983年,鱼山中学、荷塘中学划归市教育局管。1984年原市管的鱼山中学、荷塘中学、古城中学、竟成中学划回区属。1985年6月18日,鱼山中学改名昌江中学、直属区管。之后,鱼山中学校址迁至拦河坝(桥头)。1987年丽阳乡创办丽阳中学(初中),时有学生130人,教师10人。1996年,昌江区普及中等义务教育经省验收,全区适龄少年人学率为97%,残疾少年人学率为72.3%。

  1998年,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分离,撤消古城中学组建昌江一中,原昌江中学高中学生转人昌江一中,昌江中学改为昌江二中。至200()年,全区有初中5所,完中1所,在校学生4583人,教职员工342人。

  职业技术教育辖区职业技术教育始于19巧年,竞成小学办“补习班”,招收初小毕业生近20人,以画瓷版像、刷花、雕刻为主要学习内容。之后增办农牧职业班,时称“中山学院”,开设种菜、养鸡、养羊学科。1949年2月,饶州会馆开设私立东方艺术专科学校,1951年撤消。1958年9月,在枫树山和荷塘两场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共有在校学生147人,设农业、林业、畜牧兽医专业。共大荷塘分校于1960年并人共大波阳莲花山分校,共大枫树山分校于1968年停办。

  1972年,竟成五、七中学开办高中职业班,专业为医务,学制二年,学生44人。1974年9月至1976年8月办畜牧兽医专业班,学生30人,农学班,学生40人,学制二年。学生毕业回村后,基本能按专业对口分配工作。竟成中学从1984年始连续办六届高中职业班,设财会、烹饪、家电维修、园艺等4个专业,学制二年,共培养191名毕业生。昌江中学自1986年秋始,每年招收一个农学专业职业班(高中级),至1998年暑期止,共培养毕业生483名。同年8月昌江中学改为昌江二中,为初级中学,停止招收农学班。

  成人教育扫盲1926年,景德镇市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区境财神庙(今二小所在地)办第二所平民学校,旨在向工人、市民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启迪群众思想觉悟。半年后,北伐军来镇,革命公开,平民学校于暑期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城乡工人、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扫盲班学习。但成效甚微。农业合作化以后,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扫盲,如扫盲班、识字班、送字上门,包教包学等等,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起到较好作用。但也有少数地区出现“年年办冬学,年年从头学”的现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扫盲工作中断。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扫盲工作逐渐恢复。1978年,辖地各社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扫盲工作采取“一堵、二扫、三提高”措施。1986年8月,经市政府扫盲验收,昌江区12一40岁青壮年总人数为33523人,半盲半文盲4044人,无盲率87.8%。

  19%年省政府对昌江区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以1990年普查人口,昌江区青壮年人口总数为69384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为7026人,非文盲率89.87%。人口普查以后经扫盲脱盲人数分别为:1990年至1996年脱盲4502人,19%年至2000年脱盲469人。1990年至2000年合计脱盲5061人,青壮年仍有文盲1422人,占2000年青壮年人口(90675人)的1.57%,达到国家规定指标要求。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昌江区根据国务院1993年8月颁发的《扫除文盲条例》,在农村,积极办好乡、村文化技术学校,采取农科教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至1996年,全区7个乡(镇、街道)69个行政村(居委员)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达%%。文化技术学校共有专职教师40人,兼职教师29人,共有8576人参加不同内容的学习,全部毕(结)业。其中,参加政治学习的学员2787人,参加文化学习的422人,参加提高型技术培训的1331人,参加各类短训班学习的4036人;在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习的共有800()人,7232人毕(结)业。其中参加政治学习的2602人,参加扫盲班学习的894人,在业余小学班就读的654人,参加技术班培训的3082人。参加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培训人数占全区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巧周岁以上青壮年人口63674人的26%

  教育改革

  学制改革幼儿园1951年收3周岁至7周岁的幼儿。1981年开始,收3至6岁幼儿。学前班收5至6岁幼儿。

  私塾蒙馆肄业时间,由家长自定,一、二年或三、四年或更长时间不等。

  识字学校以扫除文盲为目的,修业年限不定。

  小学清末小学堂,初小学制五年,高小四年。辛亥革命后,初小设四年、高小三年。1924年起,高小学制改为二年,即小学实行“四二”制。民国时间,定6周岁为小学人学年龄,秋季始业。实际入学年龄不限。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规定在校学生缓征人伍,为躲壮丁,小学生中常有成人。鉴于春季入学向为社会习俗,多数学校办有春季班。

