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仪表美

  一、仪表美的概念

  仪表,指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等,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在古代,仪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为表率,如《管子·形势解》所说“法度者,万民之仪表也”;二为容貌,如《宋史·杨承信传》道“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善持论,且多艺能”。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用仪表端庄、容貌俊秀、风度翩翩、举止潇洒等来赞扬一个人的仪表美。

  仪表美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三个层次的意思:

  仪表自然美。它是指人的容貌、形体、体态的协调优美。如体格健美匀称,五官端正秀丽,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优美和谐,这些先天性的生理要素,是仪表美的基本条件。

  仪表修饰美。它是指经过修饰打扮及后天影响形成的美。天生丽质令人羡慕,但这种幸运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因此,人们大都可以通过化妆、服饰、外形设计等来扬其长,避其短,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

  仪表内在美。它是指一个人高尚美好的内心世界、高雅的气质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的外在体现,这是仪表美的本质。真正的仪表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秀外慧中”、“诚于中而形于外”,是内在美的一种自然展现。

  仪表的总体要求可概括为48个字:

  容貌端正,举止大方;

  端庄稳重,不卑不亢;

  态度和蔼,待人诚恳;

  服饰规范,整洁挺括;

  打扮得体,淡妆素抹;

  训练有素,言行得当。

  二、注重仪表美的意义

  (一)可以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最初的交往中,人们总是通过仪表彼此相识,进而相互了解、建立情感的。人们可以通过仪表来推断一个人的身份、学识、能力、性格、态度等,并据此来决定接受对方的程度,因为第一印象形成的心理定式常常是很难改变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博士蓝斯登曾这样描述过:一个人给人的初步影响力几乎永远是视觉上的。在我们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我们早在第一眼看到他时,便形成了对他的看法。如果他的样子顺眼,我们就会在他身上寻找其他的好的特质;如果他的样子不讨人喜欢,我们会倾向于探索他不良的特质,以便支持我们的第一次判断。一个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难以泯灭的。

  (二)自尊自爱的体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衣着整洁美观,仪态端庄大方,既体现了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又是一个人自尊自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不修边幅,会被人认为是作风拖沓、生活懒散、社会责任感不强,因而难以得到人们的信任。仪表美还体现了一种安全感,一种认真的作风,一种自信、热情、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尊重他人的需要

  注重仪表是讲究礼节、礼貌的表现,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仪表美不仅能满足他人审美的需要,而且能使他人感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因而求尊重的心理也自然会得到满足。同时,注重仪表还可促使人们在思想上、情感上沟通,有利于相互增进了解和友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