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三节 千年古寺为何悬空不倒

  山西大同浑源县的悬空寺,建造在60多米高的悬崖上,而且它整个建筑都悬在半空中。悬空寺经过1500年的风雨,始终屹立不倒,令人称奇。

恒山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悬空寺有大小殿堂41间,所有楼阁的底层似乎从悬崖的立面中凸了出来,看上去,楼阁就好像挂在悬崖上一样。民谣中说的“马尾”就是指这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总共有30根,被分成三组,每根长度大约十几米。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栈道下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三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在悬空寺管理处工作10多年的常学文偶然发现,悬空寺下面的立木竟然可以晃动,而且这些能够晃动的立木十分细小,直径不超过10厘米,但上方的楼阁重达数十吨,这样纤细的立木,难道真的可以撑起悬空寺吗?而悬空寺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关于立木的记载。

考古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所有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下都埋有横梁,这些横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一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铺成的走廊。不仅走廊,整个楼阁的底座也直接压在这些横梁上。专家统计,悬空寺共有这样的横梁27根,这些横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楼阁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峡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无意中发现有两排方形石孔。这些石孔沿着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开,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专家从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断,这是木材的插孔,这很可能是一条古栈道的遗迹。为了能通过绝壁运输物资,古人在悬崖上开凿石孔,然后将横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铺平,就建成了一条在山崖上通行的栈道。悬空寺的横梁也是插入了类似这样的石孔,起到支撑作用。

从悬空寺现存的横梁来看,横梁的直径和这些石孔十分吻合。据测量,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一米左右,因此有人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横梁露出来的一米,悬空寺横梁的长度可能只有两米。但专家认为,悬空寺下方的横梁长度肯定不止两米,目前横梁露在外面的一米只是它本身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横梁隐藏在山崖里。如果这些横梁只有两米,那么整个楼阁早就已经跌下深渊。

专家们在对横梁进一步调查时发现,悬空寺最高的建筑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栈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动,但在楼阁下方的立木却完全不同,这些立木正好顶住横梁,几乎无法移动。正是这些立木和横梁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力的支撑体系,保证了楼阁的悬空和行人在走廊上的安全通行。中国古代的工匠很早就已掌握了横梁加立木的支撑技术,并大量应用。但要在恒山的一个悬崖绝壁之上建筑寺庙,几乎超越任何人的想象。所以悬空寺被视为一个奇迹。

悬空寺上现存最早的三尊石佛大约是公元500年的北魏时期雕刻的,因此悬空寺至少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那么,1500年前的工匠既没有炸药,又没有今天复杂的施工机械,他们是如何在石壁上开凿石孔的呢?

专家们推断,当年的工匠仅凭一些简单的铁制工具,就足以开凿出用于放置横梁的27个石孔。如今,当年古栈道的横梁已不复存在,但这些石孔打凿的痕迹却还清晰可见。而且,悬空寺的横梁被做过独特的处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内,楔子会撑开横梁,牢牢卡在石壁上。打得越深,固定得就越紧密。

研究显示,悬空寺的木头是当地产的铁杉木,而且用桐油泡过,没有虫蚁的腐蚀,这样使它能够1000多年以来仍然坚实地插在岩石上。据寺内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记载,悬空寺木结构的最近一次维修据今已有140多年,虽然这些横梁已经开裂,却没有腐朽。横梁经得起百年风雨侵蚀的关键,在于经过了一道特殊的处理。

根据寺里石碑的记载,当时工人们首先要把横梁布置完成,然后再在山脚下,利用这些木材,制造出每一个建筑上使用的木质构件。当把所有的构件都造完之后,把它们搬运到山顶上,到达山顶之后,再用绳索把工人和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然后工人再把这些部件拼成单独的建筑。当所有个体的建筑都完成之后,还要再铺上栈道,把单个的建筑连接成整体,这样便成了悬空寺。

悬空寺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在悬崖峭壁上,这既是一个奇迹,又是古人智慧的化身。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