  1952年,小学生人学年龄为7周岁,并在城市部分小学一年级新生试行“五年一贯制”。由于教材和师资条件准备不够,次年仍恢复“四、二”制,分初、高两级。1953年春,停办春季班,改为秋季始业,原春季班学生延长学习时间半年,并在城区停招超龄出生和不足龄生。1960年春,在“大跃进”运动影响下,全面推行缩短学制试验。1968年小学学制普遍改为五年一贯制,不再以初小、高小分段。1969年改为春季始业。1973年复为秋季始业。至2000年,小学仍实行五年制毕业,次年招收的一年级新生始,实行六年制。

  中学珠山中学,实行民国初年学制(旧学制),初、高中不分段为四年制。

  1952年,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三年。

  1967年,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改为二年制春季始业。197!年,恢复高中,取消初中升高考试,为“二二二制”,实际是“四年一贯制”。1978年,区属初中从初一开始,恢复三年制。1983年开始,昌江中学高中恢复三年制。此后,中学均为“三三”制。

  教学内容改革幼儿教学内容:1978年以前,幼儿教学没有统一教材,由各幼儿园、保育院自行选定。1981年始,各幼儿园、保育院均按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开设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工等科,_L课时间随着幼儿的年龄而递增。小班每周上课6至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至11节,每节20-25分钟;大班每周I课12节,每节25一30分钟。1983年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学前班执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

  私塾教学内容蒙馆以识字为主,也有讲解的。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各种《杂字》等识字读本,进一步读《幼学故事琼林》、《千家诗》、《四书》、《左传》、《古文观止》等。经馆一般为读完十来年蒙馆或准备科考的学生而开设。科举时代,课程与科考对,教师讲《四书》、《五经》等,学生作“八股文”,写“试帖诗”等。废科举后,经馆的教学内容视教师过去的学习情况而定,策论科试出身的,则少教八股文。

  小学教学内容清末小学堂,课程设置共9门:修身、读经、国文(文学)、算术、历史、地理、图画、体操。周课总时数为30一36节,其中,读经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

  民国初年,初小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高小增历史、地理、理科、英文。1942年,改修身为公民、卫生。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小学,废除公民和童子军课,其他课程维持不变。1950年,小学语文、政治、史地使用老解放区课本。1957年秋,城乡小学使用全国统编新教材,课程设为语文、算术、体育、图画、音乐,高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地理。每节课时间定为45分钟,周课时24一28节。语文课含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课含珠算。1957年各年级设周会,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课时中分别有讲读、作文和习字;算术含珠算。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年半个月生产劳动(集中式分散安排)。“文化大革命”中,教材被否定,“复课闹革命”后搞“大批判”、“天天读”(读毛主席著作)。1978年秋,使用全国通用教材。1981年,开设思想品德课。并规定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每节课时定为40分钟。1993年秋,实施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及各科教学大纲。小学从一年级始,使用义务教育新编教材。1994年执行每周44小时工作制,于9月始对部分课程予以调整:一年级始设自然课,三年级起设社会课,删除历史、地理课。1995年9月1日起,执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全日制小学课程再次调整。1998年,城区部分学校开设计算机课。

  中学教学内容珠山中学仅办一年级,其课程设置和周学时为:修身1、国文7、外语7,历史2、地理2、数学5、博物3、图画I、手工1个、乐歌I、体操3、共33节。

  1949年6月以后,废除童子军、公民、军训等课。1957年秋,始用全国统编教材。

  1963年,按《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设置课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课闹革命”,1968年“复课闹革命”,课堂教学以“大批判”“军训”为主。之后,以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替代数、理、化、生。1972年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农业基础知识、军体、革命文艺、地理、卫生等课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1978年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并按《教学大纲》要求设置课程和安排课时。1981年起,高中二、三年级分文、理科设置课程。从1991年人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始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以解决文理偏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993年秋,初中从一年级始,使用义务教育新编教材。

  教学方法改革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经常开展电化教学、语言游戏、手工劳动游戏和智力游戏项目,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在观察事物中获得知识。

  私塾以死背呆记、个别教授为基本教学方法。蒙馆教师给学生逐个授课,逐句点书教读。学生塾读后背诵,继而再点教背诵。经馆学生年龄偏大,程度较高,在教学上着重讲解,写作。

