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舞会和晚会礼仪

  一、舞会礼仪

  舞会又称交际舞会,亦称交谊舞会,现已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社交活动形式。

  (一)组织舞会的礼仪

  选择适当的时间。舞会一般在周末、节假日或开幕式、闭幕式的晚上举行。

  安排舞伴。邀请的客人应男女人数相当;对已婚者一般是邀请夫妇二人。较正式的舞会要发请柬。

  布置场地。舞会的场地要考虑人数的多少,大小适中。场地布置应雅致、美观,可用花卉、彩带和各种彩色灯装饰;地面要清洁平整并打蜡使之光滑;灯光要稍暗,光线要柔和。

  选好舞曲。较正式的舞会最好安排乐队伴奏,营造隆重、热烈的气氛。一般的舞会可播放唱片、磁带伴奏。在选定舞曲时,要注意舞曲的节奏、速度和众人熟悉的程度,以及乐曲的演奏次序;舞曲长短要适宜,且要适合主宾的年龄。

  其他准备工作。举办舞会时,要在舞池边准备休息用的椅子,必要时还可准备些茶水、饮料及食品,以便客人休息时取用。

  (二)参加舞会的礼仪

  着装要求:参加舞会时,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加者,服饰都要整洁、大方,尽可能与环境融为一体。男士应着西装,女士应选择华丽大方、色彩鲜艳的服装。另外,男士不能穿短裤、背心、拖鞋和凉鞋,女士不可以赤腿露脚穿凉鞋,这些都是舞场上力戒的穿着。

  邀请舞伴礼仪:交际舞的特点是男女共舞。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女性可以同舞,但两个男性却不能同舞。只要参加了舞会,男女即使彼此不相识,也都可以互相邀请,通常是由男士主动邀请女士共舞。男士邀请舞伴时应姿态端庄、彬彬有礼地走到女士面前,微笑点头,同时伸出右手,掌心向上,指向舞池,并说:“我可以请您跳舞吗?”如果被邀女士的丈夫或父母在场,要先向他们致意问候,得到同意后方可邀请女士跳舞。待舞曲结束后,要把女士送回原座并致谢。

  拒绝邀请礼仪:参加舞会不仅要求男士彬彬有礼,女士也应落落大方。如果女士要拒绝某位男士的邀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女士如不愿与前来邀请的男士跳舞,应婉言谢绝,而不能蛮横无礼或露出轻视别人的表情。一旦婉言谢绝别人的邀请后,在一曲未终时,自己就不要再同别的男性共舞。否则,会被认为是对前一位邀请者的蔑视,会对前者造成自尊心的伤害,这是很不礼貌的。

  如果女士已接受某位男士的邀请后,对再来者应表示歉意。如果自己愿意同他跳舞,可以告诉他下一曲再与之共舞。

  当女士拒绝某位男士的邀请后,如果这位男士再次前来邀请,且无不礼貌的举止和表现,在无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不妨答应与之共舞。

  如果两位男士同时邀请一位女士跳舞,最礼貌的做法是同时礼貌拒绝两位邀请者。如果已同意其中一位的邀请,对另一位则应表示歉意,礼貌地说:“对不起,下一曲与您跳好吗?”

  跳舞者的风度

  跳舞者舞姿要端正、大方和活泼,整个身体应始终保持平、正、直、稳,无论是进、退,还是向左、右方向移动,都要掌握好重心。跳舞时,男女双方都应面带微笑,表情自然,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说话要和气,声音要轻细,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谈笑。

  跳舞时动作要协调舒展,和谐默契,双方身体应保持一定距离。男方不要强拉硬拽,女方不可挂、扑在对方身上,或臀部撅起、耸肩挺腹,驼背屈身,这样不但让对方有不胜负担之苦,自己也有失雅观。

  男方用右手扶女方腰时,正确的手势是手掌心向下向外,用右手大拇指的背面轻轻将女方挽住,而不应用右手手掌心紧贴女方腰部;男方的左手应让左臂以弧形向上与肩部呈水平线抬起,掌心向上,拇指平展,只将女伴的右掌轻轻托住,而不是随意地捏紧或握住。女方的左手应轻轻地放在男方的右肩上,而不应勾住男方的颈脖。跳舞时双方握得或搂得过紧,都是有失风度的。

  舞场上的其他礼节:参加舞会前不要吃葱、蒜等带有异味的食品,不喝烈性酒;不要在舞厅里大声喧哗,也不要在舞池里来回穿梭;不要在舞场内吸烟,应注意保持场内清洁卫生。

  二、晚会礼仪

  (一)组织晚会的礼仪

  选定节目。要从组织活动的目的出发,针对客人的兴趣与现实的可能,精选节目。一般应选择能体现本国民族风情的节目,并要对节目内容有所了解,以免因政治内容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问题引起误解和不愉快。

  发出邀请。发出邀请的具体工作与宴请活动大致相同。发邀请时,要考虑场地的容纳量,一定要给客人准备足够的座位,以避免座位不足的尴尬。

  座位安排。看节目的座位,一般应根据客人的身份事先排定。看文艺节目,一般以第七、第八排座位为最佳。专场演出,通常把贵宾席留给主人和主要客人,其他客人可以排座位,也可以自由入座。如要求对号入座,应将座位号与请柬一起发出。

  入席与退席。专场演出,可安排普通观众先入座,主宾席客人在开幕前由主人陪同入场。在演出过程中,不得退场。演出结束,应全场起立向演员热烈鼓掌表示感谢,一般观众待贵宾退场后再离去。

  献花。许多国家习惯在演出结束后向演员献花。但此种安排应主随客便,主人一般不提示客人献花,更不应要求客人上台与演员握手。

  摄影。许多国家禁止在演出中摄影,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剧团专利。而我国为招待国宾举行的专场文艺演出,可以拍摄新闻照片等。

  节目单。各种文艺节目,应备有节目单,并提前发给客人。

  (二)参加晚会的礼仪

  接到请柬后能否出席,应尽早回复主人,以免剧场空缺,影响气氛。

  参加晚会时,服装要整洁。西方人对于晚会等正规场合的礼服穿戴非常重视,因为服装穿着是否得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程度,也关系到你对别人是否尊重和别人对你的评价。

  如请柬中无座号,到现场后应按本人身份了解座位的分配情况后再入座,切勿贸然行事。如有座号,则应对号入座。

  在演出中,应保持肃静,不要高声喧哗,不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更不能打瞌睡;鼓掌应掌握尺度,不要让演员下不来台,更不能吹口哨。演出结束,应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感谢。

  另外,在观看演出时,应注意保持演出场所的环境卫生,不要嗑瓜子,或将果皮、包装物随手乱扔,也不要吸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