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港澳台地区礼仪

  一、香港

  (一)简况

  香港简称港,因地产沉香并在此出口而得名;又称香江、香海,素称“东方明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面与深圳特区相毗邻,西北距广州市约140千米,面积1102.15平方千米,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200多个小岛组成。香港现有人口680.3万(含少量英、美、菲、印等外国人),香港居民约59%出生在香港,其余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香港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地区,主要信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香港人主要讲英语、粤语,1997年7月1日回归后普通话逐渐普及。其货币称港元(Hongkong Dollar),缩写为HK$。

  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是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其旅游的好去处有大屿山、海洋公园、浅水湾等。根据有关规定,从1997年7月1日起,内地因公人员前往香港须持有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并签注。通行证、签注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及其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签发。

  (二)交往礼节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典型地区。香港人身上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又受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比较迷信、含蓄、拘谨。香港人普遍使用西式称呼,即“先生”、“夫人”、“太太”、“小姐”之类。人们见面、告别时行握手礼。亲朋好友相见时,也有行拥抱礼和贴面颊式的亲吻礼,他们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用叩指礼。据说,叩指礼是从叩头礼中演化而来的,叩指头即代表叩头。商务活动需交换名片,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的名片更受欢迎。

  香港人善于经商,参加商务活动都很守时。在商务会谈中,初次见面最好送些小礼品,可选择食品、笔架、儿童书籍或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礼品要包装好,双手捧上;包装颜色以金黄色、红色、绿色为佳,不要用蓝色,因为这种颜色表示哀悼。如果有人送给你礼物,不要当面打开,要按中国传统致谢。探望病人时,礼品不可用白色或红色包装,因为白色为丧色,红色象征流血。登门拜访要事先电话预约,见面后主人奉茶,要在主人喝过后才可动手。若主人长时间未饮茶,忽然举杯只呷一口,则表示送客,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

  香港人较忌讳当众顶撞、指责对方或其他有失对方面子的事;交谈的话题一般不涉及较深的私人问题和进行生活水平的对比;接受称赞时,应礼貌地加以否定,不可像西方人那样说“谢谢”。他们对吉祥物、吉祥话、吉利数字很感兴趣。香港人过年互相说“恭喜发财”,而不说“节日快乐”,因为“快乐”与“快落”同音,不吉利。香港人有喜“3”、“6”、“8”厌“4”、“13”、“38”、“49”的习惯。

  在香港接受各种服务,付小费已属一项必不可少的礼仪。香港的大多数饭店都在规定的价格上加收10%的服务费,而服务员还希望得到小费。在中高档餐厅用餐一般给10%左右的小费;客房服务给5~10港元即可;行李搬提给10~20港元;洗手间服务员、门童起码得给5港元。

  (三)衣食习俗

  香港是一个创造潮流和追赶时尚的城市,“趋时”是香港人着装的一大特点。人们通常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来判断他的身份和地位,就是所谓的“先敬罗衣后敬人”,因此,追求名牌也是香港人着装的一大特点。另外,香港人的服饰观念总的来看是比较自由的,人们对奇装异服和叛逆传统的打扮都能接受。

  香港是一个集世界美食于一地的著名的“美食之都”,它集中了中西饮食文化之精粹,同时还具备了亚洲著名风味饮食特色,主要以广州粤菜为鼻祖,融合百家之长。人们在这里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菜肴注重色、香,带有西方口味,取料花色繁多,烹饪技术精湛,品种适合时令。其特点是:生、脆、鲜、淡、嫩。香港人禁忌在食鱼时把鱼翻过来,因为当地有种迷信的说法,认为这样会使渔夫在海上翻船。如果主人向你敬酒,你要以微笑相迎,与他人一样举起杯子,按习惯第一杯请干杯时要喝干,而后每次抿一口即可。宴会上米饭是用来果腹的,如果吃的过多会被认为是暗示主人吝啬,没有准备足够的菜肴。端上橘子表示用餐结束,客人应稍留片刻就走,客人可以吃橘子,也可以拿两个走。

  香港的风俗与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相似。

  (四)主要节日

  香港地区的农历节日与内地基本相同,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公历节日主要有元旦(1月1日)、银行假日(7月1日或7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自由日(8月25日)、圣诞节(12月25日)、邮政节(12月26日)等。

  二、澳门

  (一)简况

  澳门,古称濠镜澳、濠镜,别称濠江、镜湖等,简称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东与香港隔海相望。澳门地处东南亚交通要道,素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是太平洋西岸有400多年历史的著名国际商埠,面积27.3平方千米,由澳门半岛、仔岛和路环岛组成,三者之间有大桥和填海公路相接。澳门现有人口45万。居民中60%属内地移民,本地出生的只占40%。居民信奉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在澳门,华语、葡语两种语言并存,1999年12月20日回归后普通话逐渐普及。其货币称澳元(Patace),缩写为Pat或P。

  澳门是个旅游城市,名胜繁多,古迹荟萃。旅游景点有妈祖阁、普济禅院(观音堂)、莲峰庙、大三巴牌坊、孙中山纪念馆、望厦古堡、贾梅士博物馆等。

  澳门素有“赌埠”之称,与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和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并称为世界三大赌城。博彩业主要有三种类型:幸运博彩(赌场);赛狗、赛马;彩票。

  通行澳门同香港一样,均需办理有关手续。

  (二)衣食礼俗

  澳门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由于受欧洲人的影响,在亲朋好友相见时,有些人常常热情拥抱并相互拍肩膀为礼。向客人表达谢意时,往往也用叩指礼。