  新中国成立前,中小学教学多采用“注人式”照本宣科满堂灌,方法单调。1949年后,小学在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强调学校配合政治中心,出现重政治、忽视知识的教学。1953年提倡“启发式”,推行“五个环节”,实行“五级记分法”,出现课外作业繁重,考试过多现象。1958年学生过多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忽视课堂教学。1962年以后,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以教书为主,教书以课堂为主,恢复“百分制记分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针对学苏联教学经验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倡“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和不要机械照搬“五个环节”。“文化大革命”中,对前十七年的教学全盘否定,提倡“开门办学”走“五、七”道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逐渐建立区、乡教学研究和电化教育网。80年代初,在加强教学的同时,忽视开辟第二课堂,搞“题海战术”,节假日补课。1985年,认真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第二课堂活动初步开展。1997年,推行素质教育,仍在探索。

  教育管理

  管理机构行政机构1971年区革委设文化教育组,1976年2月,成立文化教育局,1979年2月撤消。1983年12月恢复昌江区教育局,19%年8月,成立昌江区教育委员会,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股、教育股、计划财务股、校舍建设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教育督导室。

  专业机构教育学会昌江区教育学会成立于1987年9月,下设学校管理、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美术等研究会。主要活动为教育情况调查和教学研究,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教学研究室1984年成立,其职责是总结教学、教育经验,研究各学科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教学改革。

  电教仪器站1984年成立。主要职责,为各级学校仪器订购使用保管检查指导,为现代化教学服务。

  招生办公室1984年成立,为临时机构。1985年,昌江区自学考试办公室并人,称“景德镇市昌江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为常设机构。管理普通高校、中专、成人高、中等院校招生考试工作和成人自学考试工作。每年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中专的升学考试招生工作则由昌江区中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下设的中等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勤工俭学办公室1991年成立。

  管理体制学校管理1985年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城区二小、三小、十五小、昌江一中、二中由区办区管、各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由乡(镇)办乡镇管、村小、教学点由村办乡(镇)管。区乡两级管理实行业务上由区统管,人权共管,以区为主;财权分管,以乡为主。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教师队伍管理资格认定1997年6月,根据《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的实施意见》,对区境1993年12月31日在岗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过渡,627人取得小学教师资格,133人取得初中教师资格,市教委认定24人取得高中教师资格。

  职称评定与聘用1988年始,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当年,评定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21人,小学高级教师89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366人,除10名到龄退休,已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外,全部予以聘任,任期为三年。经1989年过渡性评聘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转人制度化。

  至2000年底,全区中小学教师获专业职称928人。其中小学教师710人,中学教师218人,聘任928人。评定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85.2%,聘任人数占评定总数100%

  1998年,昌江一中面向全社会选招优秀教师,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每年均向社会选招十几位优秀高中教师。选招教师模式被定为省级研究课题。1999一200(〕年,城市三所小学试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教师聘用试点工作。2000年,荷塘乡在教师、校领导和教办领导中试行以“考试考核的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选聘教师。

  培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教师在职进修,开展星期日业余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1952年各地选送一批教师参加市、县举办的速成识字法师资脱产培训班学习。1956年举办教师标准语言训练班。1958年以后参加江西省教师函授学校进修。1963年市县还为提高师资水平办红专学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师培训工作中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分期分批轮训教师和组织教师在职进修。轮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市教育学院、电大、函大和区教师进修学校学习。至2000年,全区中学教师257人,获大专文凭的207人,本科文凭的25人,中专文凭的22人,高中文凭的3人;全区小学教师849人,有大专文凭的93人,本科文凭的5人,中专文凭的636人,高中文凭的72人,高中毕业以下的43人。教师在职进修,提倡“教什么、学什么”,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讲座,开展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各中小学还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学校参观学习。青年教师自1991年开始,由教育工会牵头,每两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的“粉笔字、钢笔字、教案”活动和即兴演讲五项全能比赛。1995年的五项全能比赛把组织一次活动改为“上一节课”。19%年,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简称三字一话一画)的基本功训练活动。1997年12月《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11999年通过省教委验收评估合格。按教育部1999年9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0()年区属826名小学教师和242名初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新任教师全部参加岗前培训。全区82名中小学正副校长,除3名新任命的校长外,79名正副校长、书记全部参加校长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全区有4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批准为学科带头人。

  待遇民国时期,教师工资收人微薄,生活清苦。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对所有教职员一律发临时生活费,每人每天“九二米”(100斤谷出米92斤)2.5市斤。1949年9月,每月发大米:小学教师180-390市斤,村学160220市斤。同年12月,实行工分制,即月薪以工分计算,发薪时按国家公布的工分值折算成人民币发给。1954年物价稳定,改工分制为货币工资制。1956年工资改革,80%以上的教师增加了工资。1963年教师工资调整,调整面为实有人数的40%a1965年教师月平均工资:中学教师49.97元,小学及幼儿园教师37.86元。1977年,教师调整工资,调整前,教育部门办的中小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为45元,调整后为50元。1979年11月始实行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度,每人每月最低3元,最高7元。1979,1981,1982,1983年连续提高工资标准。1985年工资改革,实行结构工资并建立教师教龄津贴制度。1987年1月起,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调整工资,10月起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提高10%,中小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家津贴制。1993年10月起,实行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教师工资制度和正常的晋级增薪制度。

