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一节 “千年陶都”铜官镇出土保存完好的民间古窑

  被称为世界釉下彩陶瓷发源地的长沙望城县铜官镇,发现一座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民间古窑,成为“千年陶都”铜官镇的又一历史见证。

这座长沙古窑长54米、宽3米多,依山而建,窑床为斜坡式,其火门、风道、烟道等均为砖砌,窑底部有多层烧结面,窑内还残存一些窑具。据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邱建荣介绍,该古窑据民间传名为“义霄窑”,推测已有200余年历史,是该镇陶业兴盛的宝贵见证,如此完整的古窑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极为罕见。位于铜官镇的长沙铜官窑辉煌一时,对世界陶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铜官窑早已废弃达千年之久,目前仅存遗址。

兴盛于1100多年前的长沙铜官窑,其实是一处唐代的民间瓷窑,遗址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望城县铜官镇和丁字镇一带。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釉下彩瓷器,证明了这里是釉下彩装饰工艺的发源地。兼任长沙复古产品开发小组组长的邱建荣同时向外界透露,经过上百次研讨实验,已经研制出1000多年前生产长沙窑产品的技术。当地政府将积极配合长沙正在启动的铜官窑遗址保护开发工程,制定长期的保护规划方案,力图使铜官窑再现“十里陶城”的盛世风采。

为了全面地了解陶瓷的历史,作家钱汉东进行了广泛的探求,突破技艺层面,糅合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等视角综合考察陶瓷的模式,完成了《寻访中华古窑》一书。与以往大多有关陶瓷的著作不同,除了有关古窑的专门知识外,《寻访中华古窑》还涉及来自正史、典籍、笔记杂录、古诗词、府志县志以及书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我们了解陶瓷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陶瓷是我国的国粹,我国的历史离不开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发展的历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祖国的文化。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