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朋友:
最近我到湖北省参观,看到了一个省份的工农业盛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使我受了极大的感动和教育。我想给小朋友们谈谈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这个高速度进行的伟大工程,和工地上千万民工的冲天干劲,谁看了都会惊叹钦佩的!
枢纽工程的坝址――丹江口,在湖北省光化县北三十公里。丹江是汉江的支流,从河南流来,在这里和汉江汇合了。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之一,它从陕西的秦岭发源,到了汉口,又与长江汇合,东流入海。汉口市就是以在汉江之口而得名的。
这条“三千里汉江”,它的流域的广阔,在长江流域中占第一位。两岸的农产品和地下资源,都极其丰富。尤其是中下游江汉平原,是最富饶的鱼米之乡。但是这三千里汉江,千百年来,是两岸人民所恐惧、怨恨的重大灾害。原因是汉江上流的流量很大,降雨量又集中在每年的七至十月之间,连绵的暴雨在汉江上中游汇聚起来,奔腾下泻,给两岸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汉江人民曾经悲惨地唱着这样的一首民歌:
汉江滚滚浪滔天
十年倒有九年淹
五月六月渍水起
七月洪水漫屋檐
卖了儿女卖妻子
到头还是死外边
但是,在反动统治的年代里,有谁关心到人民冻毙饿死,妻离子散的生活呢?汉江两岸勤劳勇敢的人民,只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千万年来治理洪水的强烈愿望,一直没法实现。直到十年前,全国解放后,我们亲爱的党,领导了汉江两岸人民,开始进行了汉江分洪和修堤的工作。到了一九五八年九月,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终于破土开工了!
参加丹江口建坝工程的是,河南、湖北十七个县一百一十七个人民公社,和全国各地几十个支援单位来的工人。有一首民歌把他们的热情和干劲,淋漓尽致地唱出来了:
工人来到丹江口 叠叠青山齐发抖
千军万马开进来 党的红旗前面走
多快好省建汉江 土洋并举有智谋
分秒必争筑大坝 要叫洪水永低头
山沟变成幸福海 云里行船荡鱼舟
穷山野岭改面貌 子孙幸福万年秋
要知道这些民工从哪里来的冲天干劲,只从十万大军中的“三师三团的一千八百八十人中,就有一千一百四十三个人的家属,是在一九三五年被洪水淹死的”这件事实来看,就了解他们这样风里雨里猛攻苦干,实在是报祖宗千年之仇,造儿孙万世之福的。
我站在高大的围堰上,眼前是两岸高山,和一条挤在一旁缓流的江水;在坝基前的一片工地上,只见海洋般的人群,挑担的、推车的,上下飞走,欢声雷动。丹江口建坝工程,是土法上马的。他们筑这个围堰的时候,没有用两千一百吨的钢板桩,也没有用三千立方米大,十米长,三十分米宽的木板桩,这些条件,当时都不具备。但是群众的智慧终于冲破了这个重大的困难。他们采用了就地取材,“以土赶水”的土办法,在隆冬严寒的天气里,短短的五十天中,十万大军用自己的双手双肩:
挑起一担 高山去一半
挑起两担 高山变平川
就这样地移山倒海,把一百多万方的土、砂、石方推进汹涌的江流里。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六日,最后三小时零十分钟,围堰完全合拢了。千年为害的汉江,从此拦腰绑住,永远驯服地为人民服务了!
现在这拦河大坝,正在热火朝天的建筑期中,今年内全部工程可以基本完成。大坝全长达三千一百零九公尺,拦洪后,水库面积达一千零二十平方公里,深达一百公尺,比被称为东亚第一的我国东北小丰满水库,还大几倍。它不止担负了两岸一千六百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还要发电四十三点三亿度,支援周围几百里的工业建设。在发电量上,它也是东亚第一的。此外,它还便利了上下船只的航行,物资的畅通。同时,水库还可养鱼一亿斤,供给五十万人(每人每年二百斤)吃上一年!
小朋友,在谈到我国水利建设的远景时,还有“南水北调”这一条,就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利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就是一个开端。我们首先把汉水引到淮河,以后还可把汉水引到黄河,使华北广大平原和淮河流域的缺水地区(六千万亩田地)都长起葱绿的稻秧。等到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后,长江、淮河、黄河、汉江的水都可一脉相通。那时,祖国的东、西、南、北,真是一片风光明媚的锦绣河山了!小朋友,你说这远景美好不美好?
写的太长了,就此停住吧。祝你们像春天的树木一样天天向上。
冰 心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60年第9期。)
注释:① 冰心发表于60年代的这部由20篇通讯组成的《再寄小读者》,与她在四十年代的《再寄小读者》重名,据作者本人说,她已忘记了在重庆曾经写过4篇再寄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