  澳门人在衣着方面,总的看来比较朴素。高级官员及华人名流,多穿西装;一般人则很简朴,夏季穿恤衫、夏威夷恤和西裤,T恤、牛仔裤和短裙是流行服饰;冬季除穿绒西装、大衣外,多穿绒裤或牛仔裤等。过去华人在出席隆重集会或喜庆日子时,多穿长衫;葡萄牙人只在特定的场合穿葡萄牙民族服装。

  澳门是一个饮食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中西美食任选。无论是菜肴、汤类还是点心,做工都很精细,色香味俱佳。

  “6”、“8”、“18”、“1688”等数字在澳门备受青睐。忌讳“13”和星期五。忌讳有人打听他们的年龄、婚姻状况及经济收入情况。

  澳门的风俗与内地,特别是闽粤很相似。

  (三)主要节日

  澳门是一个多节日的城市。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还有圣诞节、土地诞、天后诞、关公诞、观音诞、贾梅士日等节日。

  三、台湾

  (一)简况

  台湾省简称台,位于我国东南海上,东海和南海之间。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面积3.6万平方千米,由台湾岛、澎湖列岛、兰屿、赤尾屿、绿岛等80多个岛屿组成。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地处海路要冲,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海防前哨。清朝时称之为“东南之锁钥”、“数省之屏障”。

  宝岛台湾,在古代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在汉代、三国时称夷洲;隋代,称为流求;南宋时,称为毗舍耶;明代时,称为东番;明末清初,才出现“台湾”一名。台湾系来自台湾西南部平埔人的一支“台窝湾”的简称,由族名而成为当地地名,后来又成为全岛的名称。

  台湾现有人口2228万,主要民族有汉族、高山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等。汉族人口中,80%以上为闽南人。台湾人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中又以信奉佛教的居多。其货币称新台币(New Taiwan Dollar),缩写为NT$。普通话和闽南语为台湾各地的通用语言。

  (二)交往礼节

  台湾的礼仪基本上与祖国大陆相同,如见面时行握手礼并问好。亲朋好友相见时,也惯以拥抱为礼,或吻面颊。台湾的高山族雅美人在迎客时,一般惯施吻鼻礼,以示最崇高的敬意。商务交往应交换名片。称呼上为“先生”、“夫人”、“小姐”之类。拜访应事先约定,并准时赴约。上门做客应带上礼物。

  在台湾民间送礼禁忌颇多:

  禁用手巾赠人。按台湾民俗,丧事办完,应送手巾给吊丧者留念,意为让吊丧者断绝与死者的来往,因而台湾俗语有“送巾断根”或“送巾离根”之说。所以,非丧事不宜赠手巾。

  禁用扇子赠人。扇子用于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再无利用价值,可狠心抛弃。台湾民间有句俗语:“送扇,无相见。”因此,扇子不可当礼物赠人。

  禁用雨伞赠人。台湾语中“伞”与“散”同音,“雨”与“予”同音,“雨伞”与“予散”同音。因此,以伞送人难免会引起对方的误解。

  禁用刀剪赠人。刀剪是伤人的利器,含有“一刀两断”之意。以刀剪赠人,会让获赠者觉得有威胁之感。

  禁用粽子赠人。居丧之家习惯既不蒸甜果,也不包粽子。如果赠粽子给别人,则会被误解为把对方作为丧家,所以十分忌讳。

  禁用甜果赠人。逢年过节,人们常以甜果为祭祖拜神之物。因此,若以甜果赠人,会使对方有不祥之感。

  禁用鸭子赠坐月子的人。台湾妇女坐月子通常吃麻油鸡、猪肝、猪腰等热性食物。鸭子属凉性食物,而且台湾民间还有“七月半的鸭仔——不知死期”等谚语。若用鸭子赠给坐月子的人,易使对方联想到不祥之兆。

  与台湾人相处,一定要尊重他们。若一见面就谈论自己的成就是不礼貌的;如果对他们的要求直接答“不”,也会认为是不礼貌的;而对别人提出的要求,他们常以沉默或提出困难来表示回应,点头表示理解,并非同意。

  (三)衣食习俗

  在服饰方面,台湾人参加商务活动一般穿西装。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男子一般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包头巾,打裹腿,有的地区用藤皮或椰树皮做背心;妇女穿有袖或无袖短上衣,以及自肩向腋下斜的偏衫,下穿裤子或裙子,裙子上面有纤巧精美的刺绣。妇女还喜欢佩戴贝壳、兽骨磨制的各种装饰品。

  台湾人的饮食以闽南风味为主,饮食习惯与大陆同胞无多大差异。

  (四)主要节日

  台湾的重要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还有妈祖祭祀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太阳公”祭祀日(农历三月十九日)等。

  “太阳公”祭祀日,是为纪念明朝崇祯皇帝殉难。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台湾居民面北遥祭“太阳公”,以示不忘大明(“太阳公”暗喻大明)。祭品主要是用发面制作并染成红色的猪,暗示“朱”姓。

  [思考题]

  回族有哪些习俗礼仪?

  蒙古族有哪些习俗礼仪?

  藏族有哪些习俗礼仪?

  维吾尔族有哪些习俗礼仪?

  台湾民间送礼有哪些禁忌?

  香港有哪些习俗礼仪?涉外礼仪?

  §§第九章 涉外礼仪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