  民国初期,教师社会地位尊师传统尚受尊崇,之后,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教师的社会地位随着经济待遇一起日趋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教师地位发生根本变化,获得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权利,历届市、县(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均有教师名额。1955年,时任第二小学校长陈绪庆曾当选为景德镇市1-4届人民代表。50年代后期,由于“左”的错误影响,教师地位逐渐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视教师为“臭老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错划“右派”的教师全部改正,“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昭雪。1987年,荷塘中学教师邹火娇当选区3一5届人大代表,景德镇市10一11届人大代表。仓下小学校长王时荣、鱼山中学教师都正凤、昌江中学教师王承恩等全区21名中小学教师先后当选区政协2-4届委员。

  1984一2000年有5名教师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有94名(次)教师先后获省、市政府和中央部门授予的各种模范先进称号,有196人加人中国共产党,昌江区教研室教研员程宇维批准为小学特级教师。市政府为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教育经费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于田产、房租募捐、政府补助、学生学杂费等,公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1953年始,中小学教育经费列人国家财政预算。198.年I月起教育事业改变条条戴帽下达的管理办法,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1994年1月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后,二小、三小、十五小、昌江中学的经费由区财政拨付,农村中小学的经费则由乡财政支付。财政拨款外的学杂费、勤工俭学收人由学校支配。1984年全区实付教育经费84.5万元,其中教职工工资71.2万元,占支付总额的84.26%;公用经费13.3万元,占支付总额的15.74%。1990一2000年区财政共投人教育经费5463万元。

  考试与招生

  考试新中国成立初,小学采取百分制闭卷考试,分月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升学考。1952年3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颁发后,采用五级记分法(三分为及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分平时考查和学年考查。60年代初恢复百分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开卷考试。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中小学实行闭卷考试制度,小学分期中、期末考试及毕业、升学考试。中学考试种类为期中、期末考试和毕业、升学考试,记分办法为百分制。1991年秋始,人学的高中学生实行毕业会考制度,会考科目为历史、生物、外语、地理、物理、化学、政治、语文、数字等,学完一门、会考一门。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待及格四个等级评定。

  招生小学招生1957年以前,小学各自招生。是年起,实行统一招生。一年级新生的人学年龄7一11周岁,高小新生(五年级)为11周岁至15周岁。城区一年级新I人学前须经口试和面试,严格人学年龄和学区。跨学区入学的须提出正当理由,经学校审查同意。1999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人学年龄为6周岁半,2001年,小学一年级新生人学年龄为6周岁。农村一年级新生仍为7周岁,个别放宽为6周岁半。

  初中招生“文化人革命”前,由地巾、县下达招生名额,小学毕业生参加统一考试,按报考志愿及统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额满为止。“文化大革命”期间,考试入学制度废止,城市小学毕业生多数到农村升中学,一部分附近厂矿中学就读。1978年,恢复考试制度,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分散考试、统一阅卷评分并按志愿录取。1985年以后,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以毕业会考成绩为升学依据,按志愿录取,毕业会考由区教育局组织。90年代后期,招生制度改革,城区3所小学,西郊垦殖场所属小学、枫树山小学、竟成镇所属小学及吕蒙乡属的石岭小学、二亭小学的毕业生参加市中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组织的、按东、西、南、北4个学区的热点学校分流招生考试,乡镇小学毕业生就近人学。

  高中招生1960年以前,区境的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由省统一命题,参加市、县组织的升学考试后,统一录取。“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升学考试。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后,高中招生仍沿用“文化大革命”前的办法招生。1998年以后,初中毕业生除家在竟成镇和吕蒙乡的石岭村、二亭村的考生可以报考市一中、二中两所重点中学外,报考一般中学限报昌江一中。其余户籍在区境的乡镇初中毕业生一律限报昌江一中。

  高等院校招生新中国成立后由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实施。“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高考制度。1971年后,由人民公社和有关部门推荐工、农、兵和知识青年上大学。1978年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区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组织考生报名和考试工作。1984年成立昌江区高等院校招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考生的报名、考试、政审、体检工柞。1985年,区高等院校招生工作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负责常年性考生报名考试、政审、体检工作。

  勤工俭学

  1915年,竟成小学创办“补习班”(即职业班),学生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参加画瓷像、陶瓷刷花、陶瓷雕塑等劳动,劳动收人主要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费用。次年又创工厂,所获利润用于改善办学条件。20世纪30年代,小学设劳作课,提倡用课余时间从事园艺、垦殖、饲养等生产活动和各科工艺品制作,对学生进行农业生产教育。

  1949年,遵照“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大众结合”的办学方向,各类学校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教育的同时,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克服困难,维持学校”。1952年上半年,二小教师开展劳动建校,拆除临校的9家店铺,建成四间平房教室,组织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参加刺绣、饲养、木工、制瓷等兴趣小组活动。1958年,二小少年瓷厂生产的陶瓷卷毛八猫在全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展出后,又在全国展览会展出,并在全国展览会《会刊》上影印了“小八猫”,深受赞誉。竟成中学学生实行半耕半读,学校农场的10亩水田为学生劳动基地,学校以乡土教材为主坚持“学以致用、社来社去”的原则,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区域内大部分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开展一次“小秋收”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反革命集团”打着“开门办学”、“厂校挂钩”的旗号,以劳动代替教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后、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中小学曾一度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影响勤工俭学的正常开展。1980年后,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勤工俭学得以恢复。1985年,全区6所中学均开展勤工俭学,其中,2所中学有劳动教育基地31亩,实现产值5000元,其中纯收人2000元,其他收人16000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4000元,其余用于集体和个人福利;全区有34所小学开展勤俭学,其中2所小学办工厂、1所小学办农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000元,其中纯收人18000元,其他纯收人17000元。收益分配为:用于集体福利7000元,用于个人福利4000元。第二小学附属陶瓷加工厂创纯收人超10000元,受到省教育厅表彰。

  1985一1990年,勤工俭学总收人达135.37万元,纯效益53.14万元。1990年,区教育局设勤工俭学办公室。1991年,第二小学进行危房改造,校办工厂停办。1992年上半年,全区勤工俭学工农业总产值约巧万元,纯收人9万元。1995年上半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0万元。1997年,区教委兴办股份制教育服务部。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后,进行救灾复校,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教育设施

  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至1984年区境中小学基础设施简陋,难以适应教学需要。据1984年统计,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49306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14137.8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29%。为尽快解决“一无两有”的办学条件,在市、区下拔危房改造专款的基础上,乡(镇)、村积极自筹集资金加以危房改造。至1988年修建校舍面积达38107.4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76%,仍有三类危房889.4平方米。嗣后,重点对城区三所小学及农村部分校舍扩建、改建工作和“校园六配套”建设。至19%年6月,全区75所中小学校园占地总面积达328674.97平方米,校舍总面积达71606.69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6161.18平方米,生活用房17336.9平方米,行政用房5108.5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中的危房面积仅存270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0.4%。农村中小学劳动基地579.02亩;教职工宿舍总面积11862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教工宿舍成套率为28%。

  昌江区1996年特别是1998年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大部分学校房屋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不少学校必须重建校园。重建校园“依据服务范围、调整网点布局、适当减少学校数量、扩大学校规模”的原则进行。至2000年,重新选址新建的学校有丽阳乡的余家希望小学、西郊垦殖场的中心小学和阳府滩小学,鱼山镇的徐湾小学;撤消原鱼山镇的吴家小学、张家小学、沙嘴头小学,并人新建的良港小学;撤消原鱼山镇的留阳小学、徐坊小学,并人重新选址新建的留尼旺岛小学;将原丽阳乡的联村小学、山田小学、沟田小学、双溪小学并人异地新建的联村八一小学。7所新建学校校舍总面积为7412平方米。

  教学设施1983年以前,鱼山中学有少量教学实验仪器。1984年始,昌江区以中学生每人每学期交纳教学仪器费4元、小学生3元的办法,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教育实验仪器的装备。1992年,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昌江区实验教学普及县(区)。19%年,经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全区中学教学仪器设备配齐率达省颁标准。

  至200()年,全区48所小学的教学仪器配齐率,一类小学3所、二类小学12所、三类小学33所。城区3所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按省定标准建小学自然教室14间、仪器室14间;6所中学的教学仪器配齐率达二类完中I所、二类初中4所、三类初中I所,共建中学物理实验室6间,化学实验室5间、生物实验室I间、仪器室12间。此外,区财政投资56万元,配备电视机40台、计算机67台、录放像机8台、摄影机8台。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